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氣候與變遷,興衰背後的故事-劉益昌

劉益昌
2015-11-19發佈
3,998人瀏覽

講者介紹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研究員,於國內多所大學擔任合聘或兼任教授。研究著述豐富,主要興趣在於透過考古遺址的調查、發掘與研究,進行台灣史前文化層序的建立與檢討,理解台灣史前時代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互動與適應,探索史前時代人類移動的動力。
劉研究員同時參與政府多項審議及委員職務,包括文化部及地方政府之遺址、古物、文化景觀等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文化部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環保署環評委員,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協助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學經歷豐富。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人類文明的興起肇始於氣候的穩定與暖化,而文明終止最大可能因素是否也會是因為氣候系統的過度擺盪?
從歷史文獻記載與重建的自然指標紀錄顯示,過去5千年來,中國的氣候型態歷經了5次的冷期變化,而每一次的冷期都造成了舊朝代的滅亡與新朝代的興起。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台灣這片土地,例如花蓮漢本遺址、臺南西寮遺址、高雄小林與屏東來義等。 文明興衰竟然與氣候與環境變遷有這麼深的連結,知古鑑今、迎向未來,透過這些歷史紀錄,或許更可以協助我們理解,付諸行動的意義與重要。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整個氣候變遷的大問題在哪裡?對於考古家來講,氣候變遷的時間尺度還可以接受。談這個主題,我還把它加了一個台灣的例子。我現在也在成大教書,從台北一直往南,最南邊已經到成功大學,是有名的流浪教師。

文明的興起,跟氣候的穩定和變化,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覺得我們不要搬到加拿大去,因為加拿大未來就是冰蓋著,不能住人。然後,非常有趣的,從五百萬年,人這一類的生物出現以來,到現在一百萬年左右,直立人開始從非洲,往外遷移,然後到十來萬年左右,然後接著幾度試圖,想要往北遷移。

究竟是不是跟氣候有非常密切的關聯,跟冰期有密切的關聯,看起來是有的,假若大冰期的時候,阿爾卑斯山以北,全部不能住人,那他不可能遷到喬治亞,或者是更北的地方去。所以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也許氣候真的影響了今天的人類。

然後第二個,歷史文獻的紀載跟指標,中國歷朝歷代,從北方南下牧馬的,從匈奴一直到女真,然後到蒙古,然後到大清帝國,南下牧馬,多多少少都跟天氣寒冷有關,因為在北方的草原地帶,沒有食物,只好越過長城往南。

[02:30]
我的老師李濟教授,曾經告訴我們,看中國的歷史,要把那一條長城忘掉,要把它拿掉看中國的歷史,才比較有趣。假若是這個樣子的話,文明氣候變遷興衰背後的故事,我們現在讀起來,似乎比較遙遠的,所以呢,我要放台灣給大家看。

那這個,即將消失的,台灣一個非常重要的景觀,台北八景之一的淡江落日。我特別拍一張把它放在這裡,給大家看一看,因為馬上,就要蓋淡江大橋,以後你看到的是淡江大橋與落日,而不是,淡江落日。

這些東西,考古學家和中國古代紀錄,其實老早就知道這個問題,老早就知道氣候的變動,這些我們都可以理解。所以我想談台灣,我把時間回溯到六千年前。

台灣剛好在六千年前,全球高海水位的環境,逐漸穩定的發展。這剛好是台灣的新石器時代,也就是當今,台灣原住民的祖先,也是全球南島系民族祖先,在台灣落地生根,而且穩定發展的開始。

舉一個例子,這是一個阿美族的長老,他正在祭祀,然後上面是一個阿美族祖傳祖先,所住的地方:太巴塱社;他說到自己的祖先怎麼來,始祖降臨大海嘯,然後到Cilangasan(奇拉雅山),然後天神降臨,到最後這個聚落,建立了這個指標,有非常清楚的口碑。那考古家呢?考古家研究了原住民留下來的舊社,也研究了比舊社更早一個大階段,史前時代的考古遺址,所以考古家其實是可以知道比較多的事情的。

我這裡拿一張圖來給大家看,聖嬰跟反聖嬰發生的頻率。我的同事呢,在東帝汶做學術研究,他發現東帝汶的聚落之間發生戰爭,竟然跟聖嬰反聖嬰有密切的關聯。這個我就不在這裡細做介紹,2013年年底教育部剛剛出的,永續教育叢書裡面,就有一篇文章,是我那個同事趙金勇寫的,他就舉了這個例子。

