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環境論壇 全集】(全8集)

生態與環境論壇彙編
2016-11-22發佈
2,101人瀏覽

生態與環境論壇紀實

10月22日(六),由本會主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的「生態與環境」論壇,於桃園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熱鬧登場。近五十位來自桃園復興里、復華里、中原里的里民、環保志工夥伴們,在認識老街溪環境與文史變遷後,繼續聆聽8位來自學界、民間NGO,及文學家的生態觀點。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間交互作用的科學,是研究個體、族群與群聚間,與生物、非生物環境間的互動,以及被生物活動消耗的各種因子、資源的一門科學。生態所討論的範圍不僅侷限於自然本身,人們如何對待自然的文化與作為,也是生態學關注的重點。本論壇除主題演講介紹台灣整體生態概況外,並設計有「生態與社會」、「生態思辨」兩單元,邀請大家一起思考與探索,關於生態保護和社會與自然共生等課題。

 

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李培芬教授為帶來主題演講「台灣,我們共同的方舟」,為論壇揭開序幕。

 

台灣因地理位置及地形條件,擁有熱、暖、溫、寒氣候及三大海洋生態系等豐富的生態系類型,植被覆蓋率高達68%,具有高物種多樣性。生態保育方面,除野生動物保育法外,台灣設有9座國家公園、1座國家自然公園、22處自然保留區、20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及83處國家重要濕地等生態保護系統,形成中央山脈保育廊道;並訂有環境影響評估法,為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藉以達成環境保護之目的。

 

台灣同時也面臨缺許多的生態課題及挑戰,因為開發缺乏長程規劃,許多不必要的建設,造成棲地破壞、生物面臨威脅甚至是瀕臨絕種。外來種的入侵,也造成原生物種消失。海島台灣更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例如物候時間改變(如蘭花開花時間、昆蟲出現時間改變)、生物分布改變、海洋暖化、酸化(降到pH 7.8以下)及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生物有很多無法適應改變,暖化與酸化對台灣珊瑚礁生態影響很大。

 

面臨這些生態環境問題時,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如何因應?生態資源主管機關過多,往往在發展理念上會有所衝突,台灣生態保育的進程該如何規劃?需要更多人一起思考、關注及討論的重要議題。

 

「生態與社會」單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賴威任主任首先帶來一場聽覺饗宴—晚風下,聽他(她)們的聲音。

 

賴主任感性的提到,1960年代大家就注意到鯨豚的聲音,想要收錄他們的聲音,做成一部字典;但是50年過去了,台灣的這本字典還沒出版;因此自2011年黑潮開始參與「台灣野生動物紋聲資料庫」建置計畫,希望逐步收集台灣鯨豚的聲音。

 

你知道嗎?其實海裡世界相當的黑暗跟混濁,看不遠,只能靠聲音溝通。透過水,聲音可以傳的更遠。例如,翅鯨的聲音可以繞過半個台灣,花紋海豚的聲音非常的沉穩,偽虎鯨的聲音既輕柔又空靈,這些鯨豚的聲音在海底下交織成悅耳的交響樂。

 
但是水下現在並不安寧,過去40年來,洋噪音係數已增加了10倍。商業航運、漁船、交通船、軍事聲納、離岸風力發電等,讓海底多了好多本來不該有的聲音,影響海洋生物的聽力、也耗損他們的體力,尤其是影響母性、幼兒鯨豚。科技在進步,卻趕走了原來在這的生物,這樣的進步,是我們樂見的嗎?

 

接下來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邱清安副教授,為大家介紹如何「幫觀霧山椒魚打造一個新的家」。

 

你知道山椒魚長什麼樣子嗎?山椒魚外型很像壁虎,是棲息於潮濕有水的地方的兩棲類動物,主要分布在高緯度的溫帶地區,是冰河時期所孑遺的生物。台灣的五種山椒魚都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也是山椒魚分布緯度最低的國度。

 

打造新家,復育山椒魚的步驟並不複雜,剷除芒草、種植樹苗、鋪灑落葉,這其實是被設計、簡化的三個步驟,是在模仿老天爺,去除阻礙演替因子、提供森林種子,加快自然演替的腳步。簡單的生態復育步驟,大家共同參與,透過這樣的方式,在短短的三年內就將一片芒草地快速的改變為適合山椒魚生育的森林環境,縮短了至少十倍的時間;也讓生態復育不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可以真正親身參與的行動。

 

緊接著是桃園地方生態工作者,大茅埔水草生態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吳聲昱,帶領我們認識桃園埤塘。

 

桃園曾經有一萬多座埤塘,都是先人一斧一鑿挖掘的,但不肖子孫將之填平,現今只剩下三千多座。挖埤塘必須要在山脈、水脈及人脈所聚集的地方,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合,才能讓桃園成為萬塘之縣,這樣獨特的美麗,更需要在地社區共同保護及維護。

 

田中博士吳先生認為,環境教育就是傳承,就是要讓不肖子孫知道哪些要保育、哪些要重視。埤塘多的地方,生態也多,生態與生活息息相關,桃園人要守護埤塘,找回過去的童年,只要心情快樂,健保費自然就少。

