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經濟部水利署曹華平副署長畢業於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專長在計算水力學及水文分析。進入水利署服務已經34年,從基層河海堤測量設計、施工、至河川流域整體治理規劃都曾參與。國內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8年800億)、基隆河員山子分洪計畫,即是其於水利署河川海岸組組長任內主管策劃及推動之主要工作。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流域綜合治理與海綿城市有什麼關聯?一起來聽曹副署長說分明!曹副署長指出全台地層下陷區加上歷次豪雨颱風曾淹水區域共有1,150平方公里,從2006年起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到2019年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結束,政府共計投入1,220多億治水預算。流域綜合治理希望透過上游治山防洪、山坡地水土保持、農田排水改善、省道橋樑配合改建、雨水下水道改善等多方面著手,協助建構海綿城市。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首先,非常謝謝關心環境議題的各位好朋友,大家好,跟各位報告的是流域治理跟海綿城市。2016年6月6日剛過了水利節,就是大禹的生日,這位三官大帝裡的水官大禹,是我們崇敬的對象,我們非常效法他的精神。除了大禹之外,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興建的都江堰,就在現在的成都,我想大部分的人大概都去過,這是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案例,因為都江堰造就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主要利用兩個重要的元素,一個是飛沙堰、一個堰堤、寶瓶口,很巧妙的利用水性將河水三、七分,自然從寶瓶口流到成都平原,所以各位若有機會到那邊遊覽,那裡有紀念李冰父子的廟宇,很偉大的水利工程。右邊這排就是我們在這幾年來政府單位實施的較重大的水利工程的計畫,這就是我們整個治理的過程,各位可以參考。

 [01:50]
以前我們局部治理統一直到現在有規劃流域性的治理,而且是中央跟地方共同治理合作,是我們整個河川排水治理上的概念模式,當然要講到治理的經費,早期我們的治水經費一年約186億。

預算從2006年開始增加大概230億,可是從這裡看得出來8年800億,平均每年230億裡面,有100億都是投注在治水計畫裡面,一直到2014年到現在,我們平均每年有70億的經費投注在這裡面。政府是愈來愈重視我們基層的建設,對治水投注的經費很大,非常的重要。

治水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思維一直在改變。從早期治水。很簡單的,就是防洪築堤,防洪築堤是避免外面的水侵入,影響堤防後面的民生生活或是產業的計畫;後來隨著材料的進步,使用水泥,造就要重視河川環境;漸漸地安全上顧慮比較少的時候,我們以景觀、環境的融合作為設計上很重要的基準;一直到現在,經過90多年後期這段,考慮到說會不會造就一個比較不怕淹水,少淹而且可以親近水,而且在大環境上水資源的利用,也不缺水等等的這些概念模式;最後直到我們現在說與水共生、共存的環境。

我們治水的思維從以前來看非常僵硬,一直到現在活化,從單一的河流到整個流域的概念模式,變成現在治水很重要的觀念。

[04:31]
回顧2006年以前,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的豪雨、颱風讓西部平原,以及低窪地區有一些積水、淹水的情形,所以我們2006年開始就有8年8百億淹水治理計畫。為什麼我們一淹水有1,150多平方公里,各位看到台灣這些深藍色的地方都是嚴重地層下陷的地區,就是比海平面要低,本身就是一個窪地容易積水,排水比較不容易,經過歷年來的調查,以及颱風水災淹水區塊的調查之後,我們綜合出來,有1,150平方公里的這塊區域是要優先治水的範疇,所以1,150平方公里主要是這樣子來的。

淹水原因當然很多,現在的氣候變遷,還有早期我們在地方政府、縣市政府他們的經費不夠,人才也不夠,所以在淹水計畫2006年開始的時候,我們增加經費之外也跟中央協調,希望人事行政局透過高考增加水利土木的專長人員,所以我們增加兩次,一次高考、一次特考。

我們也跟地方政府結合,希望他們重視水利單位,所以總共有12個縣市政府,原來是屬於工務局的水利課,提升到水利處或水利局,各縣市都重視了水利的治理,經費一直下去,人才也連續到位,所以逐步8年8百億,在河川排水有8百億的經費,結合下水道還有水土保持等等,一共1,160億經費做8年8百億的治理的工程,治理的手段就是用綜合的治水。

