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生劉安,過去曾擔任Optogo米蘭世博台灣館國際志工,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交換生、磐鈺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實習生,榮獲2015年設計簿小競圖「未來之洲-社子島計畫」優秀獎。
大學畢業設計作品「老舊公寓綠建築學」正是探討綠建築與老舊公寓,結合實踐之可能,從中學習到很多特別的經驗。目前正積極轉化概念為手機應用軟體,讓更多人有機會綠化老舊公寓自宅。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如何自己動手,讓老舊建築變綠,來聽聽剛畢業的建築新鮮人劉安怎麼說。劉安希望由下而上帶來改變,讓每個人都能擁有簡易上手的綠建築工具,落實參與、積極行動,讓老舊建築有所改善,因此提出「老舊公寓綠建築APP計畫」。
開發中的APP(手機應用程式)從建築區位、座向、窗型、綠化等面向進行診斷,並提供使用者建議;軟體裡也加入建築植物學,協助使用者創造微型海綿空間,綠化建築,透過科技協助解決問題。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我畢業設計的一部份成果,我大概從去年(2015年)9月開始著手設計這整個計畫-「老舊公寓綠建築計畫」。

我們從綠建築開始講起,一般人對綠建築的了解,它是一個友善環境、節能減廢,並且與自然共生的新建築型態,如果想再更進一步了解綠建築的人,可能會知道,台灣綠建築EEWH(Ecology、Energy Saving、Waste Reduction、Health)裡面的九大指標;再更進一步的講,有在追蹤台灣綠建築改革制度的人,更會瞭解,台灣綠建築在2015年時,有推出一個新的舊建築改善類別,主要希望可以針對台灣舊建築,利用綠建築來改善。

我的疑問是,綠建築這項措施實施這麼久,我們究竟改善了多少?居民的環境改善多少?

於是我開始思考,老舊建築要怎麼改善,所以計畫的源起,是我從台灣城市的建築觀察講起。我們城市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建築類型都是老舊的,屋齡有30年以上、居住環境問題很多的老舊公寓,4、5層樓沒有電梯、陽台外推、屋頂加蓋。其實我們應該要讓民眾知道更親近綠建築的方法是什麼?一般人認為這個領域太專業,不會想要主動了解綠建築,所以今天我想利用綠建築來改善老舊公寓,也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它跟人有關,所以我提出一個由下而上的解決方法。

[02:30]
第一部份,我建立一個APP(手機應用程式),關於新的評估指標系統,主要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手機評估自己的環境,是節能還是不節能,讓大家知道,從0到100分的節能分數是多少。我是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的,為什麼人們不會想要改善自己的環境,也許是因為要花錢,所以如果今天這個指標系統的出現,可以評估房子的節能量有多少,那麼以後我們買屋、賣屋,可能就不只是有金錢的考量,可能會比較這個房子比較節能,或者是這個房子比較不節能所以要改善讓它節能,這個房價就會提升,房子的價值就會變高;以這樣經濟的力量推動大家做改善,我認為是一個比現在可能實施容積獎勵的方式來的更有效,大家可能會為了多賺點錢,所以想要改善這個房子。

這個APP其實我有閱讀過林憲德老師綠建築規範裡面的內容,然後找尋有什麼是老舊公寓可以做到的,基本上是保留台灣EEWH裡面的計算分數的基本精神,一樣是用開口外遮陽形式、還有通風採光、平面、陽台座向等,這些很基本的條件構成這個公式,然後做成這個APP。

這個表格是我整理的,由屋頂面積、牆的面積、開創面積以外遮陽系數,會影響到這個APP計算的分數,其實這些都是我們一般民眾可以拿尺量,可以查指南針測量,只要把這些基本資訊輸入到APP裡面,就可以簡單的算出房屋的節能量。

我與工程師合作,然後真的把這個APP做出一個陽春版。我實際跟大家介紹一下。

[04:40]
首先我要輸入這個房屋的樓層,接下來選擇房屋的其中一戶面積是多少,然後先選形狀,再把尺寸輸入進去,再來就是窗戶的部份。我們選窗戶的外遮陽形式,然後窗戶的座向,接下來就是輸入窗戶的尺寸長與寬。我設計是用加減的方式,按加的按鍵後我們就會完成一扇窗,因為老舊公寓的窗,大多數都是兩面開窗,所以窗戶的數量不多,不過我是設定大家可以自由加減窗戶的數量。

以我家為例子,我家有四扇窗,前面兩扇、後面兩扇,就是依不同窗的遮陽形式,有四個遮陽形式可以選,其實很簡單,一般民眾看圖片,然後對照自己現在的環境都可以選的出來。我也是依照老舊公寓最常見的開窗型式做出篩選,然後把它簡潔的做出來。

窗戶的資訊輸入完以後,再來是落地窗的部份,因為落地窗的採光跟一般窗戶不一樣,所以把它另外分類出來,一樣是輸入陽台的朝向,還有陽台的尺寸跟深度,都會影響我們節能的分數,最後就會出現一個分數,大家就會知道說。我家是32分,很低、很耗能。

