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果你仔細看一下,從空中往下看的話,我們植被的覆蓋,是非常非常高的。臺灣大概有68%的覆蓋。在這樣一個覆蓋狀態之下呢,再去看臺灣的山上,其實是一個很凹凸不平的區塊,有很多的山脈在山上,可是這樣一個山脈之上,其實還有很多的森林,所以在這樣一個狀況之下,臺灣生態其實相對是不差的。
另外,如果你去看我們臺灣生態會跟你談雨量,臺灣的雨很多,我想大家最近幾個颱風都會有這種感觸。可是現在的雨,降下來以後變成我們可以用的淡水,相對來講是一個缺乏的狀態。水利署常常跟講,臺灣是一個缺水的國家,確實是。那這樣一個狀況之下,當然就是因為地形,我們雖然有很多的溪流,可是溪流的雨直接就降到海裡面去了,這是一個臺灣地形上的特徵。
在這樣一個特徵之下,你看哪個地方比較缺水?基本上是在臺灣的西南沿海,西南沿海的城市,那個地方狀況比較麻煩,那臺灣又要發展工業,很多工業又需要很多水,這個時候造成的現象是,我們有很多地方都有水庫的產生。可是水庫會影響生態啊,所以最後的結果,臺灣最近這幾年蓋水庫是非常非常少的,比較新的大概是湖山水庫,它是一個離槽的水庫(主壩興建於非集水河川上),它把很多溪流的水引進來以後,變成是一個可以用的水庫,這個範圍它主要的功能當然是提供民生用水,那再來的話才是工業用水。
[02:20]
剛才我們提過,臺灣的森林覆蓋是很多的,所以很簡單講就是,你如果到南臺灣,你會看到熱帶的環境,到了高海拔去走,你會看到熱、暖、溫、寒的一個變化,在緯度大概不到二、三度的一個區域裡面,可是在南端跟在北端也有不一樣,所以在這樣狀況之下,我們森林的分布又廣、又複雜,所以有這樣一個情形。
如果你把臺灣的最高山玉山把它倒下來,倒下來以後你就發現說,這樣一個熱暖溫寒的變化,在整個北緯這樣一個北半球這個區域來看的話,你會發現說,臺灣森林的分布狀況,幾乎是北半球森林的縮影,所以臺灣雖然說面積小,可是它有些很獨特的地方。
另外我們再來看,整個臺灣大地的狀態。你如果看臺灣的區域,在一個小島上面,我們可以有很多候鳥,不管是冬候鳥或夏候鳥,從南方或北方過來,那牠過來以後呢,牠就會停居在臺灣,或者是繼續往南走或往北走,那在這種狀況之下的話,臺灣變得是一個候鳥的中繼站,這也造成臺灣大概有六百多種鳥類,很獨特的一個狀態。
在外海裡面,我們臺灣外海有三個不同的生態類型,一個就是我們一般習慣所知道的叫做南海,另外一個在臺灣東邊的話有一個黑潮,那再來臺灣的北端呢,有一個東海的大海洋生態系。那這三個不同的環境呢,它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資源,有些地方呢它可以提供一些…比如說烏魚的資源,那有些提供鮪魚的資源,在很多很多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特色。那這個對我們人來講,我們享受非常非常多生態提供給我們的一些服務,這是漁業方面的課題。
整體來講,剛剛講了這麼多的一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說,臺灣的物種很高,我們大概有五千七百九十九種,為什麼這麼多呢?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整體來講,如果算它的密度,臺灣森林的密度,基本上算是滿多的;臺灣物種的密度,也是很高的一個狀態。所以在臺灣有這麼一個特色。
另外的話,我們也面臨很多的一些外來的干擾,颱風是一個絕對的,地震也可能是一個麻煩的東西,像921那樣的一個地震也會對臺灣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我們剛才說,臺灣鄰近一些區域,有候鳥會來到臺灣居住,或者是來到臺灣繁殖,或者是來到臺灣暫時地停憩,整體來講,臺灣有很多這方面生態上的一些特色。
[05:28]
那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所面臨的問題就是開發很多,我以前在環保署,常常要審很多環評開發案,很多很多的一個開發案存在,那這個生態上它是一個脆弱的島嶼,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再來一個麻煩的狀況是,氣候環境在變,所謂氣候變遷,臺灣也是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對,所以就是我們有一些面對氣候變遷的風險。
在這種狀抗況之下,政府怎麼去做相關的保育呢?大概就兩塊,一塊就是做物種的保育,所以有所謂野生動物保育法,來劃設…應該說制定,臺灣有哪些叫做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大概兩百多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那我們還有設置了很多的棲地保育,這時候就是設置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還有最近比較多的叫國家重要濕地。我們現在所在的老街溪這個地點的最下游段,就是桃園的觀音大園,那個出海位置,那個地方就有一個許厝港國家重要濕地。
