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張霽,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現為台大中文系學生。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由詩走入自然,在年輕詩人張霽的筆下,環境成為一種流逝的時間、變化的空間,能夠俯瞰記憶,找到彼此...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跟詩與環境有關係的,所以,就先為大家朗誦一首我之前寫的詩,詩的題目就是「時光奏鳴曲」。
夢裡我來到那片無人的海岸
好多隨風飄逝的名字都刻在鵝卵石上
被沖刷、磨蝕
直到乘著氣流遠去
一片綿密的記憶於是織在平流層底
我在潮間帶抬頭仰望
想著那個不再有天氣的海拔
風幾乎是靜止的
但空氣裡有揮手的痕跡
思緒與海波平行
穿過沒有門牌的海蝕門
在浪裂線前
和浮力阻力並行著
想到星星已劃過下一個時區了
而光仍在這
海平面以鋼琴的單音閃爍
時間覆寫未知的名字覆寫時間
彎腰拾起一枚貝殼
上面的螺紋迴轉到濤聲的起點
[01:12]
這首詩寫到這邊,首先我想要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詩的形式來表達自然呢?對我來說,寫詩的過程,就是強迫你用語言去反思語言,用語言去拆解語言。因為詩,時常不只是一般描述性的句子,也就是說,假如今天你形容海的顏色是藍色,當你用文學,尤其是詩去表達的時候,你就不得不想盡各種方法,去形容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藍,是像寶石一樣很多種層次的呢?或者是其他種;語言本身其實就是無限趨近於事物的一種方式,比如說,我們今天說那是海,但是其實海這個字可能沒有辦法真的代表海那麼一大片的那個事物,所以,我們讓語言以不同的方式斷裂、連結,也就是說以詩的形式來表達的時候,其實也就是為了更加接近自然的本質。這種形容並不只是像說一個球體表面上互相解釋的現象,也就是說,並不是用球面的這點解釋那點,再用那點回頭解釋這點,反而是要強迫你去找,去看球心裡面到底是什麼,看到了、找到了,或是瞥見一點點模糊的影子也好,至少當你從球心穿回表面的時候,或許你已經能給出更有厚度一點的詮釋,而不只是翻譯你的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以海的顏色例子來說,如果你現在問我的話,我會形容那是一種使人失去時間感的顏色。
也許你會問說,既然詩這麼常做為抽象情感的表達方式,這麼充滿浪漫的想像,這麼不紀實,他要怎麼跟我們現實周遭的現實環境連結呢?
詩這類型的文學,這麼不帶有目的性,也不去宣導大家做這做那,那如果我們今天是要鼓勵淨灘之類的活動,會有人因為讀了幾首跟海有關係的詩,就跑去參加嗎?我想在環保,還有在公共議題的意義上,其實詩本來就很少是實際行動的指南,其實詩也很少煽動群眾去選擇某一個立場,如果有這種煽動情緒的詩的話,他大概不會是好詩,畢竟他已經背離了詩原本的用意,那這麼說來詩原本的用意是什麼呢?我認為一首詩所能冀求最多的,就是帶領著讀者去飛越表層的事物,在更高、更遠的地方,用更安靜、更多情的方式,去凝視、去俯瞰,看見那些你可能原本記得,但後來忘記的,這種俯瞰最深最深的意涵,往往是非常非常單純的。
[04:15]
就保護大自然的方面來說,一首詩可能可以帶你看見,那些理智上說服你要環保愛地球的那些邏輯背後,到底有些什麼?也許那裡有的,是一些你平常走在大自然裡面,自然而然就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比如說關於人類的渺小,或者是關於時間,還有關於存在,我認為當一個人重新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就會更容易走進自然環境裡面,因為這些地方往往有非常非常大的空間,可以容納、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去產生的情感,比如說快樂、悲傷或者是寂寞等等,所以我要講的就是走入自然。
走入自然所以你可能和家人或者是朋友並肩走著,或者是一個人在秋天的時候,去看到一整片金色的、沒有盡頭的芒草,或者是在海邊,去看到海浪的光芒,好像神話一樣古老,不特別的去追尋什麼,不特別去期待什麼,就只是和每個此刻,每個時光欣然相遇,就像平常在生活那樣,也許你會遇見突如其來的暴雨,或者是看到流浪狗和水鳥,假如在這個時候,如果你遇見了,是一整片沙灘的死河豚跟垃圾,你可能才會真的覺得傷心起來,真的覺得難過起來,比看到冰山在瞬間崩解還要傷心,因為你看到的是一種毀滅的日常庸俗,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你看到大自然這一片這麼美好的大自然,居然是以日常所示一樣的速度在消失,也就是用大家最容易忽略也最容易麻痺的方式在毀滅,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到底該做什麼?以詩的角度而言,我想這邊我等等可以再來談。
[06:14]
