對政治無感的人為氣候變遷(上)-柳中明

柳中明
2015-06-03發佈
3,877人瀏覽

講者介紹

柳中明教授長期關心氣候變遷議題,是國內著名的氣候變遷專家,退休後更是積極參與公眾事務,分享其氣候觀點。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雷曼兄弟帶來的金融海嘯,很可能比任何節能減碳策略都有效?
如果你是政治家,要如何在人口和經濟雙重成長的壓力下,做到減量呢?
在20年裡,科學家從認為溫度上升是大自然的變化,到現在認為是人類的問題,科學家的思維、政治的氛圍,都隨著極端氣候在變化,然而,氣候對於政治的變化,是無感且持續發生的,另一方面,政治家對於升溫的反應,是否也如溫水煮青蛙一樣無感  而我們呢? 身為一般的百姓,自己又能做些甚麼?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我們演講的內容,雖然沒有像高爾這麼艱深,不過所展示的意涵希望能夠影響在座,或是未來台灣的。

今天整個活動,有好幾個面向。我給的題目是「人為氣候變遷」,然後是「對政治無感」。這個標題的前面一段是因為選舉完後,大家都如此。自然的氣候變遷本身感受更明確,而今天規劃議題就三個角度:「氣候科學」、「氣候因應」還有「氣候行動」來談。

基本上「氣候」跟「天氣」差距甚大,過去所講的溫度,百年上升多少、未來又上升幾度,其實幅度聽起來都是很小,不像每次寒流來襲,溫度的變動,從中午到隔天的中午,可能就落差二十度。氣候是長期的平均數,那氣候變遷又是什麼?

氣候變遷是指長期變化的氣候,如果每十年的氣候平均在一起,你就會發現平均的狀況一直在改變,這就是氣候變遷的狀態。地球的歷史也有46億年,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談及氣候變遷,其實從古至今,地球氣候一直在長期的改變。到底我們關心的氣候變遷是什麼,這是很重要的,因為要先知道關心的點,才能做出適當的因應。

我們所關心就是要根據過去百年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百年的發生,我們覺得憂心,因為未來百年是可能對於整個人類的發展有所影響,我們才尋求因應與行動。

[02:48]
氣候變遷的氣候科學議題,大致是往這個環節介紹,慢慢往未來百年氣候的角度介紹。當然是氣候行動,正好環品會的董事長謝律師提到了氣候談判,今年(2015)的巴黎議定書非常重要,我們希望能夠抑制、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可是事實上,我必須講的是要在這個世紀能夠控制其影響,是很悲觀的;所以一般的重點就放在因應、適應未來氣候變遷的趨勢。因應趨勢有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讓溫度緩慢的改變,如同一個個階梯般的慢慢上升,好像在溫水裡面的煮青蛙一樣,一度、兩度感覺不太出變化,但就是慢慢改變了。

另外一個趨勢就是異常的極端氣候。極端發生的事情,其因應是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國內的學界和很多行動家,基本上也都從這個方面來著手。有關氣候的趨勢,如同剛開始前面的題目,講的是人為氣候變遷,所以既然氣候一直在改變,人類有辦法介入嗎?這是最重要的探討重點。過去的我們經常用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全世界溫度就上升的角度來介紹,所以現在是溫度的高峰期。

[04:48]
同時,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也一直在上升,這是未來的預測,而兩個同步相關性很高,在看到同步之下,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確實明顯上升了,問題是誰能夠下這個結論,說氣候變遷真的是因為人為影響。而且我們講的不是古代,我們講的是過去百年和未來百年,在這前後百年的時間軸裡面,人為的影響是很大的。

很有趣的是IPCC,應該說「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他們在1990年時,出了第一次的評估報告,當時是這樣的,首先看到前面2張,溫度上升,而溫室氣體會不會上升?所以其重點裡面就是人類的活動,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顯著增加,觀測到的氣溫升高,主要歸因於自然變率,這好像跟我們講的人為氣候變遷有一點差異,這個是在1990年,約24年前科學家們的結論,認為我們要考慮的還是自然因素。

[06:21]
到了1995年,各種證據的平衡中,得出人類影響氣候,人類影響平衡氣候是可以辨識的。也就是大家開始關心氣候變遷的課題,事實上在這之前,1994年時,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就生效,1995年在巴黎開了第一次高峰會─COP會議。

可是科學界在1995年才說是只能辨識,代表,很有趣就是在科學還有行動,有時候是不同步。

行動面上面,我也有看過一個綠色和平組織所提出的報告,在1980年,10年之內,非常努力的將氣候變遷的議題,放到聯合國的Agenda裡面,所以才出現很多的跨政府、各國間的談判,才會出現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會議上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接著1994年各國都簽屬後並正式生效。