接下來政府還有一些新的法令,包括像海岸法,或者是國土計畫法,最近有人把它叫國土三法:濕地保育法、海岸法,還有國土計畫法併在一起,這個都是最近的一些狀況。
另外,臺灣還有做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法它規定我們的一些重大開發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所以像我以前當過環評委員,目的就是在做這樣一個工作,盡量讓這些開發案能夠保護環境,讓環境變成是一個友善開發的一個狀態。老實說有些時候不是那麼樣,所以環評法裡面,應該說環評裡面,有三個部分,就是第一個是迴避,就是盡量不要去碰一些不該碰的地方;那第二個是減輕衝擊,盡量去做一些友善的一些改善;第三個就是所謂的棲地補償,或者我們叫做生態補償。這部分當然整體來講,是有這樣在想,可是生態平衡這一塊呢,在臺灣目前還在一個起始的階段。
[07:59]
臺灣這樣一個狀況呢,整體來講,臺灣整個區位來看的話,在二○○○年之前跟二○○○年之後,我們整體的保護系統是有很大地改變。一個改變就是在臺灣山脈的區域,是臺灣在生態裡面相對比較好的一個區域,也比較受到干擾的區域,在這樣一個區域裡面的話,它形成了一個叫做中央山脈保育廊道,這個東西它的想法就是說,希望能夠把保護區串聯在一起,讓一種動物,比如說臺灣黑熊,可以在這樣一個區域裡面,不受阻礙地活動。
臺灣整體來講其實有很多很多的課題,生態上來講很多的挑戰,當然最簡單第一個就是我們缺乏長程的規劃,所以讓很多的環境被破壞掉,很多的生態棲息地被破壞掉,很多的生物面臨一些威脅。剛才我提過,臺灣有非常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那目前我們正在修訂的稀有植物的部分,大概會讓它變成有一千三百多種以上的稀有植物。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是透過這樣一個方式能夠保護這些特定的一些物種。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我們常常有些時候,不經意地就引入了一些外來種,所以我們知道了福壽螺,我們知道了很多很多特別的物種,就是這樣被引進來的。引進來以後呢,它第一個效應可能會把很多原生種給幹掉,那可能話另外一個是造成我們很多很多生態上的威脅。
再來一個就是氣候變遷,我們面臨了氣候變遷的課題,不像美國或者是大陸,那麼大一個區塊,它可以有一些所謂緩衝區,在一個小島裡面,面臨氣候變遷其實威脅都非常地大。
[09:55]
第四個問題就是我們臺灣,生態資源的主管機關很多很多。舉個例子,農委會林務局是目前的主管機關,可是漁業署它也負責一些漁業方面的資源,水土保持局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還有水利署,甚至是營建署的國家公園,或者營建署現在還有城鄉分署,在管濕地,甚至各個縣市政府,都要管自然保育,那些東西就是變成有一些非常衝突存在,所以衝突存在之下,就必須要做一些微調,或者做一些思考,把它補正,這個都是我們應該可以值得思考的一個範圍。
如果我們去看臺灣過去的一些土地開發,從四百多年來到現在,其實早期是耕地,然後到了清朝以後就開始比較有限,然後到了日本以後幾乎就是全面化的,那當然民國以後當然更多。
其實這裡面大概造成了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蝴蝶,我們知道蝴蝶王國在臺灣是一個很有名的案例,在那裡現在?沒有了。
整體來講,整個臺灣你如果看平地地區的話,就會發現平地地區好多好多的公路,鐵路、公路非常非常地多,那這樣一個狀況呢,有人就把它形容臺灣的道路的密集程度,跟人的血管是很相像的,其實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很多地方是有些威脅的,所以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大家有機會看海岸邊的話,以前會看到很多的消波塊,那最近看到比較多的是很多的垃圾、汙染,很多垃圾、汙染當然不見得是臺灣自己人做的,很多都是大陸的,那也有很多是來自不同區域的東西,那這些東西造成臺灣各個不同特定環境的威脅。
[12:00]
剛剛提過說要介紹外來種,在南臺灣,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墾丁去遊玩,去注意一下屏鵝公路以南的區域,一邊是海一邊是種植物的地方,那裡就開始有一大堆的銀合歡。銀合歡其實長得...有點像是小型的鳳凰木,可是銀合歡最大的問題就是,它自己有一些環境上的課題。
那個地方在一百年前,早期是所謂的榕樹的環境,可是在這樣一個狀況的話,銀合歡為什麼會進駐在那個地方呢?因為它早期是種瓊麻,把那些榕樹全部砍掉,砍掉以後改種瓊麻,瓊麻到一九三○、四○、五○的時候,就慢慢慢慢消退了,經濟價值沒了,沒了以後整體瓊麻栽種就變得非常地糟糕,變得非常糟糕以後,大家就不去管它,這是第一個。另外剛好碰上臺灣社會的轉型,整個農業的生產幾乎是停止,接下來就是土地荒廢、銀合歡就進駐,那銀合歡進駐以後現在變成是銀合歡的天下。