[07:03]
剛剛講過,以前是一條河川,所有的河川要負擔這個區域排洪的工作,但是以現在的都市的開發要加高堤防不容易,拓寬更困難,所以我們只能以流域負擔的方式,希望每個流域的一份子,每個區塊幫忙負擔、承擔洪水的責任,希望能夠降低主要河流的壓力。由這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左上圖當治水計畫開始以後,淹水面積1,150平方公里逐年在下降,表示成效一直逐步地呈現,在淹水面積的這張圖看得出來,是很大幅度的下降。

這幾張圖是關於雲林、台南以及高雄地區在治水前後的比較,相同的降雨量或者是稍微大的降雨量,同個地區我們比較他們淹水的範圍會不會受到治理的影響而有減少的趨勢,呈現我們治理的成果。因為這個計畫從2006年到2013年結束,2013年8月康芮颱風造成西南部非常嚴重的淹水,也就是最我們8百億的最後一年做個大驗收,事實上在康芮颱風之後,淹水的效應減少了,整個治理的效應已經出來了,所以我們後續為了繼續衝最後一哩路,還有很多已經規劃完成的排水還沒有治理,接續辦理一個6年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這個總經費是660億,在經濟部的排水經費已經佔420億之多,一直沿用到現在還持續辦理。

[09:11]
我們希望能夠將這一塊一氣呵成到2019年,達到比較穩定,治理更安全的目標。執行策略上除了持續治理創新作為,加強管理面也是非常重要,原則是國土規劃、綜合治水還有流域整治、立體防洪,這就是我們主要的方法。

紅色的三個框框是我們原來在淹水治理之外,又增加農、漁業的部分,相關的排水、治理,希望藉由治理也能夠達到整體的功效。這個是我們的一個實例,嘉義縣的一個北港溪他有一個P,北港溪堤防他這裡有一個P是for排水,事實上這個是我們西部嘉南平原裡面很廣大的一片,平常北港溪洪水氾濫的時候,中間的一個開口堤會容易淹水,水會從那邊倒灌進來,等於淹沒這些良田。經過我們多年的規劃,在這裡已經投資大概10億經費,我們要興建滯洪池,大於30公頃的滯洪池、抽水站還有閘門,希望藉由這些措施能夠抑制,讓後面的良田避免再淹水。

我們談到建構海綿城市、海綿台灣,最主要就是我們好像一個海綿的結構一樣,希望在多孔隙下能夠吸納多餘的水,平常水不夠的時候,又可以從這裡取出來,充分使用水資源。所以我們講的海綿台灣,這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說地面都是軟軟的,並不是這樣,這只是個能吸能放的概念模式,這個概念模式有個很重要的就是逕流分擔,還有出流管制。

[11:33]
基本上這個也就是剛剛我講的,每個流域單元自己來分擔流水量,出流管制在開發一個單元的時候,不能超出原來逕流的量,因為開發一定破壞地表,會增加地表的逕流量,增加下游河川的負擔。在出流管制上面這兩年很大的突破是,嚴格的把關。這三張圖特別說道,上面的圖是小支流流到大排水,我們小支流的保護標準大概10年,大排水是10到25年,平常降雨都小於這個標準的話,大概都相安無事,中間這張圖如果降雨是大於2到5年的話,小於10年,從中間圖片看到一些小支流排水會溢提出來,但是大排水還是不會溢堤。目前有很多現在淹水的模式,就是中間這個圖,因為支流沒有治理好,而且支流的這塊區域並沒有做相關治洪,在這個相關區塊要保住水量,不能讓多餘的水氾濫出來,或是排到主要的排水裡面。

最下面那個圖就是下雨,如果都超過標準的話,大小排水都會溢淹,這個是我們目前的一個模式,所以中間這張圖大家經常在看到一些,就像昨天台北、南港、汐止地區下了2個多小時的雨,造成淹水也是這個情形,河川裡面都沒有什麼水,可是整個道路都是積水,宣洩不及,這個是個主要的因素。在這邊特別講到,以流域來分擔,就是這裡有一條河川,這塊流域的單元要做分擔的工作。

