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余佳璋先生現任建智知識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建業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兼任講師,歷經電視新聞採訪、製作、主持經驗20年。曾獲得第二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近十年專注國際新聞,採訪範圍從衝突地區到重大國際事件,關切人文與環境議題。
於多所學校教授傳播相關課程,亦獲邀在國家文官學院、法官學院等公務訓練機構、民間公關公司之媒體關係、危機處理等課程講座。1999年擔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2010年獲選為執委會委員,並連任至今。2015年轉往知識管理顧問公司與法律事務所服務,提供各類國內與跨國公關諮詢、媒體溝通策略。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世界各地包含台灣,每天都會發生不一樣的環境事件,透過媒體的傳播讓我們快速的瞭解,同時掌握資訊。國際上像是路透社、英國衛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都越來越重視環境新聞,歐洲也有專門報導環境新聞的網站如Europe's Environmental News。在台灣,相關媒體雖說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但報章、電視等主流媒體專門談環境議題的卻是少之又少。
透過余佳璋先生的介紹,帶你一窺國際記者採訪最前線,也詳實的分析介紹媒體處理國際環境事件的考量與應有的定位。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我想今天有很好的機會來跟各位分享,其實我想前面或者各位過去曾經參與的課程當中都會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我們現在看那麼多環境新聞,在台灣也好、在網路上也好、在國際上看到也好,那麼到底國際間各種國際媒體或者是您看到網路上的訊息,他怎麼去對環境新聞處理以及他的定位在哪裡,這個是大家非常關心的。過去我有這樣一個機緣處理比較多的國際新聞而且也參與比較多在國際議題上實地採訪的經驗,我想借用這個機會跟各位分享一下,看一看到底國際新聞、國際的媒體,他怎麼處理環境的議題?那第二個就是說看到國際間這麼做,台灣我們自己該如何自處、怎麼樣思考相關的問題,換到我們以後,該怎麼做?

[01:17]
第一個:我們先來談一談到底國際媒體是怎麼處理環境議題的,大概簡單來講,國際媒體在處理環境議題有四個面向,哪四個面向?第一個主要就是他對於災害訊息的傳遞;第二個就是環境決策的紀錄;還有就是環境變遷的警示;最後一個比較常見的,但是我們比較期待的就是環境治理的批判,這四個就是現在國際媒體你所想像的到不管是大型的媒體、通訊社,包括像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或者是在家裡或網路上會看到的CNN、BBC或者是其他大型的跨國能力報導電視台、報紙、媒體,他們能作的題目大概最常看到的就是這幾個類型跟這他們的定位。

