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參與UNFCCC二十年,這個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二十年之後,我們談一點心路歷程,還有談一點我們的一個策略方向,有它的一個時間上的意義。我們知道,我們事實上面臨兩個逆境,第一個,就是我們是個島嶼型的國家,所以這代表我們國土的性質,還有我們的地理位置,說明了台灣是一個脆弱度蠻高的一個國家,而在承受力方面,往往會有一些天然的災害必須要面對,必須要因應。第二個就是我們並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會員國,那不是會員國,可是我們要做一些實質的努力,有意義的參與,這就是我們的逆境,但是越是逆境,越要成長越要突破。在這個氣候變遷的一個歷程裡,我們必須要談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在一百年來,我們的溫度大概也提高了0.89℃,那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話,到本世紀末,我想,會高達4~6℃的增加。那會是一個浩劫。所以我們怎麼樣把它控制在溫度2℃的範圍之內?我想這是我們使命之所在。
[02:30]
我們有一個責任,one earth one chance。在一個島嶼型的國家,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例子,像吐瓦魯,過去,他們有種植一種農作物,叫做Pulaka,後來海水上升以後,鹽害增加,這個作物就已經消失了。必須仰賴國外進口一些農作物,比這個更嚴重的是,她們安身立命的地方,都可能消失。所以這是一個警惕,給世人一個警惕,我們怎麼樣重視、了解到,我們這個唯一的地球,而且減碳是唯一的機會。當然,在國際環境的領域跟方面,我想,一些國際人物的講話跟文件,是我們必須要碰觸到的,也給我們很大的提醒。像歐巴馬總統,他提到,氣候變遷問題它的時間長度,比我總統的任期還長,所以,我希望能夠看到下一代,並且告訴他們,我們已經盡了力,保護這個地球。這個是你的態度,跟你的決心,而顯示出來的。另外一個政治人物,是UNFCCC秘書處的執行秘書Christiana,她說,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靠所有的仙丹妙藥,而是整合性的一個方案,她指出這個問題的複雜性。
[05:00]
那,當我們綜覽整個UNFCCC的歷程,有兩個重要的文件,我們必須跟各位報告,第一個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是1992年5月通過的。第二個呢,是1995年京都議定書的出爐,2005年生效。這兩個文件,是非常重要,也支配我們很多國際政治的一些角力也好,或是一個省思也好。提到京都議定書,它的期限是2005到2012,這個時間剛好它特別有意義的地方在於,過去啊,綱要公約,大家都不認真執行,大家後來決定、有了共識,要有法律約束力的東西,所以有京都議定書的一個出爐跟生效。
其次要跟各位報告,我們實質參與的一些歷程,那在參與的歷程哦,我想大致上,可以以參與的規模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COP1到COP5,在這個階段裏面,參與都是以環保署為主,政府機關與環保署為主,規模很小,大概十人以下。到了COP6到COP14的時候,我們這個規模就逐漸放大,其他部會、相關的部會,都一起參與,但它的規模,還是在三十人左右。從COP15到COP20,各位可以看到規模逐漸壯大,而且吸納了,不僅是行政團隊,還包括立法院的團隊,還包括了更可貴的NGO還有我們青年學子,都共同參與。這就是共同責任之所在。我們要談的就是實質參與,為什麼要談實質參與,其實有一點點的辛酸,因為形式上,我們不是會員國,我們也不是政府也不是觀察員,所以我們只能透過一些實質參與,透過周邊的會議,來做一些交流活動,來表達一些能見度,或曝光度。
[07:30]
目前,我們透過非政府組織跟他公約連結,也特別感謝今天主辦單位,這個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它就是六個觀察員之一。有時候在政府,在沒有身分的狀況之下,我們透過跟這些民間組織合作,在某種程度,我們也達到我們想要發聲,或者是說,想要傳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目的。在周邊會議上,例如說,去年COP20我們跟吉里巴斯共和國,舉辦了一場周邊會議,怎麼在綠色經濟這樣的議題下,展開我們的氣候活動跟育成的機制,博得一些國際與媒體很好的關注。另外,比方說,我們也談到了,像小林村,因為莫拉克颱風,近年來算是台灣因為氣候變遷,最大宗的一個悲慘的事件。也讓國際社會知道,我們的這個島嶼型的國家,很認真地在面對氣候變遷。在國際參與方面,我想,我們陸續在幾次的COP會議裡面,得到許多國家的發言,我們說Christiana,她有一些發言非常的重要。她說,氣候變遷是所有國家的事情,不只是締約國,那麼尤其是台灣在經濟跟科技方面的一個實例,以及對人類發展的貢獻,跟這個氣候變遷因應這個議題上,貢獻卓著,所以她呼籲各國代表,要邀請台灣參加相關的近程討論。