銀合歡在生態上它有一個很大的課題就是,它含有含羞草素,會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長,結果只有它自己存在。可是銀合歡最大一個課題,它含有氮,過多的氮可能會對這個生態系,造成一些不可預知的影響,這是目前還在觀望的狀態。
銀合歡這個東西跟臺灣過去,土地利用、以及社會人力結構的改變,有很明顯的關係,從一個原生林、到瓊麻、到荒地、到銀合歡,經過100年的時間。100年都已經超過我們的生命,可是我在做生態的時候常常一直講,除了我們自己以外,還要讓我們後代子孫來享用這個生態,所以呢,我們這一代,有必要在做一些動作的時候,要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生態的思考範圍。
臺灣有很多地方需要做保育,像在臺灣現在我們的居住附近,現在大家在談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也有一些朋友在談淺山生態的保育,就是接近我們人類居住區很近的一些環境,它有很多東西值得去保護。比如說有一些地方它有一些諸羅樹蛙,就居住在竹林裡面,然後呢有些地方它可能還有一些很特別的一些物種,八色鳥,那八色鳥的狀況,牠面臨的問題就是數量在下墜,數量在下墜怎麼辦? 這個也是我們要去思考的一個課題。
還有一種物種叫石虎,石虎現在比較知道的是,牠出現在臺灣大概是很零星的出現,最早大概知道說玉山那邊有,玉山國家公園附近那邊有,那現在知道比較多的是苗栗縣。苗栗縣前一陣子開發案非常非常地多,所以就造成很多的衝突。那石虎的問題最大是說,牠現在分布範圍非常地小,而且環境有碎化的一個現象,所以在這樣一個狀況之下的話,石虎的保育變成非常非常的困難。那有人建議說,是不是把石虎移到別的地方去做復育,理論上可行,可是有很多很多值得去思考後續的一些內容。
[15:48]
最後一個就是剛談到的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我們知道說溫度,會隨著二氧化碳量的增加,這個部分大概現在已經沒有什麼疑慮,基本上就是這樣。那在這樣狀態之下的話,面臨很多生態上的問題,比如說第一個就是很多物種會出現在同樣一個地點,有些物種是彼此互相幫忙的,比如說有些蘭花開花以後,需要昆蟲去幫忙做授粉,可是氣候變遷以後呢,可能蘭花的開花時間變了,甚至昆蟲出來的時間也變了,所以這兩個東西就變成不一致,不一致之下蘭花沒辦法被授粉,那昆蟲沒辦法有食物吃,那這些東西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海洋部分的話,一般海洋的環境都會量它的pH值,現在海洋大概是八或八點一以上,可是未來會降到七點八以下。七點八以下就非常非常地值得大家注意,因為七點八以下的狀況,很多的生物比較不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
那整體來講的話它會對很多環境造成影響,比如說在臺灣的話,它可能會對一些珊瑚礁的狀態會有影響。現在有一個案例是在東沙,東沙那個地方有一個東沙環礁,那個地方因為過去早期,差不多大概最近二十年來溫度的改變,所以它從柱狀形的珊瑚,現在已經變成叫做桌面型的珊瑚,那是很明顯的一個改變。
另外像在比較低海拔的地方,會有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所以臺灣面臨最多問題的,可能就是像東沙島,或者是西南部沿海,甚至是在淡水河這個區塊,以及宜蘭這樣的環境,都會有一些因為海平面上升,淹沒一些區域的情形。
[17:46]
剛才提過,我們想要介紹臺灣的氣候變遷,臺灣自己的研究。我們有一個研究是差不多從一九九二年做到二○○九年,那個研究很有趣的狀況就是,隔幾年去做鳥類調查,然後鳥類調查用標準方法做,所以資料可以比對。那很簡單就是我們看到幾個物種呢,牠出現的位置,本來在中低海拔的位置,現在已經慢慢地跑到高海拔的位置去,比如說像一些白眉林鴝啦,或是一些比較熟知的中海拔鳥類。
經過這樣一個監測大概會看到一個現象,有些鳥類牠的數量是有在下墜的,那也有些鳥類呢,牠的數量是在增加的,那增加的一定是那種所謂原來在中低海拔的鳥類,跑到高海拔去;那降低的反而是原來出現在高海拔鳥類,有點被乞丐趕廟公這樣的感覺,所以造就一個現象是整個環境,從生態的指標來看,它是在改變的一個情形。
這個東西最大特點就是,如果你去看差不多三千六百公尺以上的區域,那三千七百公尺基本上是臺灣森林生長的一個界線,那樣一個環境裡面,看到一個現象是,它從早期二、三種鳥類,到現在是八種鳥類,就是更多的鳥類進到那個位置去。你可以想像一件事情是,牠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走了,在這種狀況之下的話,等到一段時間以後,這些物種可能會面臨滅絕的可能,所以這個是臺灣目前面臨的一些課題。
[19:38]
