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六)上午,由本會主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的海綿城市論壇,於高雄駁二特區熱鬧舉辦,現場近百位關心城市環境發展與轉變的朋友們齊聚,聆聽12位來自學界、產業界、政府機關、NGO,以及實作者的觀點。
氣候變遷加劇、都市人口不斷成長,對城市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需要有創新的想法與做法,水與熱是氣候變遷影響城市的諸多交集點,如何納入「海綿」觀點,提高城市韌性,就很重要。因此,本論壇規劃「人、建築、河川與道路」四大面向,透過講者分享,刺激大家同思考,適應環境變化的城市,所應具備的容貌。
論壇開場由本會謝英士董事長帶來主題演講「海綿城市-城市治理新思維」,謝董事長認為城市納入氣候變遷規劃已經不是新聞,不納入才是新聞,許多超級城市已投入大量資金於氣候調適,美國更有超過一千個以上的城市首長簽署溫室氣體減量協議,展示決心。
而城市要海綿化,要有韌性,是指城市的居民掌握危機源自何處、為此事先籌劃,減緩風險,甚至掌握機運;也就是從完全對於氣候變遷無感、無作為,到徹徹底底了解氣候變遷衝擊對城市的正、反面影響,利用集體智慧,從教育、政策、法規到整體規劃,都能讓城市的人、道路、建築、與城市依偎的河川,都因為有海綿的思維與作為,而更具韌性。
要做到這些改變需要很大的突破,以建築為例,建築是人類最古典的產權、隱私權最核心的空間,但在調適需求下,必須要從利己轉向利他與公共利益結合。像是基地保水、不增加公有系統負擔;地方政府透過獎勵,鼓勵建築設置光電、綠化設施,減緩氣候變遷等。
謝董事長也認為「不行動Inact」是調適所需要的重要觀念,像是河川部分,「還地於河」是最不勞民傷財的天然河川海綿,也早有法律規範,如水利法第65條:主管機關得就水道洪水泛濫所及之土地,分區限制其使用,以及根據該法所訂之「基隆河洪氾區土地使用管制辦法」、 「淡水河洪水平原管制辦法」等,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政策並沒有很好地被落實。
最後,謝董事長以道路為例,說明氣候時代下所需要的改變新思維,例如市區道路,只要部分更換為透水鋪面,便可能產生分散疏洪作用、改良都市生態、甚至有助於城市吸碳,對調節微氣候也有幫助,。這就是氣候時代,舊設施融入新思維的具體例證。 緊接著謝董事長的主題演講之後,開始進入「人、建築、河川與道路」四大面向單元。
「人與海綿」單元,剛從逢甲大學畢業的建築新鮮人劉安,注意到老舊建築能資源消耗與環境問題,希望由下而上,提供每個人都能上手的綠建築工具,因此提出「老舊公寓綠建築APP計畫」。
開發中的APP可從建築區位、座向、窗型、綠化等面向進行診斷,並提供使用者建議。劉安強調現在建築的構造跟植物有關的,幾乎都是分開來談,都是先完成建築外殼,再加上植物,因此APP裡會加入建築植物學,協助使用者創造微型海綿空間,綠化建築。而都市裡面的居民,自我意識並開始注意建築可能產生的環境效益,是海綿城市中「人與海綿」不可或缺的一環。
樂活自然農園社社長、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劉絲仔老師,緊接著分享個人如何透過城市農場,創造綠色透水鋪面打造微型海綿,實現所謂「家庭即農場」的理想。論壇現場,絲仔老師更拿出兩個盆栽道具,倒入自來水協助聽眾了解土壤透水的能力。以一般農園來說,若土層厚度達20公分,綠地蓄水量約可達整體體積的1/3,每戶人家如果都能利用屋頂與陽台空間,效果將相當驚人。
緊接著進入「建築與海綿」單元,剛以「台灣再製-常民構築」計畫獲成為第十五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代表的交大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IDS)團隊協同主持人曾聖凱,則是聚焦於台灣屋頂加蓋與鐵皮搭建等違章建築如何透過綠色改造,成為低耗能、高儲水的永續建築。TIDS團隊分析發現台北四到五層樓的公寓及街屋共佔了48%的比率,如能順利改造,除可提供青年居住,降低交通能資源使用外,對於打造城市綠色與藍色(水資源)天際線也大有幫助。
