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經營管理組何健鎔組長,2006年曾任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主任,對於螢火蟲研究充滿熱情。

從1995年至2007年整整12個年頭,對於螢火蟲的執著與熱情,驅使他繼續往前邁進,多少寒暑、多少晚上,不懼危險,尋螢追螢於野外,經常以「研究室」為家。一路走來雖辛苦,為理想、興趣而堅持的他,已化身為螢火蟲守護者,默默做個夜裡尋光的人,為那暗夜裡的美麗點燈小精靈堅持地走下去。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雖然現在都市人很難看到螢火蟲,事實上台灣的螢火蟲多達65種,從平地到海拔3,500公尺的高山,都可以看到。

1989年台灣開始推廣賞螢活動,引起熱烈回響,也引發許多社會議題。何組長特別強調「賞螢三不」:不採集螢火蟲,不用手電筒直接照射螢火蟲,不踐踏螢火蟲棲地;提出建立螢火蟲棲地監測、禁止使用殺草劑或殺蟲劑,繁殖季節燈火管制等棲地管理維護做法。「螢火蟲喝的水,就是人類喝的水」,對環境生態有益,最後也是我們獲益。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其實螢火蟲是一個蠻特別的、具有歷史文化的昆蟲。台語有一個很特別的兒童唸謠,它是這樣念的:「火金姑,會落土,坐我船,打我鼓,吃我冷米飯,配我鹹魚脯,從我門口埕過,被我捉來做某。」事實上,在早期農業、農村的時代,螢火蟲是很多人小時候的記憶,在居家附近的曬穀場上,就可以看到飛出來的螢火蟲,是非常特別的。

另外,在中國大陸有一首童謠,我也唸給大家聽聽看,它說:「螢火蟲兒飛落來,把你三個銅錢買草鞋;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屁股亮晶晶。

」當然,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國古代的晉朝。東晉的時候,有一位宰相叫車胤,這位宰相因為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沒有錢買油燈。靈機一動,在螢火蟲發生季節裏,就跑到野外去採了一些螢火蟲,放在囊布袋子裡面,用來讀書,最後他成為一位尚書郎。這個在我們的歷史上是個非常有名的歷史故事,稱為「囊螢夜讀」,或者是「囊螢映雪」。

[1:58]

接下來,了解一下台灣螢火蟲的多樣性。早期日治時代就有人研究螢火蟲,那時候日本人殖民台灣,有一些昆蟲專家,針對蔗田裏面的蝸牛類去做生物防治,是利用台灣窗螢的一個例子。台灣光復後,研究螢火蟲的人也沒有變多,大概到民國七十八年,楊平世教授,或是陳仁昭教授等等,才開始陸陸續續進行螢火蟲的相關研究。

早期日本人也有學者專家到台灣來做採集,像大場信義博士等等,對於台灣螢火蟲的基礎研究,定下蠻好的基礎。直到目前為止,台灣目前已記錄的螢火蟲大概五十六種,這五十六種螢火蟲,有很多是已命名的種類。台灣還有很多螢火蟲在野外有自有種類,因為晚上的調查要花非常多的時間,所以可能還有很多新的物種沒被發覺,這是蠻特殊的。

你覺得台灣六十五種螢火蟲而言,跟其他國家比較,算不算不多呢?算多,怎麼算多?我們去看一下日本的螢火蟲,日本目前記錄的大概五十種的螢火蟲;中國大陸目前所知道的大概一百二十種;美國這麼大,只有一百五十種的螢火蟲;英國也是個島嶼,卻只有一種螢火蟲;特別談一下荷蘭、比利時這些中歐的國家,只有六種的螢火蟲;澳洲大概只有二十五種螢火蟲。

[04:00]

這些螢火蟲的種類,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就有六十五種螢火蟲。一個島嶼,這樣的一個小島上就有六十五種的螢火蟲,是非常非常特別的。為什麼台灣的螢火蟲種類數會那麼多呢?整個的地理環境、條件都非常的特別,地處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板塊,所形成的一個島嶼。當環境、氣候的垂直變化非常的多,造就台灣螢火蟲的多樣性。台灣六十五種的螢火蟲裡再把牠細分,其中有水生的螢火蟲。什麼叫水生的螢火蟲?就是牠的幼蟲生長在水中,必須適應水裡的生活,可以在水裡面呼吸。

