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與環境論壇全集】(全11集)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2017-05-14發佈
3,066人瀏覽

遺址與環境論壇紀實

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TEED)第二十四場論壇、在臺南所舉辦的第二場論壇在3月10日(五)順利落幕,遺址與環境論壇是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辦,是TEED與遺址環境教育平台(ASEED)的對話與交流。
經過一天精彩又緊湊的演講,10名來自臺灣各地的考古與文化工作者,齊聚在臺南涴莎藝文展演中心永華館,超過一百名觀眾坐滿會場。在劇場式的舞台上,1個主題演講及3個單元10場短講,為國內首次從遺址的文化保存專業與環境保護對話的論壇活動。
考古遺址蘊含長時間人類文化發展過程,敘述人類與土地之間密切且複雜的關聯,保存文字紀錄不及的訊息,對於文化保存與環境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考古遺址雖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但易受自然與人為破壞,在研究與保護工作上皆需要有公眾的支持,而公眾的支持來自民眾對考古遺址與環境關聯的認識、了解、進而支持。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秘書李雪慈,在致詞時分享了舉辦遺址與環境論壇的想法,臺南是有歷史的城市,過往有族群之間的交流與爭鬥,而揭開這個歷史面紗的就是考古研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對痕跡的解讀,也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過程,也讓我們能夠在現在與未來彌補過失。而有了知識,能夠成為行動的種子,在民間發芽。
論壇由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老師帶來「穿越百年時空,從遺址看環境變遷」的主題演講。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已經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從1896年開始,起點就是台南女中的老師,延伸出現在豐富的研究成果。劉所長百年時空脈絡貫穿,兼談其中的政治、環境、社會型態、文化與科技發展的變遷,身為環境教育委員會兩任的委員,劉所長對環境與考古的關懷,在於過去與當代的連結,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環境變遷的關係。不僅探討現代各種開發建設對考古遺址所造成的影響,也檢視文化資產的保存議題。從考古遺址中,我們可以發現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因此,考古不僅是對過去文明的認識,更是啟發社會具環境倫理的生活態度。
第一單元:遺址中的環境。
首先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助理劉克竑為大家帶來六種考古發現消失或族群變化的動物,這些動物曾經在台灣這塊寶島上蓬勃的發展,但因為人為的獵捕或開墾,環境急速的變化,「那些年,從臺灣土地消失的生物們」連結了台灣百年前與現今,再也看不見的野生梅花鹿、有獠牙已經滅絕的狗獾、在現代連想像都難以想像的鹿科「獐」。劉助理研究員在長期進行動物考古的過程中,提醒我們人類對於動物的不友善是有長久的歷史記錄,滅絕的動物透過考古重現在我們的認識中,也警示我們不能再破壞環境,留給更多物種一同生存的環境。
接著,遠從花蓮跨越而來的劉瑩三教授,為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為大家介紹「遺址、科技、環境」。遺址與遺物歷經百年風霜,都是相當脆弱的,科技的工具是考古學的重心,提供無法說話的遺物還原歷史的證據。劉教授在演講中強調了科技考古的功能,是提供了支持性的證據,當有考古發現和假說時,可以做出客觀的證明。而除了較常聽說的同位素分析或者是土壤分析,現在花粉也是能夠探知過去氣候條件的重要工具。對於考古科技可能對環境保護的貢獻,劉老師分享到以洪氾的跡證來看,是可以給予當前河川的治理一些參照。
第一單元的第三名講者是成大考古所助理教授熊仲卿(實際演講時間為下午),熊老師鑽研環境考古學,帶給民眾「挖掘環境的歷史-環境考古大解密」。提到復活節島,大家可能想像到的都是復活節石像,不過在考古學家的眼中,復活節島的考古中,可以還原當時棕梠樹茂盛、鳥類群聚、生物生存的樣貌,而在復活節島的例子中,熊老師點出了生物和自然資產因為嚴重的破壞,復活節島內,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的衝突加劇,最後社會崩潰瓦解的歷史結果。環境考古學界,也透過考古的方式關心生態系統的維護與平衡、永續的發展,延伸到現代氣候變遷、森林、或動物和植物保育的問題。
