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兒童為中心的環境教育-周儒

周儒【若您使用手機無法聽到影片聲音,建議您改用電腦觀看。】
2016-02-01發佈
3,822人瀏覽

講者介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儒教授過去多年來在正規(formal)與非正規(nonformal)環境教育方面的研究與實務推動上投注很大的心力,建立國家環境教育政策、法規、制度等方面投入甚深,協助推動促成環境教育法立法通過。並應邀擔任國家環境教育審議會及國家環境教育基金審議委員;協助農委會林務局建立台灣自然教育中心系統,協助教育部發展「中華民國加強戶外教育宣言」及「中華民國推動戶外教育五年中程計畫」等。
曾任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顧問、國內外重要環境教育學術期刊顧問編輯與審查委員。獲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並有許多環境教育學術研究發表與專書著作出版。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環境教育是永續發展至關重要的手段,從政府到民間、從學院到家庭、從戶外到教室都需要優質的環境教育。而里約世代、環境世代所需的環境教育更需要有心人即早擘畫,尤其是兒童。
兒童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如果兒童環境教育可以真正落實,相信對於整體社會更有影響、更有助益。究竟如何推動以兒童為中心的環境教育?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我很少到這樣子的場合來,我到西門町來,應該是高中的時候,所以大家知道我的年紀。今天很高興地來跟大家談一談,以兒童為中心的環境教育。有一些基本的原理,也有一些運用的方法,我想用很短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當我們說兒童的環境教育的時候,最關鍵的部份是讓孩子有感觸、有感覺,也就是環境敏感度,那這個有感覺在什麼地方最好?到自然去最好,所以自然的經驗絕對是重要的,不只是我這麼說,很多的有名的學者都是這麼說,譬如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說,「孩子將生活延伸到戶外的時候,在花園中、田野裡跟森林中,他去遠足,邊走邊談,遼闊的戶外世界就為他展開」;詹姆士(William James, 1842-1910)也說過,「孩子實際在面對處理各種不同的事物經驗越多的時候,他對自己跟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產生的感受,就會越具信心」;但是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話,有一名很有名的美國的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1907-1964)所講的,「如果事實是種子,可以在日後產生知識跟智慧,那麼情感跟感受就是孕育種子的沃土,童年時光是準備土壤的階段」,請注意這裡面有幾個關鍵字,知識跟智慧,但是如果知識跟智慧沒有沃土,他們不會產生後面的影響,所以感覺、感情是最重要的沃土,這就是我剛剛說的─有感。

[02:30]
我們不由得要想一想,我們的教育歷程過程裡面,是不是給了孩子一個又一個背包的種子,但是我們缺乏給他讓種子發芽的沃土,也就是感覺跟感情,這個是我提出來讓大家想一想的問題。

在很多的研究當然也談過兒童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學習型態。學習的方式,而大部分學校,在進行最多的是認知的學習,第二個是情感的學習,第三個是評價的學習。這三個學習在我們所有從小到大都會進行,但是在自然經驗中的學習,如果我們讓孩子有直接的自然經驗的時候,帶他到森林裡、到河邊、到海洋;或是間接的經驗,也許教室裏頭的水族箱;或替代的經驗,也許是電腦螢幕裏頭的畫面,i-pad手機上面的資訊。但是我要告訴各位的是,直接的自然經驗,會創造的是認知情感評價的學習,間接的也有、替代的也有。可是,千萬千萬不要忽略了,只有直接的自然經驗會創造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學習效果。你在電腦螢幕上面看到漂在浮冰上面的北極熊,或是一株稀有的植物。當你換掉畫面,你對牠的消失就不會有感覺,可是如果你親自去爬了玉山,親自到了某一個國家公園,你看到了這些東西的感覺,一輩子不會忘記,而這些東西值得珍惜的感覺,才會留在你的心中。所以我們面臨了一些問題跟挑戰,孩子成了失去山林的孩子,這個其實是一本書的名稱,野人出版社翻譯的,講的是孩子現在脫離了接觸自然的機會。