[02:24]
第一個我想先跟各位來分享的就是您最常看到的是什麼類型?大概就是這類了,這類我們看災害訊息的傳遞,我們舉個例子,在2013年11月06日,海燕颱風在太平洋上,然後穿越菲律賓,在當地造成非常大的一個災害,像這樣的一個災害訊息的傳遞對國際媒體來講,它滿足了幾個要件,第一個:這個災害還沒有來臨之前,就預期它可能會對當地造成很重大的影響,因此有很多媒體就開始去關心這個議題並且報導,當然不只是說報導這個天氣圖或者是颱風的路徑會怎麼樣影響,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地區有沒有防災的能力?以及面臨災害時,當地政府應變的能力?因此在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的前面幾天,就已經有非常多的討論跟報導,不過問題來了:當這個颱風真的接近菲律賓陸地跟各個小島的時候,很多媒體才發現它的迫害力、它的災害,比原先預期的還要來的大,所以當國際媒體在面臨這類的時候,他先前會部署、派人去準備,可是當災害發生超乎預期而且災害非常嚴重的時候,他就必須要有更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當地,來作災害訊息的傳遞,為什麼?除了大家看電視,好奇、關心、想了解之外,國際媒體在處理這種重大災害的時候,他也負有一些使命,希望把訊息傳遞出去,讓大家了解這個地球、這個環境的變遷以及像這樣重大的災害到底該如何面對。那當然在11月06日前後幾天,這個海燕颱風襲擊菲律賓的時候,我所知道的是在亞洲地區主要的大型媒體有能力動員記者到當地的其實都想盡了辦法,但是很難!我舉個例子,有多難?包括當時我還在公共電視服務的時候,我們要派一組人進入到海燕颱風襲擊最嚴重的幾個島嶼或幾個城市的時候,第一個飛機不飛,因為他幾個機場的設施破壞了或最近距離的機場到了以後,你還要搭船,沒有船;想辦法要包船,一艘船幾百塊或幾千塊美金都能扛,但是沒有人去;小飛機也沒有辦法飛。所以當在報導這個訊息的時候,各位坐在家裡看電視、在家裡看網路、在家裡等報紙,你會發現我明明知道這個颱風災害很大,可是怎麼沒有訊息呢?怎麼沒有訊息進來呢?這個訊息可能隔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更新,各位您知道,一個記者要到當地去,轉搭小船,再到當地還要徒步,我記得那時候我們派出去的記者,他透過衛星電話告訴我說他好不容易到達一個定點,他搭了一個小船,到了陸地,到了災害重災區還要走路或者坐車起碼3個小時,我就說:「那你就想辦法、無所不用其極到那個災區了解實況,因為你才能把畫面傳回來。」那在這個過程中,我想除了他以外還有其他的國際媒體,都是花了很多的心血,而且可能還要考慮到我到了災區可能沒有吃、沒有水,甚至沒有住的情況下,我要不打擾災民、我要想辦法自力更生的情況下,怎麼把訊息報導?還有一個:就算我已經到了當地,怎麼把訊息傳遞回來?以前我們會靠衛星,現在靠網路,但是災害來了,最大的問題:沒有電。沒有電,網路不通;沒有電,衛星不通。所以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印象如果還在,海地大地震的時候,路透社、法新社,像他們這種國際機構,遇到這個重大災害,海地大地震,第一個想到的是怎麼把訊息傳遞回來?當時他們從美國租了船,把那種小型的柴油發電機還有設備整個運到海地去,在當地建立起了發電設備以後,才有辦法把訊息透過衛星送到全世界。所以這個過程當中,國際媒體花在如何把訊息傳遞出去是花非常大的心力跟資源的。那麼在台灣,像這樣的海燕颱風就在我們鄰居發生這樣的災害,從台灣要派出去記者不是沒有,但是經驗有限,甚至像我們剛才也聽到311日本地震、海嘯的時候,從台灣派出去的記者,他面臨的問題是到底怎麼在日本採訪?日本採訪的規矩在哪裡?他如果還把在台灣採訪的習慣帶到日本去是不通的,所以這個有一些訓練的過程是需要去培養的。

[07:15]
那當然第二個:我們要知道的就是國際媒體他對於訊息傳遞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責任─那就是各類型環境會議以及政策的制定,國際媒體要去關注,也就是各位看到了很多環境相關的討論,這種會議太多了!會議不管是大拜拜也好、會而不議也好,或是開會前就注定他會破局,你國際媒體都要去到場,都要去關心這個會議的發生,還有去了解這個政策制定的過程是如何?我們講:「一個議題從政策的發起(agenda setting)到making decision,這個整個過程是一個很漫長而且需要去角力、需要去協商的。」當然有人會說:「國際的環境議題其實就是國際政治的角力,國際政治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問題來了:你不得不去面對,而國際媒體就必須要去針對這些國際會議場上的各種現象,不管有人拍桌、有人迴避、有人扮演老大、有人完全聽不進去、有的島國在會議當中苦苦地哀求沒有人聽等等的諸多現象,他都要去紀錄。這樣才有辦法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到底這個會議裡在做什麼。

[08:30]
另一個問題就是:當這些會議要作一個決定政策制定的時候,政策制定的過程當中有沒有瑕疵、有沒有問題以及制訂出來以後,到底會影響多少?我們都想錯誤的政策決定非常可怕,而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當中,國際媒體(如果有責任的媒體)他也應該去關心這整個議程,所以我們會看到第二類型,國際媒體會去關注這樣的一個議題,當然這也是我們剛剛所講的前提,你要有人力、能力到這些場所開會、去採訪、去注意他們所發生的變化。那麼再來我要跟各位談的就是說國際媒體也會注重在一個焦點上:那就是環境變遷的警示,像這個照片是在義大利環境監測的圖樣,這個事在講什麼?國際媒體常常有些時候,自己要摸著良心、要去想一想環境變遷了,我從科學家那邊知道一些環境變遷的現象、我從事件點的居民得到一些訊息、我從一些地區的研究發現有些環境正在變化,那麼國際媒體的責任在哪裡?他有責任把這些問題寫成一個故事、拍成一個報導,把最能引起大家關注的影像或者是話語或者是紀錄作成一個可閱讀的,而且是容易閱讀的。我們知道像這樣環境變遷的警示,你必須要透過國際媒體,很深入地去了解他背後的問題、找出他的事實,然後再寫故事。好的國際媒體,他會依據這些事實、內容,把他重新整理、調查、探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才會出現環境變遷議題的深入報導,我們講inside report,他有些時候是要靠這些國際媒體、記者長年累月對一個事件的觀察,有些環境新聞的記者或者是國際新聞的記者,他對一個地區的了解不是3個月、5個月、3年、5年,有些時候可能更長,10年以上,他才能透過漫長的過程記錄整個內容,然後獲得一些初步的結論,把這個結論帶給大家。

[11:00]
第二個:當這種環境變遷出現的時候,國際媒體的定位在哪裡?