當然這些東西我們可以用,整體的一些角度來看,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個目前最新的作為,叫做濕地。濕地呢,我們從早期的漠不關心、開發它,然後到現在開始有一些保護的作為。這些保護作為當然隨著不同時間在演變,它有些不同的作為,早期可能是用野生動物保護區,或者是自然保護區的方式來做,那後來可能用所謂國家重要濕地的方式來做,最近是用濕地保育法來做。
可是濕地保育法做了以後呢,面臨了很多朋友的反彈,很多朋友原來用濕地來當他維生的環境,可是在這種狀況之下,因為法令的要求,就很擔心說這樣的一個濕地保育下來以後,影響我的生計。很可惜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濕地保育法是很明智的希望,大家能夠很明智的利用這個環境,也就是明智利用是溼地保育法裡面最大的一個精神。
比較可惜,臺灣現在有八十五處濕地,八十五處濕地裡面目前來講的話,有兩處國際級的,都是為了保護黑面琵鷺。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之下,還有四十處的國家級的,剛剛講的許厝港國家重要濕地,就是國家級的重要濕地。另外一個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許厝港,在未來政策指導下,要變成許厝港生態公園,這是以環境教育為基礎的一個生態公園,政策應該明年度(二○一七年)就會開放,請大家拭目以待。
[21:21]
另外一個案例是目前台北市碰到的問題,叫關渡自然保留區。其實我們在新竹市或是在桃園市,都碰過這樣的狀況,就是很多河道出海口,紅樹林長得太多了。新竹已經編了一筆錢處理,那我們這邊呢,好像是在新路溪那邊也有編了一筆錢,要去處理這方面的課題,因為原因就是紅樹林如果長得太多,可能會造成某些地方的淹水,台北市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台北市的紅樹林從早期士林,從一塊五十公頃的地方,長出來大概快三十公頃的紅樹林,這樣的狀況是不是應該處理,見仁見智,因為大家擔心它會造成社子島淹水,也有人這樣講。
再往內陸走一點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濕地,像是台北市裡面還有一塊地叫做野雁保護區,是大漢新店濕地的一個範圍。這樣的一個環境呢也面臨了一個狀況,像早期是一些沒有植物長在上面的濕地,那現在植物已經長得非常非常的密,非常非常的密之下呢,原本那塊地將近一百公頃,已經長了四十公頃的植物在上面,結果造成整個環境的改變。原本那個環境是要保護小水鴨的,現在小水鴨的數量,從一萬隻降到不到一千隻,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
那最後我想要利用溼地的角度跟大家講做一個結尾,溼地就跟台灣的其他的環境一樣的狀況,都面臨著很多的衝擊,比如說自然的因素,所以很多地方會變,從某一種狀況變成陸域化的狀態。如果這個是環境很自然的改變,那就算了,可是我們有很多因為人為壓力所形成的,開發的壓力,很多的觀光的壓力都有可能。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面臨了很多要去改善的課題,那這時候很多環境,都需要進行營造或是改善,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人的關注,大家都可以去做參與的,以上是我的介紹。
[24:00]
主持人(邱虹儒):這一題我們回到題目:臺灣我們共同的方舟。方舟概念其實是從聖經來的,那時候上帝決定要懲罰這個世界,所以洪水氾濫,所以就建築了一個方舟,那臺灣島的長相正好像一個方舟。對,所以我還蠻好奇的,當臺灣面臨這麼多生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可能,臺灣多元的生物,多元的環境,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如果氣候變遷發生了,臺灣有沒有可能對世界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李培芬:這個倒是比較難,因為我們這麼小的環境,雖然現在出生率在減少,但是我們還是霸占大部分可以用的環境,其他現在有比較好的環境,都已經是不能開發,不能進駐的,所以很難去這樣做。但是我倒覺得說,臺灣有很多生態的問題,其實是應該每一種人都去注意,可是呢,有很多的私人企業呢,其實很多作為是可以做改善的,日本曾經為了八色鳥的保育,日本航空,就把八色鳥的logo貼到飛機外,我們臺灣只會貼hello kitty。其實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象徵,其實有這樣做的話,臺灣才會更進步。
主持人:意在不言中,好,我們再次謝謝,謝謝老師的分享,謝謝李培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