[05:00]
另外還有一個挑戰,兩個英文字,一個是生態學之父-威爾森他提的「Biophilia」講的是人有親近自然是天生的傾向,但是另外一個字「videophilia」是被創造出來的新字,也就是極端沉溺在影像中間的一種傾向,這個傾向已經讓美國的國家公園在過去十五年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到國家公園、到戶外去。而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但是我在這邊提出來。

另外,我們的媒體有的時候會造成我們過度的緊張,過度的謹慎,現在孩子出門最好都有帶了定位器,讓我們都能追蹤到孩子。另外一個是社會的氛圍,還有成年人的教育觀、價值觀,都會影響孩子,成年人怕什麼孩子就會怕什麼,父母會影響到孩子的,缺乏好的示範跟支持,你到自然公園、到海邊、到山裡,或甚至大安森林公園、都會公園,你能做什麼?這些都需要有支持、有好的示範,大家看看這一張卡通圖,我不需要講太多,你看看這個媽媽跟孩子說,外頭天氣多好,我們到外頭去玩吧,這個孩子到外面去了,但是他帶著遙控器去外頭玩電動了。所以自然經驗是很重要的,自然經驗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他能夠讓我們減少擔心跟挫折,其實這跟運動的道理是一樣的。另外,與自然的連結對個人的正向情感、活力自主,跟成長生活目的、環境態度跟生活滿意度,都有正向的影響。

[07:30]
自然經驗是很重要的,透過研究,我在這邊呈現出來,簡單的告訴各位一件事,很多在環保上面很投入的人,負責任的環境公民,你如果追溯去研究,他們多半會有年輕的時候,小時候接觸自然的經驗。在自然中間遊憩、玩耍、沉思、承受失敗的經驗,所以研究者發現,童年時期接觸大自然的經驗,其實是有助於個人未來在保護環境上出力,這個研究是西方的學者做的,他們發現接觸自然在幼年時期的經驗,影響到一個人,長大之後在環境保護的影響力達到70%左右。台灣的學者做的研究,也有這樣發現,最起碼有六成五以上的影響。但是在座的爸爸媽媽,我要提醒你們,家庭的影響是等同於此,所以不要忘記,家庭跟自然的接觸,所以直接的接觸自然經驗跟唸i-pad、唸電腦的資訊、對於環境知識上面,都會影響,但是會不會產生行為?研究告訴我們,有接觸自然的直接經驗,他的知識會產生行為,但是如果只有接觸知識,任何一種的知識學習,沒有接觸的一手經驗,他都不會有後續產生環境行為。

所以研究反映的事實就是,戶外的、自然的經驗,是有助於建構有意義的學習,然後這一些重要的生命經驗,都會在你的生命中,有某種角色,但是當你成為成年人的時候,你採取的環境行動,都跟這個先前的經驗是有關係的。當我們看到這一位成人,他在森林裡頭跟孩子們在說故事的時候,你會想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是一個什麼樣的互動?當這一群行動不方便的年輕人,他們也有經驗在這邊,在森林裡這些孩子,他們在探索、他們在發現。

[10:00]
在這麼龐大的生物前面,孩子才知道,人是渺小的,在這樣子的觀察探索過程裏頭,我們才知道,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神妙的,甚至是沒有答案的,在人的眼神跟鹿的眼神的接觸過程裡,孩子對另外一個生命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這個對孩子跟孩子在戶外、在自然中的遊憩,都會有影響,當孩子爬到山頂的時候,他會知道,這個是讓人喘氣的,他會高興、他會挫折、他會雀躍、他會讚嘆。這些都會產生,重要的是,大人不可缺席,大人有責任把孩子帶到自然中,在陪伴的過程裡,他們會成長;在各種同儕的互動學習裡,他們會成長;在營火中、在月色下,他們會發現除了電腦之外,還有更多神妙的東西。

所以環境教育讓我們聽到、看到、想到,而且行動,我剛剛給各位看了這麼多的影響跟活動,我彙整了之後告訴各位,什麼樣的教學策略跟學習策略是各位爸爸媽媽老師們要注意的,第一個,能夠提供孩子在做中學;第二個,直接讓他在環境中去學習、去體驗;第三個,要在真實生活的學習,不要脫節了,一定要跟真實的生活有關;第四個,要讓他的五感都能夠打開,去體驗、去接觸;第五個,一定要讓他關切的是有在地的情境與關懷。透過了這麼多的活動,我們會看到孩子們會好奇、會體驗、求知、探索、發現、學習,還有科學思考與行為。