台灣有三種水生螢火蟲,其中有一種是半水生的螢火蟲。所謂半水生的螢火蟲,就是牠的幼蟲在陸地上生活,但是為了捕食,會潛到水裡面打獵。把水裡面的螺貝類,拉到陸地上,將牠取食。這個是半水生的。其他的都是陸生螢火蟲。

陸生的螢火蟲還有一個特性,牠可以從海平面,從紅樹林、海邊的防風林,一直到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都可以看到螢火蟲飛舞。特別是在不同的季節,冬天的時候,螢火蟲到了晚上出來,很冷環境裡面,螢火蟲還是會飛舞,這是我們台灣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

在農業生態系裡,因為比如說農藥的一個影響,還有土地一些開發的影響等等。農業生態系裡面目前只存有一種的螢火蟲,台灣窗螢。從前還有一種,叫黃緣螢,那這種螢火蟲呢,目前已經消失在西部平原,要看這種黃緣螢,只有到山區的一些比較自然的一個環境下,或者是有天然的湧泉,才能找得到這種水生的螢火蟲。其餘的螢火蟲,都是在森林生態系裡面可以看得到的。

[06:36]

螢火蟲的成蟲是吃什麼東西,你們知道嗎?喝露水,答對了喔!螢火蟲的成蟲主要是取食露水,因為牠的口器退化。那幼蟲吃什麼呢?幼蟲的食性要看,如果是水生的幼蟲,都是吃台灣原生的螺貝類,像我們吃的田螺:石田螺、錐田螺,或者是這個蜷類,這一些都是水生螢火蟲主要食物。但是你會想說,水生螢火蟲吃不吃福壽螺呢?會不會吃?水生的螢火蟲牠在水裡面,沒有辦法在自然的條件下,打獵、攻擊水生的螺貝類福壽螺,因為福壽螺牠有一個很大的一個螺蓋,還有身體的黏液非常的濃稠。所以在捕食的過程,沒有辦法直接攻擊牠。

陸生的螢火蟲吃什麼呢?陸生螢火蟲吃的東西就比較雜了。比如說,牠會吃蝸牛、蚯蚓、馬陸,甚至會吃一些白蟻、螞蟻,一些小型的節肢動物。那這些東西牠怎麼吃,非常特別喔!我們知道螢火蟲牠是肉食性的,牠吃蝸牛的時候。蝸牛什麼時候出現?下雨過後,或是晚上、凝結露水的時候,蝸牛就走出來了。蝸牛走過必留下什麼?黏液的痕跡,對不對?那個是身體細胞的黏液細胞所分泌,這個黏液走過就會留在地面上。螢火蟲的幼蟲,晚上出來打獵的時候,牠就慢慢走慢慢走,循著黏液的位置。運氣好,就找到一顆蝸牛。

[08:40]

找到這顆蝸牛之後要怎麼做呢?首先會爬在蝸牛殼上,在蝸牛殼上做什麼?就好像騎在馬背上,蝸牛走到哪,就跟到哪。牠會去攻擊蝸牛的觸角。牠有幾對?有兩對。幼蟲會用牠的大顎去攻擊夾觸角,把麻醉液注入蝸牛的身體裡面。

牠的麻醉液在哪裡?在大顎最前面有一個非常小的細孔。攻擊了蝸牛的觸角,夾一下牠就會縮下來。過一會兒又伸上去,然後再攻擊一下,又縮下來。攻擊了兩三下以後,這顆蝸牛就被麻痺了。

麻痺了蝸牛,蝸牛會怎麼做?牠可能旁邊會吐一些泡沫,想要阻絕螢火蟲幼蟲的攻擊,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幼蟲在這個時候就趁虛而入,用大顎去夾牠的肉,會把消化液先吐出來,消化液吐出來後,把肉跟消化液充分的混和。讓消化液把肉混和成肉漿,然後夾夾夾,堆置在牠大顎的上方,再慢慢吸到牠的肚子裡。這種消化,是一種體外消化。

