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營建署南區工程處的處長,從事公職到現在,大概30多年,念書時期不算,是以開始接觸道路工程計算。營建署的業務是道路工程為主,還有建築工程,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接到這個題目,我想可能是主辦單位要我來反省一下,因為做那麼久的道路工程,到底是不是新生命?這是今天的主題,就是海綿城市。
剛才有幾個先進提到海綿城市的概念,我們也要稍微講一下,其實海綿道路會聯想到的就是熱島效應,什麼叫做熱島效應?人們在都市群聚環境裡所造成事件,可能對環境沒有辦法適應,或是對環境沒有辦法妥協居住,並產生問題。
所以今天來講熱島效應跟道路的部份都必須要做探討,因為整個道路的面積,如果以都市計畫區來算,道路的面積大概佔了15%,所以如果能夠把道路的面積,妥善改善,或是妥善解決,對熱島效應有一些減緩。到底海綿城市或是說我們說的透水道路或透水鋪面,真的能夠對熱島效應降低多少的程度,到現在來講,學術界、工程界也好,都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不管怎麼樣,透水道路或透水鋪面其實對改善熱島效應,能夠創造海綿城市,是有絕對的幫助,所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海綿城市裡面,透水道路這樣的議題,是能夠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
[02:15]
當然我們也知道,因為海綿透水、保水,海綿就是比較柔軟,我們早上也有聽到土壤液化的問題,土讓液化就是土跟水在一起,如果有土沒有水就不會產生土壤液化,有水沒有土也不會產生土壤液化,所以這兩個元素是相關的。
真正要達到海綿城市,必須要有個真正的定義存在,我們現在居住環境,像張處長所說的,屏東為什麼是土壤液化比較嚴重的地區,因為屏東地區原來是高屏溪沖刷所造成的沉積,所以它的砂質、地下水是非常豐富,土壤液化的問題也比較多。這樣來講,如果真正要改善熱島效應,並把海綿城市建構出來時,就必須要考慮,以後,可能在將來面對經濟時,要改善現有的建築,甚至改善現有道路,必須花費相當多的支出,也是大家必須努力的。如果說把這一個城市,在海綿上面努力,我想這是大家需要考慮的,但是不能因為這樣而忽略海綿城市這樣很好的構想,很好的理想。
[04:18]
我們要建造一個,透水道路或是透水鋪面。水,它對於道路的影響,其實是蠻大的,因為基本上土跟水,在結構行為上,彼此是不合的,所以,我們知道道路最主要的功能,不管對於城市發展、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夠提供安全、舒適、便捷、平整騎車或人行的環境,但是如果沒有辦法把土跟水做很好的共治時,再來造成可能就是道路路邊的坑洞、禍水,甚至要修補,還會造成用路人的不良的反應,所以這是必須要處理的,現今,以透水道路來講,國內已經有多年的研究,我們這套透水道路,大致上分為幾種,就是全透水、半透水,或者是排水性的鋪面,到目前來講,全透水跟半透水的鋪面,其實真的非常的少,為什麼那麼少?這個等一下才會講到。
因為現在大部份都是排水,而排水鋪面,我們可以從道路鋪面的透水性來講。我想我們必須要介紹道路的形成,原先最底層是原土,在原本的土壤上面要做道路之前,我們先不管管線其他的單位問題,一條道路底下是原土,原土上來,是一個級配層,所謂級配層就是礫石沙土組成的,級配層有很好的承載力,所以真正的承載層是在級配層,在級配層上面再鋪上AC(瀝青混凝土),或者是柏油、瀝青、混凝土。
[06:51]
我應該講,透水泥路面,就是用水平混凝土,因為最上面層,我們就稱為磨耗層,就是輪胎在走或我們在走,那種型態叫摩擦,這一層如果不平,那其實行車是非常不舒適。但是這層底下不會那麼容易破壞,不會破壞的是在它的基底層,就是最底下這層,所以一般來講,既然都是水,水會讓它滲到地底下,但是到地底下時,我們會想辦法讓水先離開,所以一般來講,排水路面比較多。但是,我們知道不管怎麼樣,總是有往一個方向走,到底我們未來打算要怎麼走?
