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SGS資深評審專員韓蕙如,畢業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服務於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5年,主要擔任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之查驗、產品與服務碳足跡查證及企業永續報告書保證主導查及保證員,對於氣候變遷及企業永續議題有豐富經驗。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氣候變遷對全球環境的威脅,極端氣候造成土壤改變,形成糧食短缺。食品保持不易,生產者就會想辦法保存。從「食物生命週期的概念」中分析由原物料、生產製造、運輸到販售使用,最終廢棄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會經過分析、稽核再到永續管理,同時鼓勵消費者使用碳足跡適量的產品,從低碳生活飲食做起。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以碳足跡的角度,進一步思考不同食品安全以及環境相關的議題。我們都知道全球暖化對我們的影響,像是冰河的溶解,所造成的影響,就是造成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持續的海平面上升,也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島嶼國家,在未來,因為氣候變遷的議題,可能這個國家從此被淹滅。 我們可以看到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乾旱、水災等情況,所造成的影響。包括我們的糧食短缺這些問題。其實氣候變遷的議題,對我們在食物的考量,有很大的衝擊與影響。其中,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食物供應鏈來講,造成很嚴重的威脅,包括穀物、蔬果、畜牧和漁業的危害。
現在的夏天越來越長,溫度也越來越高,這樣造成的結果和影響是乾旱的產生會越來越多,乾旱發生時,耕作量就會變少,農業在取水時,會面臨困難,這些農民為了取得更多的水源他們必須增加成本,因為可能需要接更長更遠的水管等等。降雨部份,越來越多急降雨的情形,也會發生水患,包含土壤因為極端氣候造成的結果,讓土壤產生改變。我們種植農作物時,病蟲害的產生愈來愈高,水產生物的疾病發生率提高,從全球暖化的結果,造成糧食短缺的現狀。

[02:30]
對於生產者而言,他們考量到食物的保存,過程中想盡辦法延長食物的保存,剛開始會添加很多不必要的添加劑,在食物的倉儲運輸過程中,運送中的保鮮和技術,若保鮮技術做得不夠,也會造成食品安全的影響。面對這一連串事件,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食安風暴,身為終端消費者,我們應該要怎麼因應呢?我想說明一個觀念,從生命週期的概念。 我們從食物的生命週期來看,從原物料階段經由生產製造、運輸,運輸和販售使用階段的部份,以及到最終的廢棄階段,需要透過不同的管理手法來管理,比方說,可以透過檢驗分析、驗證稽核,接著也可以透過永續管理方式,做到對於食物安全的控管。 從運輸的階段,與各位做簡單說明,因為我們越來越多的食物,不論是近程或遠程的運輸,我們可以透過在裝船前或是驗船的檢驗,從系統面向的過程中導入管理系統,包括英國零售商協會(BRC,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的認證,或是對於食品包裝裡面的標準做驗證。我們也可以透過食物碳足跡,除了達到控管食品安全之外,個人也可以善盡減碳的成果。因此,我們瞭解這就是氣候變遷的議題,是我們當前全球永續發展所面臨最重要的、也是最艱困的一個挑戰。

[05:0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有提出對於溫室氣體減量可以從技術、經濟、社會的面向著手。我想請問一下,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確保食物的安全之外,同時也可進行減碳?我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如果我們可以從消費行為,還有生活型態開始改變,進而有可能發揮個人的影響力,翻轉社會的結構以及體制的改變,更可以從共同推廣低碳生活、低碳飲食開始做起,我們要開始執行減碳。減碳的時候,必須要先了解我們總共排放多少的碳,什麼是碳足跡?現在市面上常常會看到一些包裝,在包裝上面有一個像這樣子的標籤,就是我們的碳標籤,這些碳標籤上面會標示碳的排放量,碳排放量是怎麼計算呢?其實就是以產品它在整個生命週期,從原物料的開採開始,一直到生產製造,然後配銷使用到最終的程序。 每一個階段都會有碳排放的產生,把它加總之後,就是產品的碳足跡,食品各階段的碳足跡跟食品安全的關聯性,計算碳足跡跟食品安全又有什麼關聯? 其實我們都知道,最近這幾年來的食安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毒澱粉、塑化劑,然後整個化學醬油等等…其實這都是業者,他們為了降本求利,在食品中加入很多的添加劑,它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也有可能造成我們整體環境的影響,另外,從碳足跡的角度來看,整個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物流與倉儲的狀況發生。

[07:30]
倉儲物流的管理上面,這些生產者,為了要保持食品在運送過程當中,不因台灣的環境,而受到溫、溼度的影響,將造成食品品質的質變與保鮮運輸,這些保鮮運輸的設備,可能會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使用,這樣的結果也會造成更多的碳排放。我們常常在講,從食物到生產消費者裡面,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食品倉儲物流管理,這些倉儲物流經過了許多的過程,舉凡裝卸、包裝、保管運送,這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會建議,應該要從導入食品安全的管理系統,如ISO20002這樣子的一個管理系統。透過這樣的管理系統,我們可以分析整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的危害。 同時也要遵守法令的規範,對於危害物質的限制,確保食品的品質,還有它的衛生和安全,透過管理系統持續改善的精神,除了持續地維持食品原有的價值之外,保障消費者食的安全,從倉儲管理的面向也相當重要。另外,我想透過食物里程及食物碳足跡,以這樣的角度,跟各位分享一下。 我們身為消費者以及挑選食物時,我們該怎麼選擇?接下來會用兩個例子跟各位做分享,這兩個例子是從紐西蘭到英國,這樣的距離,紐西蘭到英國大概有1.1萬英哩,我會用兩種不同的食物,跟各位分享。首先,我們看到左邊的這一個,它是說明假設從紐西蘭運送1公斤的蘋果到英國,在這過程中,可能會經過航空、海運或是陸運等等。這樣一連串的運送過程,整個碳的排放量是1公斤。但是如果在英國生產的話,碳排放量相對就非常的少,只有0.05公斤,相差20倍。