[07:53]
科學界在這過程中也扮演著保持懷疑的角色,雖然有些很明確的數據結果,而綠色環境行動者也是積極的去推動,但是科學界本身,在這一段時間裡其實是有所保留的,因為科學家不是上帝,不過,重點是他們一樣是很確切的拿到證據,所以才開始行動,這是可以辨識。

看到第三次(IPCC報告),根據新的證據,考慮到尚未保留的不確定性,近50年所觀測到的增暖的部分開始有數據,有66%到90%機率的是出於人為關係,導致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有點定性,而在科學界跟定量是不太一樣的,定性是「感覺到關聯性,可是找不出數學或方程式去定位」;定量就是「somehow我們可以給與數據」。而定量的產生也很有趣,其實是一個共識,例如假設在座都是IPCC的科學界,大家做很多討論,最終才得出的共識。

[09:25]
而他們在2007年時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自20世紀中葉以來,大部分已觀測到的全球平均溫度升高,會有66到90甚至大於90%機率是由人為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導致的。在2013年到2014年,特別是去年高峰會議之前,就寫得非常明確,已經從95%到100%,天下雜誌的網站上也有資訊來探討科學界,從1990年到2014年的改變,這中間是經過非常多努力的,不可能短時間內轉變成如此,有非常多科學家的蒐集資料、探討模式等等,最終得到的結論。

所以,現在我們講人為氣候的變遷,是過去這百年內,也就是20世紀中葉以來的部分,然後再以這個角度來看未來。人類的行為確實是有很明確的影響氣候變遷,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要強調的是說人類不是上帝,沒有任何人可以講出氣候變遷是人為的,只是這是經過相當長的研究努力來確認。

[11:01]
在這過程裡,我們看到另一方面就是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京都議定書在1997年被提出來,於2005年生效,正式推動了一陣子後,到2012年第一期結束,現在再延到2020年。看到綠化方面,減量多少也有一些影響;而看到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等,各國都在做節能減碳的活動,科學家一開始的態度不是很確定的,但努力這麼久後,可以發現行動家們其實很積極的,世界還是有希望的,雖然要花很長時間。

接著,特別給大家介紹,環境與文學學會的蔡振興理事長兼文學家,他介紹Schneider(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委員Dr. Schneider,因長期投注於氣候變遷研究而聞名國際間)的作品,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去年Synthesis Report IPCC裡面,特別報這張照片介紹這一位過去在史丹佛服務、曾經來過台灣兩次的Stephen Schneider博士。我在那邊跟他工作過半年,很不幸他已早些往生,所以在IPCC 報告裡,從來沒有特別感謝他。

這句話就是前面講的數據的概念,現在幾乎在IPCC的Report裡面每一樣所做的推測,都要提出定量的概念才能讓大家信,而這就是由Schneider博士開始提出的,所以他們特別介紹。另外,IPCC扮演的是科學界的角色,跟行動界、政治界,還有環保界都有所交流;在今年的會議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每一年IPCC主席都會出席,介紹他們的成果,然後不斷的希望,強化行動面的情況。

 [13:37]
最重要的是氣候談判要有目標,找到一個目標,例如排放量要控制在多少;他們也提出來,相對於1870年,這邊是增溫的幅度,大致排放越多,以目前氣候模式的預期溫度上升情況來講,我們都聽過「2度C」,是指增溫不要超過這個數值,所以大概在400多至500多(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ppm)之間,提出了基本的談判方向,要達到逐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顏色上不是很容易辨識,大致上告訴大家在2030到2050之間,排放量必須達到高峰再開始往下。

而2050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如果在2050年時,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很明確的下降,我們就真的有希望這個世紀末,溫室氣體的排放所造成的影響大概在2度C上下。如果2050年的階段,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仍然一直上升的話,那就沒辦法影響就很深遠。所以現在2015到2050,還有35年的時間,巴黎議定書年底談成,不會馬上生效,記住它不會馬上生效。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05年才生效,花了快8年。所以,如果2015年談成,目前期望在2020年生效,現在開始努力,全球一起努力,2050年就能看到成果。