那我們回到台灣看看,比較有趣的我自己的學術研究。東北季風加上溫暖的颱風的時候,會出現共伴效應,這個秋颱的共伴效應,非常有趣。例如,兩次颱風梅姬跟芭瑪颱風呢,在宜蘭所造成的災害。這個颱風的動線,是從呂宋島的背部到海南島去,根本就沒有到台灣來啊,只有外圍的環流,就已經把宜蘭淹成這樣子非常的慘。

我是宜蘭考古的學者,宜蘭考古大部分是我做的。做了很多年以後,突然發現,宜蘭很有趣,做了很多考古遺址研究調查,整個年代測出來的結果,這個地方有長段的空白,這裡有文化空白,可是我不會解釋。所以我一個同事,林淑芬女士,她去台大念博士,就拿這個東西當作她的博士論文。我當時做主管就跟她講,你不要研究這個東西,為什麼,因為那其實是一開始我沒有認真調查,所以導致那一段沒有人住,出現一段空白。

[07:30]
但是呢,她鍥而不捨,不斷去找這個問題的線索,與地質學者討論蘭陽平原海岸線的變遷,她找了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發現蘭陽平原,海岸線原來在三千年前在這裡,六千年前在這裡,但是也有學者做得稍微不一樣,有一點點差距,但是總之呢,蘭陽平原有地啊,只是比較小一點,不可能沒有人住啊,所以她又自己拿去對應台灣海峽對岸的海水面的變化,但都找不到結果。最後透過花粉分析,探討氣候的變化,以及剛剛所提東北季風跟秋颱,所形成的共伴效應等。

她認為,這一段時間裡,找到很多證據,認為那一段時間的氣候不對,所以人不住,搬走了,搬到哪裡呢?搬到花蓮,搬到台北,但我還是不相信。

所以今年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回去宜蘭,繼續做調查,然後明年會有結果,到底是她對,還是我錯,到時候就會知道。

然後接著,請大家再看第二個例子,大家一定看過,這個偉大的建設,為了要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正在做台九號公路的改善工程。改善工程旁邊就是海,漂亮的海岸就在這裡,就在它的北邊一點點。那改善工程,柱子往下一挖,挖到人。這個坑,是我前幾天拍的,用小飛機拍的照片,請你們看這個,這個坑深度將近十公尺,密密麻麻的地層,人住在這裡。

[10:00]
這一層是人住的,這一層是老天爺住的,這是老天爺住的,這人住的,老天爺住的。考古家看到兩千年到一千年左右之間,發生了幾次大的颱風、土石流,把房子淹掉,然後從山上帶下一顆,那麼大的石頭,碰,砸到房子裡面。

我們看到人,受到自然災害的情形,這個就是快的,急的,氣候的,天氣的變化。但是呢,它也是一個長期的狀態,一再的重複發生。

剛剛看的是垂直對不對,我把平面攤開來,大家看到房子結構,有沒有看到,這是不同層的,第四個跟第六個層,這個房子蓋的稍微不一樣。我照的角度,約略相等,角度大概都向海。然後這個是墓葬,人是埋在房子裡面的,這是標準的台灣原住民的祖先。

那我們近一點看,然後你看很漂亮的一件黑色的陶罐,然後近一點看,這是煉鐵爐,已經垮下來的煉鐵爐,然後再過來,掛在身上,漂亮的裝飾品,在這個地方,做陪葬品。這裡,手上拿著鐵刀,這個挖出來的鐵刀,它房子結構,一間一間的。

蘇花公路是在海邊耶,住在那裏幹嘛,而且颱風常常來,他還住?這個,我等一下再跟大家說,為什麼他要住那裏。

那我們往下看,八八水災,聚落的選擇,我們到底要把聚落放在哪裡?