其實碰到的這些問題,級配土壤與上面的透水層,若透水層下來,壞掉了怎麼辦?當然要做改善,有些朋友在問,你們現在都用級配土壤,為什麼不改用其他的東西?我們必須考慮,第一個,是不是要進機器?這能夠取得到最多的材料,目前來講,就是土壤、就是級配,所以來講,在這邊如果不讓透水鋪面做一個全透水,而是採用排水的時候,其實,利用水撲滿,可以做地下水庫,讓水會集中,不管在澆灌行道樹、做其他防災使用,都是很適宜的方向。
對於水資源的再利用,我想透水鋪面已經是個很好的方式,所以在新材料、新工法還沒有完全成熟時,這是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09:11]
在道路裡面,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在人行道或者是在廣場。這些地方是採用這樣的方式,做透水鋪面來真正達到透水,這是個方向,除了這樣之外,這個計劃來講,剛才只能在人行道的部份執行,那是在營建署裡面,我們現在有推廣一個人本環境的部份,就是把人行道,從以前不透水的鋪面,改成可以透水鋪面,至少在這個地方對行車、對將來管理維護比較沒有問題。
當然各個主管機關也會針對這個問題去解決,因為政府部門最擔心的還是強度的問題,材料、技術是不是會有綁標,這個操作模式、施作方法是怎麼樣子,所以我想對於怎麼技術化、法制化這個部份,就營建署在透水性鋪面的示範,或是評估示範計畫,目前已經做得相當完整。剛才有講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綠道路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綠建築,但綠道路好像沒有聽過,這個部份,我想政府部門一直在推動,如果說還有更多的時間,這個部份可以持續來跟各位做說明,。
[11:08]
主持人(鄭佾展):第一個想跟您請教,可否概跟大家介紹,所謂道路的主管機關類別,哪些類型的道路是比較適合來推動透水鋪面的?讓它有機會發揮交通以外的多樣的功能。
吳瑞安:我想大家通常在使用的都是「市區道路」,類似市區裡面的道路,市區當然有巷道,或者是次要的道路,這些道路概要來講,一般都是地方機關他自己管理,像高雄市政府,他就管理市區的這些道路,那城市跟城市之間連接的公路系統,有鄉道、市道、縣道省道之類的,那這些由公路總局來做維護管理,我現在講的是維護管理的部份。另外的高、快速道路,甚至國道,那就由國道高速公路局管理。
目前我覺得比較適合做透水鋪面的,大概是市區道路為主,因為我剛才說過,市區道路面積大概佔都市計畫區的15%,那麼這樣改善,可以降低熱島效應,是比較有實際的效用。一般國道的話,我們就不建議做這樣的系統,因為知道我們國道交通非常繁忙,最主要能夠承載交通,如果水一爆,一到這個底下基底層甚至把原土層,都降低它的強度,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
[13:05]
主持人:跟大家補充其實市區道路管理條例的主管機關,就是內政部營建署,剛才吳處長提到非常重要的訊息,都市計畫區裡面,市區道路大概就佔了15%的面積,我們也知道現在營建署有在推動相關的試驗計劃,請處長再跟我們分享下一步營建署會往哪一個方向走?也許會有一些試驗計劃之類嗎?
吳瑞安:目前來講,我們的計劃裡面有個已經在推動執行的是「人本環境監測計劃」,這個計劃最主要就是,我剛才講過,一條道路裡面,它的單元非常的多。從最旁邊的零建築線過來就是人行道,人行道在過去可能是慢車道、複合車道、快車道、中央分隔島等等,現在是在人本環境裡面,把人行道的寬度能夠擴寬,鋪面能夠做改善,讓它的透水性就從這個地方先開始。像高雄市最近核定成功路、三多路,這些鋪面的改善。
我們剛才講到的,簡報最後一張的示範計劃,目前,是由中華鋪面工程學會來做,已經到整個成果發表,跟重點說明會,目前是在示範的階段,像屏科大,有一條聯外道路,目前是用透水鋪面做示範,但是我們會再研究,因為整個法定面、制度面、技術面,必須要很成熟,因為這樣的東西,才能夠進一步推廣,因為我們知道,道路它並不是私有財,它必須要有個很好整體規劃,才會繼續來推動。
主持人:了解,感謝,我想政策又希望能夠縝密,又希望能夠納入一些創新元素,其實相當的不簡單,期待這個試驗計劃,過一陣子之後,能夠提供更多參考和政策方向,或是一些指引,我們再次謝謝吳處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