他要有能力把科學家以及當地發生的現象、事實轉換成大家可以理解的文字或者是簡化過後的數據,當然這前提是不能違背現有的科學知識以及環境變遷所發生的事實,不能太多的形容詞、不能太多的成語、不能太多的修飾,而是把這個問題原原本本、實在的呈現出來,並且還能提出問題,這是國際環境媒體在處理環境警示議題當中,他必須要做的功課。除了這個之外,有些環境治理的批判,這是國際新聞、國際媒體機構他必須要去做的,也就是說在很多像我們先前所聽到的,不管是《京都議定書》也好、在巴西開的會也好、在哪裡開的會也好、在未來開的會也好,這個牽涉到說就算國際間對於某些環境議題有一些想法、共識、區域是要去面對,但問題來了:各個政府、各地方對於環境問題,他的governance治理過程如何?到底治理的好不好?有沒有真的做到解決問題?有沒有真的做到保護環境?當這些我們民眾我從去評價的話,國際媒體就有那個責任、定位,必須去面對、必須去檢討,你這個政府不作檢討、你這個民意機關不作監督,媒體就應該來幫大家監督,處理這些當地政府,當個國在作環境治理的過程當中作的好不好?那環境治理的批判誰有責任、有權?政府會自己反省嗎?國會真的有能力去監督這些環境治理的政策嗎?國際上的輿論壓力進到一個國家。

[13:00]
舉例全世界假設未來對台灣有些苛責,我們的政府真的聽得到國際的壓力?還是說認為我們在國際上不需要理會大家?因為我也沒有加入任何組織、沒有正式的身分,那我們是不是規避責任呢?甚或是像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他們本身在面對這樣國際輿論壓力的時候,他的環境治理作的好或不好,他在不在乎?這個時候,環境治理的批判對國際媒體、對國際新聞報導來講,他的意義就非常重大了,他不能失職,也不能缺席在這樣的議題批判上面,所以當我們看到如果國際新聞當中有些人開始對某些國家的環境議題或者是他們的治理過程有猛力批評的時候,我們過去在選材,就會想把它納入到我們的新聞當中,至少翻譯或者是參考、引用、或著是順著它的議題,我們自己也來作相關的報導,看看政府到底在環境議題上面、政策上面,治理的結果如何?該改進的在哪裡?我們看完前面四種,可能在新聞國際媒體當中,它應該扮演的角色之外,我想我們關心的是到底環境新聞的傳統跟新的意境、新的發展在哪裡?主流國際媒體,剛才我們講過了:「常見的不管是CNN、BBC,大家耳熟能詳的,或者是日本的NHK,像這樣子大型的電視台,它具有跨國製作議題能力的電視台,或者我們通常講的news agency,也就是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等的這些通訊社,他是比較neutral,中立的在提供稿件給各國。」這些主流媒體,他們面對新時代的挑戰,還有面對數位時代、新媒體的挑戰,他們到底角色要如何調整?

[15:00]
過去10年、20年,當網路世界還沒有真的面臨到我們生活當中的時候,傳統的主流媒體他具有絕對的、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傳遞環境議題的媒介,可是他們現在也面臨到新的挑戰,他該如何自處?我們來看一看主流媒體的價值到底在哪裡?他有幾個面向:第一個,這個主流的國際媒體他還是有些價值,就是說他仍有傳遞重大訊息的優勢,比方說我們剛才講的:「您看到的這個海燕颱風、您看到的這個海地的大地震,過去看到的像泰國的洪水淹沒了半個曼谷,或是看到很多大的議題,這些國際媒體仍然具有傳遞重大訊息的能力還有優勢,一般的公民記者、一般的民眾想要報導遠在幾千公里外、幾百公里外的事件,恐怕力有未逮。」但是傳統的主流國際媒體,如果他的責任心夠,他有企圖心,他還是有這個能力去做好,特別是當我們想知道這種跨區域、大型災害的時候,他們的動員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我舉個例子,就以剛剛講的還是海燕颱風這個事情,當災害一發生,我就立刻打電話給這個美聯社、路透社的朋友說:「欸…你們的人員怎麼樣動員?」他說:「唉呀!我們已經動員了亞洲地區至少6組的人馬,包括台灣的記者我們都調出去,到哪裡、器材我們都把它搬過去,他瞬間動員的能力怎麼做,他那個SOP至少都是在的,他們也在競爭、他也在比速度,所以這些通訊社,你不能說他沒有功勞,而是說他們在這種傳遞訊息的時候,他的能力優勢還是比較好的。