八八水災之後,政府跟原住民,學者跟學者,民間團體跟民間團體之間,各有不同的說法,請大家看這是,這是我熟悉的來義。我研究的地點是來義的上面一個部落,坐在那裏,跟來義的頭目喝酒,喝完以後,不敢站起來。因為,小米酒,醉的時候站不起來,站起來會掉到懸崖下面。

[12:30]
後來你看,八八水災來,變成這個樣子,然後再過來,我用地調所的資料,放給大家看。山上,一路垮下來的東西,讓我很難受的,這是我年輕時代去調查的考古遺址。

我到一個叫做好茶的部落去住,在那附近做很長的調查,騎摩托車,走路,爬山,去作調查。這聚落,前幾年長這個樣子,然後,水災之後,長這個樣子,整個蓋掉。我放這個聚落原來的樣子,三十年前的樣子,剛搬家的樣子,他們想跟政府求償,但政府讓他搬到一個不能住人的地方。

再過來,大家熟知的小林村,這是小林村所在的位子,也是我年輕的時候,九零年代去調查的地方。然後,小林聚落的災害狀態呢,從地形圖的空照圖來看,我猜是一個聚落選擇錯誤的例子,另外一個例子。不過,它也有自然的條件所造成,所以災害主要原因是,大量土石流。大量土石崩落的主因,不就是氣候變遷導致的強降雨嗎,所以這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們哀悼小林。

其實從史前時代,到原住民的祖先住的時代,他從來不會把聚落,選在剛剛小林所在的那個位置上面,不會的,為什麼,我畫的紅線的地方,就是聚落,請各位看,這是老地圖。

[15:00]
河流在這裡,它不會在河流的旁邊蓋聚落的,我做的考古調查,從來沒有河流的旁邊有聚落,只有耕作地,他不會去那裏住的。再過來,我放小林所在的位置給大家看,一樣啊,他們早期遷來的時候,把聚落放在比較高啊,最後才到小林這裡住,why?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總之,選錯位置。

那,同樣的例子在平原,一樣發生,這是我發掘的西寮遺址在曾文溪的下游。我在挖掘的時候,剛好八八水災,工作站被整個墊高,花掉我兩千萬,所以我投降了。但是呢,回去看我自己挖掘的坑,老天爺老是告訴你嘛,顏色深的是人住的,淺的是老天爺來的,人住的,老天爺的,人住的,老天爺的,細細地幾層不斷重疊。

那一次淹水,堆積的泥巴,不過十幾二十公分,我挖掘的土層裡,最大的一次可以堆三十公分,這是自然的情形嘛。所以最後,我其實很想問自己一句話,氣候變遷的所造成的現在環境的改變,切膚之痛的這個東西,其實我們自己看的到的,我們政府也訂了氣候變遷變遷調適政策綱領,那除了這些之外,除了政府定這些綱領之外,我們能夠做什麼?我們對土地利用的態度,能改嗎?

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嚴酷的環境改變,人可以感知的環境下,我們難道不應該認真的思考,跟土地相處的態度,也就是,土地倫理。把人放在跟大自然,動物植物相等的地位,這就是土地倫理。我的思考到這裡,謝謝大家。

[17:30]
主持人:劉老師剛才,非常感性的分享,那我想跟老師請教,剛才您提到很多環境變遷,跟聚落選擇的一些案例,聽起來都是一些比較負面的例子,有沒有一些比較正面的,能夠讓我們看到。是不是也有一些好的例子,是跟環境變遷有關的?

生活的例子很簡單,歷朝歷代,只要革命過後,天氣變好了,就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對不對。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做了六十年,那康雍前三朝,長達一百年左右的治世。天氣變好,皇帝做得還不壞,那這個國家就好好的。

那我們也有天氣很好,皇帝做得不好的時候。南宋則是比較反面的例子,北宋已經亂七八糟對不對,南宋把國家移到長江流域以南的時候呢,透過貿易體系,開始中國對南洋的東洋征路,跟西洋征路,非常的發達。帶回來的物產,改變了整個南宋,那是中國的例子。

那你們問我,假若是台灣呢?台灣比較有趣,我告訴大家,台灣有非常繁榮的卑南文化,所用的玉器,精美異常,三千多年開始,到兩千三百年。台灣有一個「十三行文化」在台北,就是我剛剛講的,在花蓮漢本那個考古遺址。他們一直從南往北找到可以煉鐵的材料,用它的知識建立煉鐵爐,取得大量的財富,最後找到一個,最舒服住的地方,淡水河口,十三行遺址。舉一個有趣的例子,他們掛在身上的玻璃珠跟瑪瑙珠,假若代表財富,西班牙人很清楚地記下來,那個代表財富。住在山上的人,陪葬品加起來八個十個瑪瑙珠跟玻璃珠;十三行人陪葬品,三千多個。難怪,天龍國在那裏,有好的例子,只是我不想講,總要講壞的,才能激勵大家。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