最後分數出來了以後,要怎麼改善我們房屋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大家願不願意改善房屋的問題,以及人跟金錢的問題。第一個可能要花錢打掉這面牆,或是在牆上開一扇窗,或是你要在牆上做個雙皮層,這些都是要再花錢的。再來人的問題,可能會有鄰居反對,要更新的話只能單戶做更新,所以在這樣子的問題之下,我認為一個最基本的,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最經濟的方法推廣,那就是綠化,因為綠化可以幫助我們的房屋很多事情,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怎麼綠化,或是不知道怎麼運用綠化讓房子節能。

[07:18]
所以我以綠化這個最容易做到的方式,做一個改善的指南,一樣是回應APP的計算部份,一樣是輸入我們陽台的尺寸,然後有沒有被遮蔭到?環境是半日照、全日照,還是屬於陰暗的環境?然後就會有個列表告訴你這個環境適合種什麼樣的植物。

這些植物都是以台灣原生種建議,主要是因為台灣EEWH的比重台灣原生種是加分的,而且讓台灣人更了解我們土地的植物;這些植物很漂亮,很適合跟建築物結合,然後相對起來,植物的生命力比較強,是一個很好運用的類別。

第二個,是我畢業設計的另外一個,我們大家談到建築結構跟植物相關的,可能都是分開來談的,大家可能想到要用植栽網,另外掛在建築的殼上面,通常是先完成建築的殼,然後再把植物加上去,於是我的畢業設計想到,也許我可以將建材跟綠化直接結合,建造時植物與建築更直接的連結在一起,也可以讓人、建築還有植物有更多的融合。所以我的設計是一個小的單元,它可以構成不同的空間,我從老舊公寓的空間裡面開始談起,就是陽台,於是我思考陽台需要一個通風、採光好,又可以綠化的空間。我提供這個單元幾個設計的條件,第一個它要很好組裝,再來要很好得到、很好生產;再來,價格不能太貴,建材的材料要環保,結構要穩,所以我設計一個三角,像爪子的結構,最後一個就是要能夠符合綠化的最基本要求是土壤跟水。

[09:48]
最後,我的單元體完成了,我設計這樣一個一個不同的單元體,可以跟綠化結合,一般人也可以自己建造需要的空間。我認為這樣的方法可以運用在城市裡面,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很簡單的拼湊自己想要的空間,並且能結合綠化,這裡每個單元體的設計是依照植物的特性設計的,其實就跟人一樣。舉例來說,像是蕨類,需要的土球比較大、需要的水份比較多,所以這個植栽的單元體,可能儲水的空間就比較大,整個盆栽的量體也比較大,那是符合植物生長的需求的。

最後,談城市中舊建築的改造,我認為民眾製造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人是很重要,這樣子由下而上的解決方法,比由上而下還要來的有效率,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時代,網路建築是相當重要的,像我剛剛那一個一個的載體、單元體,其實是3D列印出來的,所以這種東西,這個單元體的構造,可以在網路上下載,然後在家裡列印,列印完之後再把它構築成一個你想要的空間,不管是在陽台上、屋頂上,甚至是室內,都可以有植栽與建材結合。

我再把尺度放大一點,也許是可以變成建築的外皮層,它可以變成一個雙皮層系統通風、採光又綠化,所以我認為這樣是未來建築的走向,能夠將綠建築平民化,也是我這次最想要講的,希望讓大家能夠利用這個小單元,回應這個大建築,也回應到前面的APP,可以讓大家更了解綠建築的狀況,過程不用那麼複雜,保留最簡單的綠建築計算方法,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

[12:13]
主持人(鄭佾展):謝謝劉安帶來非常有意思的想法,我想透過APP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老舊建築的綠化,甚至是製造,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延續剛才的簡報內容,有幾個內容想要進一步請教,在現有的綠建築系統裡面,有沒有類似您提到的APP相關的發明,或者請您分享一個快速診斷系統,讓一般人能夠更了解,大家最有可能自己嘗試的部份是哪些?還請進一步補充。

劉安:其實我有看到很多,網路上也有測量的工具,不只是綠建築,很多東西都可以數據化、平民化讓大家來做,不過我沒有看過計算房屋節能量、綠化量的嘗試,所以我這一次做了很大的研究,希望能夠把這項東西真的實踐,所以才去找工程師,和他討論很多次,希望這件事情真的能成功。

為了讓一般民眾能夠看得懂,我做了很大的簡化,像是公式,因為台北市裡面的老舊公寓,有很多是可以把它統一化的,像是它的材質,可能都是加強磚造,有80%都是加強磚造,然後都是兩面開窗,窗開的不多,樓層高可能都是3公尺左右,其實這樣的數據我就可以把繁複的公式做很大的簡化,讓一般的民眾只要輸入窗的開窗,還有窗戶的座向跟外遮陽形式,就能很簡單的計算老舊公寓的節能量是多少,其實這個計算已經成形。

不過我遇到的問題是,綠化要怎麼把它量化,因為大家知道怎麼綠化,那綠化完之後我的分數要提高,這是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我希望更進一步的再把這個APP發展成綠化完以後,最後的房屋分數會提高。大家會感受到實際上綠化的時候,做到的是節能、綠美化兩個項目同時,大家就會知道綠化的好處是這麼的強大。

主持人:能夠感受到周遭環境改變我想是很重要的,也祝福你的APP後續發展能夠非常的完美,謝謝。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