延續都市建築創新思考的脈絡,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趙建喬局長為我們進一步介紹高雄市「高雄厝」計畫。本計畫首創違建轉型合法化,簡化申請程序並透過獎勵引導違建轉型,增加綠化、光電、蓄集雨水設施等。以雨水貯集容量為例,通過之一百多件案例每年可留下一百多萬度的雨水,對於延遲洪峰到達時間,創造海綿空間相當有幫助。
台灣之既有建築物占所有建築物97%以上,把違建社會慣例,導入環境彌補理念,除了高雄厝計畫之外,鄰近的屏東也正規劃跟進。屏東城鄉發展處張桂鳳處長與聽眾分享屏東縣綠建築自治條例以及屏東厝整建維護設計原則等政策,而除了建築本體改善優化外,張處長認為老舊都市更新與街廓再造,等於是另一種「為都市拉皮顧環境」的作法,有助於都市適應氣候變遷與海綿化。
「河川與海綿」單元,一開始則是由中央主管機關水利署曹華平副署長為我們帶來流域綜合治理之樣貌,以及如何納入海綿的思維方向。曹副署長指出全台地層下陷區加歷次豪雨颱風曾淹水區域共有1,150平方公里,從95年起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到108年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結束,政府共計投入1,220多億治水預算,希望透過上游治山防洪、山坡地水土保持,農田排水改善、省道橋梁配合改建、縣市管河川排水改善,雨水下水道改善等多管道著手,達到逕流分擔(集水區土地共同分擔地面水量,不是河川負責),以及出流管制(控管匯流入水道流量,不超過其容許量)的整體目標。
高雄市水利局蔡長展局長則是從地方政府角度,以鳳山溪的蛻變為例,說明原本的「黑龍江」如何綠化,變成一條可親水不作亂的溪流。鳳山溪歷經砌石護岸生態工法,汙水截流及輸水工程、渠底深槽挖深及疏濬、滯洪池、人工溼地設置等多樣工法,終於降低增加蓄洪能力淹水風險,成為吸納都市雨水的一塊乾淨海綿。
除了城市周遭與河川整治外,上游水土保持對於控制土砂量,避免下游淤積非常重要,農委會水保局傅桂霖組長特別就坡地治理、坡地環境類型進行詳細介紹,例如植生護坡、坡地排水、野溪與土石流整治等;而在農藝作物保水的創新作為,責以水梯田的實踐最讓人印象深刻。每公頃水梯田每年可攔蓄逕流175立方尺,攔蓄泥沙22公噸,等同於以調洪為目的水庫之3.3倍,相當驚人。
「道路與海綿」單元,則是希望探索道路除通行本身外的可能性,是否可能成為都市海綿化的一大助力。
內政部營建署南區工程處吳瑞安處長指出,政府很重視透水鋪面的應用,希望透過「道路工程透水性鋪面設計規範專章可行性評估及示範計畫」,深入掌握透水性材料特質並進行試鋪設與監測,以利技術規範研擬並法制化。目前人行道等低強度使用的鋪面較無疑慮,但道路由於下方多管線共用,仍待評估。
對此,社團法人台灣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瑞文則是以自身發明的JW生態工法為例,說明城市內不只是人行道鋪面,而是連車道都已經有現成透水鋪面技術可運用;透過多孔隙塑膠管,以及下方碎石蓄水層、儲留池等,可以打開道路氣孔,讓大地呼吸,對流調節微氣候,地底生態也可自然發展。
最後一位講者,社團法人中華鋪面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陳世晃副教授則是以連續八個問題,回答透水鋪面發展以及現況,希望讓大家了解,透水鋪面到底在台灣行不行。
陳副教授認為,傳統道路不管是柔或硬都怕水,因為地基容易流失,但因為透水鋪面對環境正面的效益,各國還是努力朝這方面發展。日本是最值得台灣參考的國家,在歐美透水鋪面比較少受重視,但日本跟台灣一樣一年面對兩千多毫米的雨量,非常有需要,也因此1973年東京建設局就開始透水鋪面試驗,經過40多年已累積全國一千萬平方公尺以上實績。很可惜,台灣這幾年才開始起步,政府才開始系統性的評估,雖然有成功案例但並不普遍。
陳副教授也特別提醒大家,單靠透水鋪面無法解決台灣豪大雨與溫室效應的所有問題,只能舒緩發揮分散的效果,而且台灣地下管線繁雜,施工不一,透水鋪面一旦被破壞,結構容易被影響,此外透水鋪面設置前也需要詳加調查當地地質環境,像是底下為黏土層就不適合。然而都市計畫區內約15%面積是道路,如果道路都能發揮部分透水吸水功能,對於海綿城市願景達成,還是非常有幫助。
經過一整天連續12位講者密集的分享,在場聽眾們一口氣認識了「人、建築、河川與道路」四個面向的總體思維,以及目前城市最可能海綿化的作法,收穫豐富,而「海綿城市論壇」在大家的掌聲當中也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