我想要先回到走入自然這一塊,走入自然當然是看見世界的一種方式,所以想要先跟大家分享一句話,「當你要去看見這個世界、了解未來可能發生什麼危險的事,你就必須踏出步伐、靠近一點,去看見高牆後面有些什麼,去找到彼此然後去感受。這就是生活的意義」,這句話是從電影《白日夢冒險王》裡面出來的,我特別喜歡裡面其中一個部份就是去找到彼此,然後去感受。
我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就是在那個我看到很多垃圾跟死河豚的沙灘,那一次是我跟我朋友兩個人第一次看見真正的河豚,所以其實我們很興奮又很好奇,又有點害怕不知道為什麼那些河豚會在那裏,當時我們就在海灘上走來走去,就想要看看說有沒有還活著的生物,然後我們就看見一隻小魚,那是一隻很小很小的一條魚,大概只有我們的拇指那麼長,他在海邊一個快要乾掉的小水坑裡面,但他真的是活著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時候就很高興,就想說要把他帶回海裡,但是因為那個水坑離海邊有點距離,所以我們就怕說雙手捧著他過去的時候,他就已經奄奄一息了,所以我們就想說,那就先讓他待在水坑裡面,我們再來想辦法。
於是,我們就兩個人一個人顧著魚,一個人到海邊去捧一些海水回來補充,就這樣子跑了幾趟之後,被海邊另外兩個小朋友注意到了,他們聽說有一條還活著的小魚也很開心,所以他們就一起跑來幫忙,然後我們四個人討論討論之後,就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直接從他的小水坑挖一條長長的引道,可以直接通到海裡,他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游回去了,所以後來我們讓小魚回到海裡之後,就回家之前我們四個小孩一起玩了蠻久的時間,這件事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原本明明不認識的幾個人,居然可以為了讓一隻魚回到海裡,這樣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就聚在一起完成一件事,這是蠻令我感動的地方,也就是說,一個很簡單的信念,或者是想法,居然可以真的讓我在為其他人或是生命做一點小小的努力的時候,去找到同伴。
所以回到我一開始問大家的問題,為什麼要用詩的形式來表達自然呢?我想詩除了在你書寫或者是你閱讀的當下,去逼近、去找事物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詩常常有一個特質,具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意念或是想法,透過這樣的想法,或許我們就可以在為自然做一些什麼的時候,去找到同伴。
雖然詩在語言的表達上看起來是很發散的,一下提到鋼琴,一下提到星星,一下提到海岸,但事實上,在意涵上往往是收斂在一些非常非常單純、非常非常簡單的東西上面,透過這樣子的抒發,雖然不一定是什麼嚴肅的大道理,但在這許多信念當中,我們也許就可以去找到同伴,一起去看見自然當中美麗的,還有不美麗的,比如剛才提到的一整片長滿金色芒草的山坡,或者是一片不太乾淨的海灘,一起去感受,一起在快樂的時候和悲傷的時候,都去為自然做些什麼,謝謝。
[09:41]
主持人(鄭佾展):這大概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文青的一天,有機會站在小詩人的旁邊一起對話,那也請容許大家讓我繼續扮演下去,我覺得時光奏鳴曲是一個非常美妙的一個詩篇,在這邊,我也要帶來一首「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湧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湧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唱歌

這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寫的一首詩,現實生活往往不是這麼的美好,海邊的小魚也不見得每次都能夠遇到善心人,因此,我們更要記得那些美好,到最後,想要再跟張霽這邊討論一下,如果下一次你還有創作,你還打算為誰創作的話,你會想到一些什麼樣的主題?
張霽:因為我本身是蠻喜歡自然,就是很喜歡沒事的時候去爬山或是約朋友一起去海邊,所以,我對自然應該算是蠻親近的,所以如果真的再創作的話,應該還是以自然為主,但其實不一定都是跟環境保育有關,其實有時候只是一種突然想到什麼,然後把它寫下來,不一定每次寫,都會帶有一種目的,我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很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謝謝你再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內心世界,我想這麼多的創作思考,創作是為了展現內心更深層的一些意識,如果環境成為主詞的話,或者是大家關心的事情,當然自然而然越來越多會有更多有關於環境的創作產生,也期望我們下次還能夠再聽到、再看到張霽帶來非常美妙、美好的詩篇,謝謝。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