[14:13]
我們在整體規劃的時候,會有一個允許量。排放出來時不能超過這個量,如果超過這個量,必須做一些滯洪池,把多餘的水先保住,慢慢的排出去,排放的量必須在我們規定的安全量裡面,這個就是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很簡單的一個概念。

所謂海綿城市,前面也有講到JW的工法,事實上我們的綠地也好,我們的LID(低衝擊開發),小小的一個安全島、庭園,都是建構海綿城市的一個架構,因為除了綠美化之外,它也可以積少成多吸納部分的水量。

水利署在霧峰水利規劃試驗所有個庭園,一個小的蓄水池,主要是吸納庭院環境多餘的雨水,還有從屋頂收集的雨水,平常儲水量不大,但是經過改造,在池底打了很多礫石磚,建構很多透水的礫石磚,吸納的水量幾乎增加到30倍。所以稍微動了點巧思,就是由海綿科技可以吸收,整個出流管制跟逕流的負擔。

我們在易淹水地區也完成了20%的滯洪池,在流域的區塊建構滯洪池吸納多餘的水量確保下游的安全,總共有大概一千萬立方公尺的水可吸收,現在持續辦理到2019年的流域治理計畫,也大概有26座滯洪池,面積非常的大,有500多萬立方公尺,面積有216公頃,整個面積加起來大概有14個蓮池潭,6個澄清湖那麼大。

這整個概念在防洪治水上與海綿城市建構,建滯洪池是個比較大的尺度概念,其實跟最小的排水溝,透水鋪面的意義,它們內容、精神都是一樣的,我先簡單的介紹這塊,謝謝。

[17:27]
主持人(鄭佾展):謝謝曹副署長精彩的介紹,我們想請教您在簡報裡面,整體中的治水示意圖提到很多海綿的手段,想問各個手段能夠產生的海綿效應大概是怎樣?有沒有評估哪些是我們準備推動特別有潛力的海綿股,譬如說是建築時儲留、蓄洪防災池、濕地分洪、上游防水,甚至是道路部分,哪一個是現在署裡面覺得最有潛力的海綿方式?最後這裡有提到的水試所做的雨水花園,現在有沒有相關推動的方案,未來民間團體怎麼樣使用這樣的成果?

曹華平:謝謝。我想推動海綿方案與大尺度的防洪排水的觀念來看,目前做最多的就是滯洪池、蓄洪池,當然也有一些分洪的;最有名的是圓山基隆河分洪,還有很多小尺度的很多,這是屬於大尺度。當然小尺度就像我們也跟營建署、城鄉所合作,希望推廣屋頂截流,還有綠地公園積少成多的概念,都是建構海綿城市的基本理念。

譬如現在很多安全島是突出來的,我們建議可以從凹下去來做,一個一樣是達到安全島功效,但可以多個吸納水的功能,當然整個建築物的外觀,我們希望營建署城鄉研究所裡面,能夠對於屋頂上的截水之後,整個水再儲存做二次利用,這都是海綿的吸納精神。所以剛剛提到在霧峰水利規劃試驗所小型的儲水池,其功能是如此,水利署本身在辦公室大門口草皮下面也是一個很大的滯洪池,我們希望從這邊做起,並能夠全面推廣。而且我們也有對每個縣市,做一些評比,包括節約用水,評比之後有給績優、獎勵,這都是我們比較積極的一個手段。

[20:35]
主持人:剛才是想進一步的請教,因為署長這邊談的是比較大尺度的流域部分,流域能夠做的海綿化措施是比較大的項目,所以想要請教在這些大項目裡面,哪些類型是台灣目前可能比較適合執行,或者是在下雨的條件下,做起來的效益與成本是比較好的?

曹華平:事實上我們在這方面到日本、美國吸收經驗,在日本的賀見川,剛剛我講過是公園的滯洪池,以公園開闢景觀的水池兼具滯洪池這個很重要。第二個,在日本很多學校的操場,事實上都會利用緊急時候做蓄洪,很簡單的一個蓄洪池,學校非常的多,操場的量是很大的,公園、操場甚至都會區的地下停車場都可以規劃做為蓄洪池的功能,所以我想這是個多元化的方向,除了吸收國外經驗,國內也是朝這個方向來推動。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