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久沒有公開演講,因為五年前我從台灣大學退休,今天化妝這麼久是為了要把形象改變回來,結果沒那麼容易,所以今天化妝的時間比我準備講稿的時間還要長,很抱歉。
﹝01:34﹞
接下來談的這個題目是「科學,讓環境更美好」。科學,是中性的事物,就如同講到最後會提到的,也可以把題目改為「哲學,讓環境更美好」,不過「科學,讓環境更美好」的內容和「哲學,讓環境更美好」的內容當然不太一樣。為什麼要提到「哲學」?因為哲學是許多科學追求到至境的時候,在學校裡頭通常會給予哲學博士地位,比科學更高的境界。而研究科學的人,我相信在座有不少是從事環境教育的老師或工作者,環境教育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如何把所知道的科學在環境教育過程當中傳遞出來。其實講起科學的內涵,必須要先從定義開始研究。這個定義可以在維基百科之中看到,在英文中用“science”這個詞來定義,科學是一種enterprise企業,是that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建立一種知識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and“predictions”可測試的解釋和預測about “nature”and the“universe”.關於自然及更大的宇宙,所以大家可以從這個定義看出科學內涵的廣大。而我們的題目是「科學,讓環境更美好」,除了科學的定義以外,我把科學的內容也介紹給大家看,而且是有尺度的。大家所看到的「尺度」是說:最大的自然體從Earth和Space開始從大的1027到小的10-15,可以看到中間的傳遞從Earth and Space、Social Science到Life Science,Life Science可能是今天在座觀眾裡頭的主體也不一定。生命科學之中可分兩大類,一個是Functional Biology,一個是Cellular Biology細胞生物學,然後才到Physical Science是講物質的,包含Chemistry和Physics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我是assume大家的背景,比較熟悉的是Life Science跟Physical Science,可是下面的Formal Science,也是Science,但其尺度更小,它是Mathematics包含Computer Science跟Statistics及Logics邏輯學,一些推理跟哲學所組成的,前面才是我們真正關懷的環境,我們稱它為Earth and Space,這裡面包含天文學、行星學、宇宙學、地質學、氣候學、地球科學、海洋學,這些是屬於Earth and Space的範疇,也代表了環境的內容。現在把科學的分類按照尺度、內容做一些介紹,今天題目所說的科學,在PPT中最上面的是實質環境,下面則是比較抽象的環境,尤其講到Social Science的時候,我們講到實質環境裡頭包含的內容就是環境的內涵,我是從一個環境工程師的角度來談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師像我們在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基本的訓練,是要先從環境科學打基礎,打好基礎後,才能進一步,
因為工程不是科學,雖然有人稱工程科學,但工程基本上是一門技術,也就是今天所講得「科技」兩個字的「科學」跟「技術」,所以沒有紮實就絕對做不好務實的技術。
﹝08:10﹞
剛才主持人有說我要介紹「環境與人」,既然如此我就把2014年底,也就是2015年初過年前,將十幾年前主編的一本《環境與人》,利用四、五年來揪合當時共同的作者及新編作者,重新將遠流出版社的《環境與人》改成第二版。但不曉得事情會如此複雜,因為牽涉到二十多位作者,且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時間分配,但非常感謝他們投入編輯第二版的工作,總算在去年底完成。按照遠流出版社的印行時間是2月15日,不過現在不流行紙本印刷,所以可以去遠流出版社查詢最新的電子版何時出版。在此我就把《環境與人》做個整體的介紹,來說明一下作者群所認知的「環境與人」究竟是什麼,今天接下來的三個場次大部份涵蓋了很大一部份「環境與人」的空間。
﹝13:22﹞
現在,接著就要談《環境與人》這本書裡面是怎麼劃分的,因為這麼繁複的書如果編成一冊怕同學覺得太重,像在拿一本重的要命的《韋氏字典》。所以十幾年前就將之分成兩本,一個是〈自然環境篇〉,另一個是〈環境保護篇〉。〈自然環境篇〉就是講自然環境有哪些部分,而自然是一個科學的內涵,要怎麼把技術面輸入在環境裡,像工程師就是這樣的技術行業,在環境保護裡面,保護(protect)就是一種技術,怎麼用科學的技術來保護環境,這便是我的書的開場。
﹝14:33﹞