[15:57]
我們想的是一個非常長遠也很大的問題,但現在問題來了,有沒有機會解決?事實上不太容易。再看這張是科學界整理的全球人口,這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從上個世紀的1990年代開始,便有非常明確的正相關,人口是增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大家吃飯都要把食物弄熟,就算是原始人也要鑽木取火,取火就還是在排放,所以很有趣的是,看一下正相關的圖,現在全球人口70億,未來預期2050年時會有90億,到下個世紀初時大概是110億,到底要到多少才會停止?所謂「達到高峰」,是指總要到高峰就會下來,但目前還不知道,大概在下個世紀才會出現高峰。看到這個預期的數據還是往上的,另外這是第一個方向「人口」。

[17:27]
第二個問題來了,全球都不容易滿足,都想要吃飽、穿好、住好,出去也玩好,不只如此,我們需要滿足更多的慾望,就要刺激經濟成長,全球GDP在過去是很低的。到1950年之後,快速上升後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整理,分辨出高、中、低所得,這三類的國家。而低所得的座標在這裡,因為數值非常低,形成高、中的尺度就差了100倍。不過可以看到GDP,從1960年開始,就算低所得的,也都是往上的。

不要瞧不起非洲國家,覺得他們都是很飢餓的,現代生活水準很差,但現在想想在10年、20年後,他們會不會是今天的中國?因為全世界都在追求經濟成長。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假設各位都是很重要的決策人,在社會經濟方面,全球兩大推力─人口與經濟,都在往前、往上走,二氧化碳沒有辦法被控制,此時我們需要的是一些重大的改變,才有可能改善現況,特別是能源,因為我們生活的任何方面都需要能源。如果能源的發展能夠一方面增加,經濟便還是可以持續成長,只要能源消耗不是靠化石燃料,就不會有排放問題,說不定在未來2050年時真的有希望可以看到排放量下降。

[20:05]
但是不容易,我也不知道未來應該如何,像過去在1985年時,回到台大服務的當時沒有手機,使用電腦是要到電腦中心去RUN才行,也沒有手提電腦。現在不一樣了,手提電腦幾乎不太使用,已經是人手一台PAD,每個人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隨時可以LINE,跟很多朋友聊天,以前的我們都要經過terminal才有辦法跟國外的朋友溝通,時代在改變,科學也不斷進步,可是現在有兩個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同時解決人口增加跟經濟成長的問題。還要同時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這都是非常困難的,是一門大挑戰。所以再生能源的發展,是這個時代非常需要的,可是事情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

[21:17]
接著來看議定書的方向,基本上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目標,當然是希望抑制氣候變遷的影響,便確保往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比方經濟發展要轉型到永續發展,就是剛才提到的概念,要讓人口自由的發展,因為世界不是共產國家,我們是非常講求道德的。所以不能強制國家人口太多,減少人口的數量,當然更不能發動戰爭去消滅這些人口,然後也要讓第三世界的國家,有一天有機會跟每個人一樣,想要出國旅遊就隨時出國,所以經濟還是要發展,只是要轉型,這是目前全球面臨最大的挑戰。

京都議定書的通過,其實是代表了一個指標,代表全球的環保、政治、科學,有了明確的結合,也確立的未來的方向與目標。很多人好奇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的目標到底有沒有達成?我們可以看到這份附件一的國家,1990年的排放量在這,被要求在2012年後排放量要低於當時5.2%,包括所有先進國,當然也有美國,不能說美國沒有參加,公約的標準就下降,還是維持原來的5.2%。到了2012年時真的達成了。

而達成的原因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前蘇聯國家,在1990年以後解體,其所有工廠都關閉,排放量明確的減少;另外一方面是,大家有沒有想到手上的手機,假如有個朋友在美國或印度或歐洲,在全世界的地方玩,都可以跟他LINE,這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的時代很有意思,可以說現在有很多工廠都已經不在先進國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支蘋果的手機,但沒有一顆蘋果「長」在美國,都「長」在中國,因為都在中國生產,可是賣到全球,賺錢最多的卻是美國。

全球化使得美國的排放量一直增加,但是若仔細去看其排放量從2000年以來都在高峰,但金融海嘯之後就很明顯的下降,最重要的是下降之後,產業就做了調整,可是調整方向還是照著原來的全球化方向走。

其實部分的先進國很多工廠都關掉,接著改成以服務業為主了,而舉個最好的例子─英國,長榮海運的輪船,載了貨櫃進到英國的港口時,是滿船的貨物,但出海時卻是空的,因為英國只有進口,沒有出口,他們沒有生產。台灣還是有生產,太陽能板在台灣生產並賣到國外,我們還是要仰賴出口。如今,英國已經轉型,這就是全球化。這兩個趨勢很有意思,造成了京都議定書的目標,雖然美國都沒有簽屬,還是照樣達成是否為好事?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