 

延續埤塘生態議題,來自台北,因為埤塘之美而留在桃園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院陳其澎院長,為我們更深入介紹桃園埤塘文化及保存策略。

 

桃園水系密集但短促,為了把水留下因此發展出埤塘蓄水的文化,塑造獨特的景觀,被行政院選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但這幾十年來卻因城市發展,許多埤塘遭到填平或被切割,短短的一百年剩下不到三千口,相當可惜。

 

陳教授認為埤塘從農業時代的灌溉資源,應該逐步轉型成為社區的相聚中心、環境教育中心。一口埤塘、一個社區、一個企業結盟,三千口埤塘就可以成就三千個環教中心。桃園埤塘是一口又一口的天鵝,現有的都市計畫區已經足夠給二百萬人使用,不用再填平埤塘。企業、建商們,要將埤塘的保留放入發展規劃的環節中,而不是成為埤塘繼續消失的推手,讓埤塘可以為桃園帶來更大的文化及經濟價值。

 

「生態思辨」單元,由台灣環境保護先驅者,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周昌弘院士帶來他對於「濕地價值與保育」議題的思考。

 

人類自古依山傍水而生存,有文化的大城市都與水有關係,城市發展豈能違背這樣的定律? 而溼地是近三十年來最受重視的自然環境。濕地的定義是水中要有植物,且一定時間內被水淹沒。

 

周院士認為溼地至少有十七種功能,例如,調節洪流、提供生物水源、防止海水入侵、保護海岸、儲存上游養份、孕育生物資源、保育野生動物及棲息環境等多項重要的生態調節功能,是全球基礎生產力最高的地方,相較於沙漠、沼澤等等,有時甚至是幾萬倍的差距。但很可惜,我們時常為了發展及利益,破壞濕地環境。我們應當要追求永續發展,秉持世代公平原則、環境乘載原則、社會公益原則,捍衛我們的家園及生態環境。

 

延續前幾位講者對於溼地議題的思考,本會資深研究員高思齊帶來「生態補償的利弊之辨」。

 

生態補償概念是指對於人類所造成的自然環境影響,用其他方式加以抵銷,讓整體自然環境的面積與功能上減少損失。生態補償制度從1988年在美國開始推動,有幾種方式:由主關機關要求、開發者自行補償、銀行補償機制(補償額度賣給開發單位)、信託基金補償(資助給復育者)等。但,生態真的可以被補償嗎?學者認為,要重建一個森林生態系的物種豐度,約要10-30年,但要讓族群相似度回復到原始棲地的狀態,卻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時間,因此補償是最後的手段。

 

台灣的生態補償制度是在溼地保育法,規定審查可能造成重要溼地環境或生態功能損害的土地開發時,必須優先迴避重要濕地,其次是減輕或替代,最後才是補償。但法規擺在那裡,迴避卻很少被執行。在台灣,國際、國家級溼地竟然可以開發,這是不應該的。

 

理想上,大部分影響重要棲地生態功能的開發案都應該迴避。然而我們到底有沒有創造濕地的技術?新濕地的品質如何評量,功能要維持多久?誰來擔保這些濕地功能的維持?新造的生態要維持多久?30年後當開發企業已經不在,剩下來的事情要由誰來負責?生態補償能否加入世代意義?這些問題都是影響生態補償制度利弊的重要問題,但目前還欠缺答案。

 

論壇的最後由自然生態作家謝桂禎(杜虹)帶來一場文學思辨—「梅花鹿,是梅花鹿嗎?」

 

梅花鹿原為台灣島上普遍存在的野生動物,1969年在野外完全消失。為了尋回芳蹤,1984年政府開始進行「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1994年選定墾丁社頂進行野放復育。在沒有天敵之下,經過十年鹿兒已成功適應新家園,但接下來的發展卻不是人人所樂見的。

 

高位珊瑚礁森林幼苗被啃食殆盡,地表植物也無一倖免,森林底層空空蕩蕩。早已超出環境乘載量的鹿群,飢餓難耐,走出森林取食農作物,也造成農民的反彈。究竟消失的裸地上,有多少昆蟲、植物都不見了,這真的是適合牠們生存的地方嗎?復育了梅花鹿,我們又失去的多少生命呢?

 

一如十年之前 你和我 在森林中默默相對 你的眼神依舊明淨無邪 而我的目光 不再如以往般 單純的欣喜與雀躍

 

故事最後,杜虹感性的朗誦,道出人鹿之間的矛盾情緒,保育、復育的尺度在哪裡呢?我們真的做對了嗎?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點圖到影片)

*右鍵另開新分頁*
 【臺灣,我們共同的方舟-李培芬】
 【晚風下,聽他(她)們的聲音-賴威任】
 【幫觀霧山椒魚找一個新的家-邱清安】
 【梅花鹿,是梅花鹿嗎?-謝桂禎】
 【你不曾看過的濕地風貌,夜觀桃園埤塘-吳聲昱】
 【桃園埤塘保存推動與社區鏈結-陳其澎】
 【濕地價值與保育-周昌弘】
 【生態補償的利弊之辨-高思齊】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