[17:00]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說:環境議題在現階段的國際媒體當中,它還是核心。,當然這個核心是怎麼定義可以討論,也就是說它仍然沒有這整個core,就是說他們要處理的議題當中的一部份,最起碼我要看到某些主流的通訊社,他在議題的topic分類裡面,這個environment,環境項目的欄位,到現在還是高掛的,他不會把它拿掉,當有一天拿掉就是大事情了,我希望它不要,而且希望它拿夠更深化、更廣化的去處理這個議題,這個仍然是他們面對的議題當中,原因是他認為這個議題是global,是全世界都要關注的,沒有區域、沒有種族、沒有文化的差異的時候,它必須要強化,而這個有他新聞使命感,也就是他新聞的專業,他能辦到,不是一般人能辦到,他有一些門檻,他有專業價值要去處理,因此主流的國際媒體對於環境議題,仍然他希望繼續付出多一點心力的原因在這裡。那麼第四點當然很重要,就是商業的運作跟衝突平衡的問題,我們看到這些通訊社,我們剛剛講了很多大型的國際媒體,他要謀生,他需要作廣告的收入,在商業跟環境議題的取捨常常會面臨到威脅,我們舉個例子,有些歐美的大型廠商,他們所做的事情可能是在破壞環境,他們所經營、他們所販售的產品可能是高排碳的,可能是對我們的環境有很大的傷害的,他會透過商業途徑對這些商業媒體施給壓力,比方說他可能要給他廣告,但是請他不要報導這件事情,這時候媒體怎麼辦?我又要收你的錢,還是我要報導這樣對你有害的新聞,這個要去平衡,這個對於商業媒體是很高的一個技巧,而且是很重要的議題,他必須要去處理。

[19:00]
這種商業運作的衝突跟平衡過程當中,我們就會發現國際媒體如果他要讓他自己活得下去,但是又要報導議題,他就必須要想辦法了。我們要來看到的就是說主流的國際媒體是不是有些限制,畢竟到現在來講,主流媒體並不是無所不能,他還是有些限制,而這個限制是我麼要去關心的,怎麼說呢?現在各類的國際議題太多了,國際新聞議題不外乎就是衝突、政治、經濟或其他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件,當然在全世界各地看到的國際新聞可能也會說跟台灣看到的國際新聞不太一樣,我們國際新聞的純量好像不太純,看到比較雜七雜八、細枝末節的話題太多了,或者從網路上拿進來的,只要不是在台灣發生的就認為是國際事件,就把它拿來看,我們先不講這個,不過我們要比較關心的事、現在比較憂慮的事是因為國際上發生太多的事情,過去這兩年被像是伊斯蘭國的這種衝突、地區的新聞,或者是區域緊張,或者是衝突,或者是疾病、災害,各類的新聞都充斥其間的時候,環境新聞常常會被淹沒,他的份量會不足,這是我們會擔心國際媒體的限制。那第二個就是環境議題他確實需要長期投入,不太可能短時間收效,比方來講,就算我們要關心這個海地地震到底現在災後如何,我記得前一陣子我看到一個通訊社寄出來的報導,它說海地的地震到現在已經隔了這麼多年了,當地還是有數萬人住在臨時的帳篷裡面,政府還是沒有處理完,還有復建的過程還沒有處理好;另外,我們也看到很多新聞提到那些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水患、洪水的災害,它們都是老問題,政府也沒有處理等等,這個都要長年累月去長期投入,有沒有國際媒體願意花這個錢、有沒有媒體願意花這個時間去關心這個議題,那很重要!所以這個是付出成本的、付出時間的問題,有沒有人要作,在全世界都面臨經濟壓力,還有媒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常常會被淘汰,這種議題會被淘汰、取捨掉,這個會有排擠性,我們會有所擔心。 