那你會說,水生螢火蟲幼蟲吃這個肉漿的時候,在水裡面不是就被溶解掉了嗎?事實上,水生螢火蟲幼蟲取食過程,就會吸附在牠的肉上面。就好像是牠的前胸背板變成一個吸盤一樣,吸附在肉上面,就單點用口器來取食,這個是非常特別的。甚至於取食馬陸的話,會像切香腸一樣,切一段一段的把牠吃完。

那台灣六十五種螢火蟲裡面,其中有幾種是特有種? 特有種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黑翅螢,黑翅螢是台灣常見,而且是賞螢的最主力、最主要的一個種類。各地在辦賞螢活動的時候,主要就看這種黑翅螢。黑翅螢牠的前胸背板是橙色的,牠的翅膀是黑色;另外還有一種特別的特有種螢火蟲,牠是水生的,叫黃胸黑翅螢;那再來有一種叫作做雪螢;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突胸窗螢,這些都是台灣特有種。

這邊值得一提,台灣有一種在嘉義,牠的種小名叫Luciolakagiana Matsumura,嘉義螢,一般叫紅胸黑翅螢。這種以嘉義這個地方來命名的螢火蟲,是非常特別的物種。

[12:10]

最早在民國七十八年左右,台灣開始有賞螢活動。最早是配合救國團的「溪阿縱走」,造就了台灣螢火蟲產業。很多人都跑到山裡看螢火蟲,形成風潮。因此,在保護螢火蟲上,有很多特別要注意,尤其是棲地的維護。比如說枯枝落葉的棲地完整性,枯枝落葉盡量不要移除,維持植物多樣性、多樣化;不要用殺蟲劑、殺草劑;以及燈火管制;甚至禁止棲地的不當開發等等。此外,要適當的監測螢火蟲,在螢火蟲的保育上盡一己之力。

最後,我想要舉一位日本螢火蟲的專家游磨正秀博士,游磨正秀博士是京都大學的教授,他講過一句話:「螢火蟲喝的水,就是人類喝的水。」這邊我提出另外一個看法:「我們要保護螢火蟲,保護螢火蟲就是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環境,就是保障我們的生活。」希望大家一起保護螢火蟲。今天對螢火蟲主題的介紹就到這,謝謝大家。

[13:40]

主持人(鄭佾展):我想大家都很喜歡賞螢,也覺得螢火蟲滿天飛舞非常漂亮。賞螢活動很熱門,想跟您請教,一般人或者大家在參與賞螢活動的時,有沒有一些比較環境友善的方法,是我們可以遵守或者參考?

我覺得賞螢的過程中,環境友善的方法大概就是三不原則。第一個是不採集、尊重生命、不能把螢火蟲帶回家,這是一個非常不當的作為;第二個,不用手電筒照射螢火蟲。就算要用手電筒也要在上面加紅色的玻璃紙,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螢火蟲;第三個,不要踐踏螢火蟲的棲息地。螢火蟲發生期的時候,不要踏到牠的棲地,因為牠有很多baby、卵產在牠的棲地,也有正在化蛹的幼蟲,這個也是不能去踐踏。所以三不原則是我們必須要深記的,友善環境的一個初步的作法。

主持人:好,謝謝。您是特生經營管理組的組長,想透過螢火蟲的例子,再跟您請教。在一般的棲地管理,比如說開發行為或者遊憩行為,我們可能要注意到什麼面向?

目前台灣賞螢熱潮算是蠻風行的,那第一、其實首先就是說,我個人覺得第一個就是總量管制,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現在變成賞螢風潮後,大家一窩蜂。那我覺得應該要找到一個適合我們看螢火蟲,品質非常好的地方。

那第二個我是推薦,到自營知名的民宿去看螢火蟲,民宿業者會導覽解說,會帶你到合適的地點,你可以靜靜地去看螢火蟲發光。那你從螢火蟲發光裡面,你也可以獲得一些寶貴的知識,以及對於螢火蟲的一些認知。那最重要的就是說,這樣的觀察、對螢火蟲的了解,其實是要讓每一位小朋友,或者家長,能參與環境教育。認識更多螢火蟲,了解生物多樣性。讓生物多樣性主流意識,能展擴出去。

主持人:好,謝謝何組長非常精彩的一個補充,我想喜歡螢火蟲就要愛護牠。何組長剛剛提到的三不原則,大家可以參考。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