在「科學跟環境間的關係」、「技術跟環境間的關係」中都有簡單的說明,自然跟人文環境間的知識都有待我們逐步地累積,尤其現在曉得智人是非常不智的,過去的我們把人類命名為「智人」,那是非常大膽且無知的。因為環境被破壞到最後,才曉得要對環境有基礎的認識等到健全後,人類才有可能與環境共枕。否則直到目前為止,現在所有的國家,包含最先進的國家在內都對於剝削環境而不自知,又沒有這方面的knowledge。舉例來說,臭氧層破洞的問題是因為有些氟氯碳化物從地面上升到對流層而造成對臭氧的破壞,而且是一種鍊式的反應chain reaction。要是沒有高空飛機的發展,又怎麼可能到平流層去空氣取樣、了解到破壞臭氧層的凶手是氟氯碳類化合物,科技其實是環保的兩面刃,做壞事就會破壞環境,但唯有靠目前的科技,才能夠汲取到過去所不知道的知識。否則我們將遠永不會知道臭氧層破洞的原因,也不知道該禁絕氟氯碳化物,例如一律要禁絕現在的冷氣機、鞋油等中的氟氯碳化物。在當年誰曉得DDT是環境的殺手,等到經年累月的使用DDT後,才在北極、南極的冰層裡頭探測出竟然有DDT的殘骸,才曉得它是無法分解的化合物!可是當年的諾貝爾獎已經頒發出去,DDT發明者得的不是化學獎而是醫學獎,因為他幫助人類跟蚊蠅pest作戰勝利。當時,在座年紀和我差不多或比我大一點的都曉得一噴DDT,立見效果,就跟現在用的噴效一樣。有些東西真的是技術的產物,要在使用以後,才發現跟任何的西藥一樣是有副作用的,這個副作用可能是破壞環境,這種欠缺代表的是現階段人類對環境的知識還有待加強,再累積這些知識以後,才會曉得該如何同時兼顧物質文明與自然環境。
﹝19:11﹞
接下來,技術與環境間的關係更密切,假設要在高山闢道路,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必定是非常可觀的,就像到現在仍有爭議的蘇花公路,要通過群山的公路需要多大的環境影響評估呢?很多很好的制度在當年從西方尤其是美國被引進來以後,像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他們都責怪我是始作俑者,把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引進台灣來試用,我可能是前面少數幾個人之一。可是一個制度背後的哲學有時候不是只有制度本身,而是一種mentality精神狀態,台灣的精神狀態與美國的精神狀態有很大的差異:美國是一個年輕的民族,他們講究的是誠實,而台灣是有幾千年文化背景的民族,有一種老大的心態,所以我們好面子,價值精神不一樣。環境影響評估講究的精神是「誠實」,台灣做環境影響評估時,時常做出一個不誠實的結果或決策。在環境影響評估的時候,參與者是滿誠實的,可是環境影響評估出來後,最後的政治決策如果不誠實等於就沒有做,所以為什麼環境影響評估,不管是在高山上或是核能廠的,這些問題都會造成很嚴重的弊端,即使有好制度但有許多問題,做出來的決策使大家半信半疑,覺得這到底是玩真的還是假的,使人搞不清楚。
﹝22:07﹞
這個是《環境與人》新版的封面,我主要要介紹這裡面的幾個作者,有的是新的或過去十幾年的作者。李玲玲,是在環境保育界的資深學者;李鴻源老師是水利方面的學者,在第一版的時候有請他進來編輯;汪靜明,也是環教界的前輩、資深的老師;周昌弘,生態界的專家,更久以前的學者,還有其他的老師,張長義是在這版裡頭,替代王教授寫地質的部分,而楊日昌寫了更重要的部分,是〈自然環境篇〉裡頭能源的部分,他是我台大的學弟讀的是機械,後來在工研院做過副院長,現在是行政院的科技顧問之一,能源是他的專長領域,所以各位不能錯過這本書的這個專章;劉小如老師,一樣是保育界的資深老師,跟我的年齡差不多。
﹝23:35﹞
這是第一篇,我們會介紹裡頭有何內容,這也是陸續的第二章,從地球演化開始,剛剛已經有談到演化的過程。這裡面有談人類環境文化的思潮,如何從利用環境、尊重環境到與環境共生,甚至企求環境保護人類,這樣一個哲學思潮是怎麼變遷的;第三章的「生態系」談到的內涵和台灣的實質內容相關,所以在這兩本書上面也標示了希望共享台灣的環保經驗,將來如果改成簡體版,相信在中國大陸會有幫助,因為在環境保護上台灣先行了二、三十年的時間,而且以台灣現在的環境品質,去過大陸的人也曉得他們落後的部分,除了重視經濟發展勝於環境保護,跟台灣早年發展的時候一樣,另外是人的精神狀態,是處在比我們落後大概幾十年,包含民族的素養。反正兩岸也是用共同的語言,雖然字體不同,但看簡體字要比二十年前容易,而他們要看繁體字,應該也容易的多。第四章講的「資源」,先講了自然保育,接著再講資源,這裡面的重點,一個是土地資源,尤其台灣的土地資源這麼狹小,最近電視上熱門的宗教圈地問題,因為土地太稀少而用到山坡地是非常危險的。另外還有水資源、大氣資源是台灣比較不缺乏的,現在雖然臺灣的資源暫不缺乏,但常因為對岸或其他地方來的霾害等問題,影響了整個空氣的流通。所以今天講的大概是對自然環境做通盤的介紹,也就是環境與人的第一個部分;至於第二版,作者群又有所變動,包含一群人文社會的菁英,首先是王俊秀教授,最早是待在環保署,後來重回學界;王根樹是現在台灣大學的總務長,也是我的學生,當年是在環工所念碩士,後來念公共衛生的博士,在台大任教很久;周儒,是環教界的資深前輩;姜蘭虹,地理系的老師,是負責人口地理的部份,講到人口控制一定要找她來;夏鑄九,他是負責城鄉的前輩,年紀小我兩歲,退休後現在在南京大學任教,他是從綠色聚落來談環境與人的問題;馬以工,在辭去監委後,現在到了北市廉政委員會;馬鴻文是現任環工所所長,也是我的學生,從事風險分析跟風險評估的;張祖恩老師是台南成大的老師,做過工學院副院長;童慶彬 、黃榮村 ,大家都很耳熟能詳的;葉欣誠,現在是政委,過去任教於高師大,也是我碩士班指導的學生,再從康乃爾讀完博士學位歸國,現任政務委員;葉俊榮,是多年前台大法律系教授,也是《環境法》的第一人;歐陽橋輝 ,大家一定聽過他的上下水道工程;蕭代基,負責環境與經濟;蕭新煌,負責環境與社會;駱尚廉,是我第一個博士班的學生,現在是環工所的特聘教授,研究寫得非常好,這幾位是構成《環境與人》第二版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