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1998年,傅玲玉擔任汐止禮門里里長後,便針對時常淹水地進行社區綠化、基隆河整治等工作,並多方奔走在縣政府、市公所單位,努力栽植多樣的花木,讓禮門里成為一個兼具文化、景觀、生態示範的親水社區。
傅女士先後完成水返腳大圖騰、堤防鳥類生態牆、綠色廊道、自然生態區、社區小森林區、溪堤綠美化區與低漥沼澤區等建置,已有超過140種的植物與各種生物的生態棲地。社區生態廊道、透水人工鋪面等綠化特色,也成為新北市環保局的地區低碳推廣中心、更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場所認證,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宜居社區」銅獎等殊榮。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新北市汐止中正社區發展協會理傅玲玉事長,以自身居住的社區汐止為案例向大眾分享,打造親水社區的實踐與過程。因為曾經有水災的經驗,留住水變得相當重要,傅女士認為一起找出方法才是解決之道,也可以讓民眾對社區的了解更深,更加認同。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各位學者專家、貴賓大家好,我來自汐止。在這麼多專家演講過後,我在這好像是小蝦米到大鯨魚的湖泊裡面。我們大家想想看,我們的水從哪裡來,是老天下大雨、抽取地下水還有海水淡化嗎? 那我們的水到哪裡去呢,各位,當天空下起大雨,柏油路面、水泥停車場都被我們封閉,所有的雨水到哪裡呢?就是到小水溝、河流、然後到大海。我們有沒有獲得雨水呢?這麼好的甘霖就流失了。

再來,另一個方式就是抽取地下水,在嘉義東石鄉曾經發生過他們的房子都蓋在二樓以上,一樓都是四根柱子,然後,那天教授在講台灣的土地、房子沒有這麼貴,請你們買不到房子時到東石鄉,一間房子才26萬,各位在座的有沒有人要買,買的話我來介紹。

接著,所謂的海水淡化,台灣的成本真的太貴了,我去年到阿拉伯時,看到阿拉伯真的每一棵樹都有一個點滴,滴灌式培養在全國的一個地方,他們用黑油換取這些地方,台灣並沒有這麼多的黑油,所以這個不是我們要做的東西。

[02:04]
大家需留意的是,如何留住水呢?我們以一個小社區跟各位分享,在汐止我們淹過水災,我們需要水,所以對汐止又愛又恨,恨的是將我們的財產家當毀於一旦。愛的是,因為水災過後,種植非常多的樹,因為那些樹,我們需要水源,水源哪裡來,我們就會進一步思考,怎麼樣找得到水源並且讓水留下來。

我們常常思考政府做的事,互相推拖,署長在推大家都在推,推到最後,如果政府推行水撲滿,我的家門口放一個水撲滿每個家門口也都放一個水撲滿,但是水撲滿差不多300公升左右,但水等於說一撲就滿,然後一開就完,放在那邊空瓶就難看。各位有沒有這個感覺,應該有對不對,但是一滴水都是很重要,雖然難看還是要保留它。

水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如何節約使用呢?前天課堂上講時,我請各位學員回去分享,你的刷牙怎麼刷,你用你的洗臉盆塞子塞了以後,然後他們回去講,如果用普通的漱口杯刷牙,刷完牙以後,你看你的用水多少,結果很多人打電話跟我說,我們聽你回去講以後,刷到一半就不敢再刷了,趕快關掉水龍頭才知道,刷牙需要用到3千毫升的水,然後用一般的漱口杯來刷牙才用5百毫升,所以發覺這麼多年來我是個很浪費的人。

[04:10]
我們需要的是隱藏式的水撲滿,我們生態社區中有條道路,剛好我們得到全新北市低碳社區獲獎三百萬補助,我們不能亂做,為什麼不亂做呢?若是叫我做風力發電,我說風力發電對社區沒有用處,社區最需要的是水源,水源該怎麼做呢?

開始尋找有關水源的議題,這個議題我在公共道路上開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下面有什麼效果呢?你看有兩條水溝,大家看這兩條水溝要做什麼,我們設法將透水軟管鋪在上面,老天給我們的甘霖留在水箱裡面。

最後做到什麼樣子呢?各位看這張圖的第一張與第二張對比照片,我們慢慢做,經過專家的指導,最後變成甚麼樣子呢?我們開始思考,能剪綵都是用最低的,才花一千多塊就可以剪綵,不要像什麼都要花十萬塊,我們的氣球高度就是水溝的深度,氣球寬度就是水溝的寬度,然後呢,氣球差的位置就是水溝的長度,變成兩條水溝並將它連結在一起,連結一起就變成我們的地下水庫。再來我思考既然連接到水庫了,要看看水怎麼來,這個高壓斜坡地在很大的範圍之內,我下大雨的時候去拍,拍到這麼多水都流到我們的透水鋪面。

[06:17]
透水鋪面產生什麼後果,全部都流到鋪面的下方。紅磚部分就是我們的透水鋪面,透水鋪面中有些粒子,那些粒子有30%的間隙,所有水溝裡面的水就是那些粒子層讓它留存下來。下大雨時我趕快去觀察,雨水是不是不能到地層裡面呢?結果跑到20公尺的地方,再拍一張照片結果全部消失不見了,我們上頭的那些水全部都一滴不漏的流到地下來,地下變成一片河流。

這個河流有什麼功用呢?有降溫的功用,你看我們用這個JW生態工法溫度30.9度、濕度100%,我們再看看柏油路溫度39.6度、濕度62.3%。這是在4月份拍的,在8月時聯合報拍到一張柏油路的溫度62度都可以煎蛋,氣溫是37或38度,但是我們這個JW工法測量只有41.8度,總差差20幾度,但這個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只是蓄水,哪知道連溫度都可以省。

[07:48]
在兩次的颱風之間有38天汐止都沒有降雨,這兩旁都是我們種的樹,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水源,里長每天花2小時澆灌,應該只有70噸的水,但我們連續用了130噸,水從哪裡來呢?我們自己做了容水量監測,那這個地段為甚麼會有這麼多水呢?

最近我們做了個結論,裡面的水到底能不能用,我們的酸雨會不會到下面儲存,以後會不會變成一個好的水資源?讓我們繼續監測。我再做個結語,環境議題是全民的功業,不是政府的專利,也不是專家學者的專利,我現在建議政府,也反映環境資源部跟各位專家的建議,資源部上頭的,所有配合單位是民,到最後都是學專家學者,我們要對人開始營造危機意識,這是全民的功業不是政府專利,謝謝各位。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