[10:00]
我想這個是如雷貫耳,這樣的一個呼籲,那麼在這個青年學子的參與方面,我們也看到,由青年學子參與,活潑性就增加了。以台灣黑熊帶游泳圈為例,在山上的黑熊,怎麼需要帶游泳圈呢?那當然是海水平面,有朝一日,他會住在水裡面去。以台灣黑熊這樣的一個台灣的意象的呈現,我想是非常讓大家感受深刻的事情。
在談判的決策裡邊,我想有幾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京都議定書的提出,第二個是,我們在2010年,我們提交了所謂的,國家適當減緩行動。這是對國際的宣示,更重要的就是,在今年,就是2015年的時候,我們要提出,更進一步的INDCs。在這個文獻裡面,就是一個正式的文獻,這個文獻也會是巴黎會議,甚至協議的一個內容。我想這個部分,我們在十月一號的deadline之前,就會提交。我們目前在整合相關部會的一些最大可能的一個減碳,做為貢獻,然後在核算,我們應該對國際做什麼樣的承諾。當然這些挑戰、壓力、因應,都會陸續到來,但是我們在因應上,我們透過溫減法,因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在五月中旬,已經出了,終於十年來,十年磨一劍,十年來已經出了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我們期盼,這個會期可以通過,現在正在協商,此刻,我們的署長,也在立法院做協商的工作,還有更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說,徒法不足以自行。環境資源部的組改,各黨協商已經通過了,會成立氣候變遷司。
[12:30]
所以配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成立,跟氣候變遷司,那麼跟國際接軌,我想哦,我們在因應上,會是一個蠻好的整合跟結合。我想未來啊,我們可以透過這一張圖片看到,在今年的巴黎回合會議裡,會強調問責性(accountability),就是開始要設置會議犯法者。當你如果達不到你的減量目標的時候,你可能受到一些貿易的制裁,所以怎麼樣我們調整我們的能源配比、經濟規模、產業規模,這是我們刻不容緩要面對的事情。最後我想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講過,不要徒托空言,我們要拿出行動來,one earth one chance,我想呼籲,我們大家攜手合作,共同邁向這樣的一個目標,謝謝各位,以上報告。
[13:43]
主持人:剛剛我有稍微注意到這個,副座在分享的過程裏頭,有談到兩個字,我們環保署在過去二十年來參加這個公約的過程裏頭,有一些辛酸,那,想要請副署長再幫我們預期一下、展望一下,我們要怎麼樣讓我們這個辛酸變成,我們以後,我們國家,甚至這個民間團體,能夠大家一起共同合作,把這個辛酸化成力量,在實質參與這個新的氣候公約,這是第一個題目。第二個題目,我不知道你的辛酸,有沒有在國內的辛酸,比如說,怎麼樣能夠讓各部會,都能夠在我們環保署的,甚至將來的環資部的引導底下,真正邁向我們溫管法,要達到的那個目標,這兩個問題,謝謝。
[14:43]
符樹強:謝謝主持人,我想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個辛酸怎麼樣化為一個策略,那我想這個策略,就是今年要提出的INDC,就是國家自定預期貢獻。這個東西,他會是巴黎協議的一個文件基礎,也是未來我們的一個承諾,我們藉著它。然後第二個呢,因為我們不是會員國,所以還是要國內法化所以,為什麼我們希望溫管法這一會期就通過,就是希望透過溫管法,才能夠把政府機關之間的權責,弄得很清楚,不管是能源、工業、住商、運輸、建築,大家的權責清清楚楚。那第二個呢,你的一個對策才會出來,有法律基礎,例如總量管制,例如排放交易,這些跟國際接軌的東西,有法治基礎,才能夠施展的開,那我想未來環保署是主管機關,升格為環境資源部以後,更有立場來整合相關的部會,達到把這個辛酸,化為具體行動,來達到具體的成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