[12:30]
在所有的活動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們會互相關懷、會互助、會欣賞、會肯定、會信任、會純真、會友善、會共好,這是善的表現,而且學習在自然中挑戰,孩子自己去找尋到他個人的成就感,他會感動。他會感受到自我的實現,他會喜悅,同時他會有高峰經驗,也就是你達到了挑戰之後那種複雜的感覺,還有環境的倫理。所有這些的過程,不要忘記了,他是逐漸累積的,而且大人在中間的過程要引導,也許是學校老師,也許是父母,也許是國家必須要提供這樣的場域跟服務,給我們的下一代,但是提醒各位,有一種感覺是你終生不會忘記的,一旦你抓到了這種平衡的感覺,就像是孩子騎腳踏車,我們大家都騎了腳踏車,當我們上了腳踏車會踩出去,然後不會跌倒,你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騎腳踏車的感覺。

我要告訴各位,透過了不斷的在自然中的學習、體驗、反思,你會找到一種相處的方式,對待你自己、對待別人、對待其他的生物、對待這個星球,這種平衡的感覺是終生不會忘記的,謝謝各位。

[14:40]
主持人(邱虹儒):其實自然就是最重要的學習的地方,在自然中我們認識很多,我自己是七年級中班端的學生,所以那時候我們學自然課都還會養蠶寶寶、抓蝴蝶做標本等等,但是我看現在好像比較多都是屬於教育觀察,比較不會讓孩子參與,因為小孩子其實對於生命的掌控力道是比較難掌握的,所以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屬於我們來觀察、我們來看這樣的生物,但是這樣子的觀察之中,你覺得這樣子會有辦法去符合自然跟生命的教育嗎?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您推動很多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設立,在這些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裡面,您覺得可以去表達自然的環境教育的場域嗎?在您看來,謝謝。

[15:36]
周儒:第一個問題是,在觀察的過程中,怎麼去跟生命的互動?我想這個就是大人的互動,大人的示範,所以,我覺得在我們的國家公園或是很多的解說過程裡面,我們會強調,你不要走到哪,就摘一片葉子,然後什麼東西都拿起來說這是可以吃,那是不可以吃,我覺得要把這些都放開。第一個是大人必須要做足良好的示範,這個良好的示範是對於生命的尊重、對於土地踐踏時候的小心,我覺得孩子們是可以感受的到的。當你們在野營區的時候,大人主動去撿起來別人丟下來的垃圾,孩子看久了他就會知道。但是另外我說的是,現在很多對生命的觀察,有動物的倫理、動物權的問題有很多,但我們就不在這邊談,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敏感,對其他的生命的存在的讚嘆,讓我們看到這麼多南投、嘉義的小學,他們透過對台灣紫斑蝶遷徙的觀察,建立了很豐富的課程,我們的高速公路-南二高,甚至會為了紫斑蝶的遷徙把高速公路封閉起來,這些都是大人良好的示範,所以我覺得所有的刺激都會產生效果。第二個問題是,在哪裡可以去創造這些良好的學習?我會說很多的環境學習中心、自然中心目前都存在。

[17:30]
環保署通過認證的大概有120個,如果你想要特定地走到比較自然一點的地方,我會建議:國家公園跟森林遊樂區。林務局在全台有8個自然教育中心,所以你只要google自然教育中心,你會有發現這一些非常好的場域。也確實他們現在都很忙,暑假時候更忙,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一些忙碌是值得的,它在建構了三個領域的學習,第一個是環境的學習,不在話下,但是第二個是人際的互動,小孩子的社會學習,第三個是自我的挑戰與實現。

所以在座的夥伴,或者是未來大家有興趣的,我想請大家千萬不要把環境教育窄化成環境科學教育,因為如果沒有人跟人的互動的良好的相處,我們沒有辦法去解決環境問題,個人的實現跟挑戰,也在中間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應該說,環境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良善的全人教育的哲學。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