[21:00]
 第三個就是受限閱聽市場的反應,怎麼說呢?各位今天來,都對環境議題有所關心,不管你是主動、被動或者有需要了解環境議題,你知道嗎其實環境議題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它打開的時候,收視率是會掉的,全世界包括台灣媒體都面臨這個問題,提到環境新聞議題,很多人覺得「那個跟我很遙遠」,天高皇帝遠,離我很有一段距離,「唉呀!那裡沒水,我有水就好了」、「唉呀!那裡乾旱,我沒事!」、「那裡有颱風,還好沒來!」你看!像這種「不關我事」的心情,它會反映在閱聽的市場,當閱聽市場對於環境議題的關心程度不高,這會讓媒體本身主其事者或者經營者開始有疑慮了,要不要投入那麼多的資源在作環境議題?我作了那麼多環境議題的新聞,大家不看、反應不好,我要做嗎?所以怎麼辦?就是有這種環境議題的捧場,停留在那個channel裡面不要轉台,多看一看,不管在國內、國際的都是一樣,大家都關心這個議題的話,它才會真的有機會存活起來,成為議題,現在就怕閱聽市場不管是報紙、雜誌、電視報導這種環境議題的時候,特別我們剛剛前面講的環境會議,枯燥冗長的、沒人看,大家就「那不關我的事,你們這些大人這種事決定就好,我小人物幹嘛關心!」

[23:00]
台灣常常有一些問題是「不曉得自己在全世界還是屬於重要的一份子」,都把這個決定權讓給那些人,因此就不關心,其實這個關心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負責任的,其他國家也許培養的還可以,但是我們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培養這樣的觀念。最後,我想就是媒體本身資源的限制,我必須承認,現在全世界主要的各大型媒體都在縮減他的資源、都在裁員,BBC之前要裁員,裁1000人,我們剛剛講好像很厲害的路透社、美聯社的人,每次到台灣,他的業務人員或專案經理人員到台灣來跟我開會,都聽他們訴苦:「唉呀!哪裡有在縮減了。」、「唉呀!日本像是有錢的大國,但是它對於買國際新聞這件事,現在每年預算都是100萬、200萬美金在砍。」好了,問題來了:這些還願意為國際的環境議題付出的媒體,收入、資源變少了,你覺得怎麼樣,它對於國際的環境議題投入會如何?很容易受到影響,這是我們擔憂的前提,這是全世界的,可是有錢的媒體、有資源的媒體作不作?那要憑他的良心了,總不能天天跟老天爺祈禱他可以多作一些正向的、好的新聞,光祈禱沒有用,因為他本身就有商業利益考量,這是一個必須關注的題。那我們既然談到國際的主流媒體有這些限制,如果這些限制會不會讓其他的來源或管道有一些機會呢?確實有可能!我們看到的新媒體,所謂新媒體就是指涉跟現有的電視、雜誌、報紙、傳統的媒體之外,不同形式的表現,我想這是個趨勢,全世界都歷經過幾次典範移轉。什麼叫「典範移轉」?過去你聽錄音帶、卡帶(在座可能有些人知道什麼叫卡帶,有些人不知道。卡帶是什麼?卡夾式那種東西,現在為什麼不見了?它被CD取代了;CD現在有沒有人聽?也快被取代了;MP3就有了,MP3現在有沒有人用?網路上抓就好了,存在手機裡面)那叫什麼?從一種習慣到一種習慣的典範移轉正在悄悄地發生,我必須要說,現在全世界就處在這種卡帶變成CD的這種典範移轉,也就是傳統媒體的習慣跟新媒體的習慣正在轉換。

[26:00]
而新媒體能代表的是什麼?它能夠特定議題有效的掌握;第二個,他會去補足主流媒體的空窗,新的媒體他很活潑,你們不做的題目我去做,你們沒有來關心的議題我來關心,這個是新的媒體、數位媒體裡面,或者是不管您看到的網站、公民記者,其他表現形式會去填補這個能力,再來就是因為現在數位技術突破了傳遞的限制,過去我們看到CNN、BBC報導海燕颱風,可能就是一次,那天晚上看過了,現在透過數位的儲存,它會流在網路上很久很久很久,once and forever,除非你把它下架,所以現在來講的話,你透過數位媒體去報導這個議題,可以是說彌補過去我們所講的,好像聽起來很悲慘、環境議題沒人要顧,那個機會有新的契機跟轉換。我比較期待的是透過數位的技術,把報導的過程還有各位現在閱讀載具的便利性,現在全世界手機出產的數量已經多過PC了,代表什麼?在座各位可能不只有1支手機,可能還有2支呢!有了手機還要平板,平板完了在看電視,這個是一個多螢幕的世代,你在家裡會看著電視、玩手機、看平板,這是一個多螢幕的世代,我想這個是新媒體將來有的一些機會。