[10:15]
其中,如果使用不同的運輸工具的話,碳排放量也會有不同。右邊這個例子也是一樣,我們從紐西蘭去運送1公噸的羊肉到英國,它的碳排放量是690公斤。但是,如果從英國生產與內銷,反而它的碳排放量非常高,大概有2,851公斤的碳排放量,反而是當地生產的比進口的還貴,我們一定會想說,為什麼是這樣呢?我們談到的碳足跡,就是需探討每一個階段,碳排放的情形,主要的原因是在飼養這個階段,飼養階段是指最大、最主要的碳排放,因為我們知道在紐西蘭,它的先天環境比較好,到處都是牧草的環境,很適合飼養畜牧業的環境。 但是,在英國受到天氣、緯度影響的關係,氣候不是那麼好,他在飼養羊隻時,需要再額外添購羊群的飼料,因此在這過程中,就會產生比較多的碳排放。 所以我想要透過這兩個例子,來跟大家分享,其實我們可以思考,當我們選擇怎麼樣的食物對我們的環境衝擊比較小時,也許我們可以從了解它的碳足跡做出選擇,並且居中瞭解。普遍來講,肉食的碳足跡一定會遠比蔬食高,假設我們把每個人每年的飲食排放量,以小汽車每年的行駛里程來看時,我們可以發現,肉食者,整年度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

[12:30]
如果我們開始嘗試的選擇,譬如說,有素食或蔬食,更進一步地開始食用一些,若是有機蔬食,它的碳排放量相對於肉食者來說,會減得更多,我們希望,未來在健康、安全,我們需要透過推廣低碳飲食,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在低碳飲食中,可以透過以下這樣的原則,從生命週期的概念思考,我們從生產階段來看,對於生產者來講,盡量種植當季的食材,因為使用當季的食材,比較能夠減少農藥和肥料的使用。 再來,因為現在的人都很喜歡在四季吃到各式各樣的食物,譬如說,我們在冬天很想吃西瓜,可能也許在種植西瓜上面,是不是會需要額外的資源和消耗,在加工階段部份,我們盡可能地減少人工的添加,物品包裝上,盡可能地做簡單的包裝。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們在採購或採買時,盡量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採購時,也盡量選擇比較適當的份量,不要總是買很大、很多、過量的食物,若是吃不完,也會造成食物的浪費。 在烹調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比較低碳的方式烹調,像是沙拉,或是烹調方式可以多用水煮等。以較清淡的方式烹煮,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幫助的。最後在廢棄階段,我們也希望能夠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盡可能把包材做回收,減少垃圾的產生。

[15:00]
所以,我想在這邊很簡單的稍微總結一下。以選擇食品安全來講,我們每一位消費者,需要擔負起責任,我們也需要反思,當我們在選擇需求是什麼的時候,如果我們都喜歡吃到很美味的東西時,其實同時也會造成業者,為了要生產很美味的東西給消費者,也許已在食物裡添加其他成份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的,我想透過這樣的分享,跟各位說明,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心以及達到減碳的效果。從現在即刻改變我們的生活心態、我們的行為模式開始,謝謝各位。

主持人(鄭佾展):您提到消費者責任,除了消費者責任之外,我想不管是民間或是政府,其實都投注相當多的心力,不管是在各式的機制之下,或是認證制度上面,想跟您請教,不管是從食品碳足跡或是整個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已經投注很多心力在這些認證制度的建置上面,就您的觀點來看,如果現在還沒有辦法很成功的推動,或者是有些什麼不足的話,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韓蕙如:與大家分享,這是個蠻大的問題,基本上,就驗證的角度來看,在食品的抽樣檢驗過程中,我們所接收的檢驗都是由業者他們自己採樣,並提送這些樣本,我們只針對那個樣本做檢驗,對於SGS而言畢竟還是屬於私人的企業,我們希望能夠與政府單位配合,如果政府可以做到,譬如說抽查的機制,將來更多的抽查的機制,會遠比業者他自己送,因為業者送來的樣品,很有可能就是所謂的golden-sample其代表是沒問題的樣本,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樣本是不是就代表他所有的產品都是沒有問題。

另外,從管理系統的面向,我們會到現地做廠房的驗證與認證的稽核過程,在稽核過程裡面,只能針對檢驗的流程上面,是不是有按照標準的流程執行,對於業者,如果真的蓄意想要掩蓋什麼,在他沒有任何犯法的狀態之下,其實對於驗證業主來講,我們仍是不容易察覺這一塊,大概是這樣子。

主持人:感謝,謝謝韓小姐為我們詳細的補充,我們再次鼓掌歡迎,謝謝。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