最後我要來講的是我們還要在關心幾個議題、來源,像這些機構組織,不管是我們看到的歐洲環境署,或者是聯合國的農糧署,或者我們看世界動物保護基金會等等這些,這些機構本身具有提供環境議題的能力,他也是供養、提供給國際環境議題當中,願意去生產製造的一些媒體很好的幫手,那當然他們內容更專業、更權威、更即時,這個也是我們可以去關注的。

[28:00]
我想最後利用一點點時間來探討,我們聽了這麼多,到底台灣該怎麼做?台灣的媒體能怎麼辦?有幾個面向大家不妨思考看看:第一個,我們要跟隨議題,還是要超越議題?國際間在關心環境氣候的變遷,台灣要跟隨他去做,還是有更超越的方法能做?也就是說你有沒有更好的空間跟議題能力去想像、去發揮,各位在自己的崗位上,能不能去跟隨這個議題、去關注?那第二個就是說我們對於國際環境新聞的企圖心在哪裡?台灣有沒有去做國際環境議題的企圖心?哪怕這個單位、這個媒體能量有限,他一年只做一個題目可不可以?也許是可以的,怎麼做?我個人認為有兩個面向:第一個就是先做好在地的議題,這個local的issue,在台灣在地的議題先做,做得好,台灣的在地環境新聞或環境議題做得好,全世界就會有人來關心你,我們自己做不好的原因是現在全世界沒有人關心。我記得前幾天有一個新聞就是很好的範例,有國外的環境保育專家來到台灣,看到台灣的西海岸堆了一堆垃圾,他以amazing、incredible來形容,哇!這個外國人說怎麼台灣的海邊可以堆這麼多垃圾、雜物,不可思議啊!台灣這麼現代化的國家怎麼堆成這個樣子?這個是一個local issue,可是透過這個科學家的觀察跟驚嘆,萬一傳到全世界,它就是國際議題了,所以台灣的在地議題會是國際議題。 最後我們台灣還是有能力,也應該去關心區域議題,什麼叫做sub-regional issue?以台灣為核心畫圓,我認為在整個東南亞、東北亞的議題都是台灣應該去關注的,各位你想想飛機飛3個小時,在這個範圍裡面,跟台灣息息相關、是非常密切的,下次不要只記得去日本玩、去曼谷玩,這種3個小時的航程,玩玩就算了,他的環境議題跟我們來講是非常有關聯性的。

[30:00]
所以如果我們的媒體或我們的大眾對於區域的議題也能關心,你會提升自己的位置、你會思考台灣在這個區域裡面到底要到多少的程度、到底要到什麼位子、我們還可以做到哪裡?所以我想最後就非常感謝各位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所有的國際間媒體報導的過程以及台灣將來可以思考的方向,謝謝!

主持人(謝英士):利用這時間跟你請教一下,因為你剛剛提到國際的主流媒體或者是視訊媒體,不曉得您自己工作經驗當中,你覺得哪一個國際媒體做環境新聞做最好,為什麼?余佳璋:如果說哪一個最好恐怕會得罪很多人,不過我想國際媒體其實都很願意去做這樣的關注,但哪個最好我不敢說,不過有一些大家可以參考的,像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這種比較專業的,他長期在關注的事我們會常看到的一種平台,另外一個我個人會比較傾向像大型的BBC、NHK這種我們所謂的公共媒體,公共媒體他對於環境議題的責任性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或許大家可以去選看像日本的NHK、英國BBC這類型的公共媒體,他的環境議題可能他的份量會比較好。

主持人: 因為我也當過記者,但我們很少碰到這個事,你覺得我們這些國際新聞,我們自己國內自己看,這些國際新聞對他們有幫助嗎?
余佳璋:我覺得台灣的記者其實會看,但是領悟力的問題很重要,就是看了以後,他會不會感同身受說:「我也應該這麼做,我也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

主持人:領悟力不太夠?
余佳璋:看個人啦!我相信台灣還是有一些很用功的記者,可是不用功的記者當然也存在,那當然也牽涉到學校的教育、職場的養成及訓練,每個機構都應該有責任去將在職的人員有更好的提升跟,特別是沒有做到的要鼓勵他去做,做錯了,要更正,這是我們現在最需檢討的兩個方向。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