接著進入到第二單元:遺址、開發、文資法。
對環境而言,開發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一種破壞;但是對遺址及文化資產保存而言,開發大多數的時候反而是打開與歷史對話契機的鑰匙。因此,文資法在2016年的修法開了一扇大門,開放了民間提報審議古蹟的權利。
單元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館長張善楠開場,張前館長從卑南遺址的管理與活化經驗中,帶聽眾一起探討文資保存、建設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看似衝突但是創造雙贏的局面,開發而發現遺址、亦或是開發而妨礙遺址保存?張前館長拋出了提問、也舉了場館實際的經營第一線所遇到的困難,如樹保與遺址保存的議題,讓大家一起思考。在卑南遺址經營一個史前文化博物館,地方民眾的參與尤其重要,民眾因為對歷史文化的認同,因此也對於土地內遺址的保存給予高度的肯定。
中研院院士臧振華,可是搶救南科古文明的重要推手,南部科學園區探勘要建園時,在南科及其周邊區域先後發現了80多處史前的遺址,也隨著開發的進行,有了五個階段的搶救和開發同步進行,臧院士在南科考古的努力,可以說是與經濟產值的賽跑。南科出土的文物與遺跡,年代涵蓋了5000多年,代表臺灣西南部六大文化層的遺址分佈,呈現出10個考古學文化期相,是臺灣擁有最多文化層及最豐富文物的古文明遺址,也從調查中,尋找到沿海而居的先民生活型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物遺址組科長林宏隆為本單元壓軸,林科長從世界遺產文化保存的活用原則,探討考古遺址對現代社會的意義。例如可辨識性,原物以外添加,避免對原建物的惡化;或是原物以外添加,增加商業空間。演講中,林科長拋出一個疑問,文化保存博物館該如何經營?能夠傳達教育的意義、能夠導入民眾的參與,也能對文化遺址本身有最佳的保護與保存。文資法第五十七條的修正,更提供了文化遺址最大的保護,一旦進入審議程序,任何的工程都必須停止,經過審議程序的SOP之後,即可以最快的時間確保文化資產的保留或工程的持續進行,希望由此在保存與開發之間創造雙贏。
最後一個單元時空拉回到臺南:臺南遺址與環境。
臺南古稱南瀛,自來就是多族群往來交流之地,具有豐富考古遺址與文化素材,這些珍貴資源記錄了先民的日常生活與在地歷史脈絡,隨著考古學者的發掘研究,發現過去的生活環境元素,並逐漸呈現在世人眼前。
由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帶來「臺灣河川古文明的故事」(實際演講時間為上午),劉所長千挑細選的溪流無他,就是曾文溪這條臺南的生命之河。不過這條溪流可不是一條乖乖牌,而是像蛇一樣無常,依傍著曾文溪,有了豐富的遺址出土,也帶我們認識了河川與文明的互動。劉所長特別以曾文溪的不乖,提醒我們不要像水利署規定的:中央管河川、地方管河川來思考河川,因為從歷史中,河川一直在告訴我們:請你不要管河川,我們自己管自己。型塑一個尊重歷史與自然發展的文化。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六孔管理站主任黃光瀛,若不是在遺址論壇,黃主任帶來的豐富船隻故事,可能讓大家一時之間好像以為身在船塢賞船。黃主任介紹了軍船、商船甚至是漁船,風帆與渦輪是船的主結構,魚雷擊沈、海浪吞噬等原因而成為浪濤下的遺憾。從沈船遺址中,隨著古航線,黃主任生動的演講展現臺南台江作為臺灣通向世界的窗口,貿易、戰爭、經濟魚貨,從沈船的遺物、古地圖的文獻資料、甚至是德國海軍的紀錄,建構起臺南至今不墜的發展基礎。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助理教授鍾國風,帶給大家「重現清代『倒風內海』的港口風華」。台江與倒風內海區域,最早是西拉雅族採拾貝類、狩獵的領域,荷蘭人進來之後,先民的活動一路往內陸移動。在清康熙時期,開始在倒風內海區域設庄設堡,倒風內海就成為貨物南來北往重要的樞紐。倒風內海碼頭的挖掘令鍾老師印象深刻,正好是鍾老師小兒子出生的那年,一個新的生命誕生,而另一個老生命-水堀頭重現於世人面前。水堀頭的發掘對當地人而言別具意義,考古遺址與社區傳統文化的融合,過去與王爺的扣合,現在與當地的宗教傳統,是鍾老師對未來的期待。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顏廷伃,講題為「麻豆大社的前世今生-西寮與前班遺址」。麻豆有三個遺址,西寮、前班和水堀頭,剛好可以說一段從史前時期到歷史時期,人早期活動的發展歷程,這段歷史就像是人的靈魂輪迴一樣。麻豆社正好在河海陸地的交界之處,在這個關鍵的地點,聚落由此而生,而透過考古的細究,看得到過去居住在此先民的生活方式,而發現的麻豆溪流道改變,也帶來更多值得我們繼續研究的方向。
經過一整天講者們精采的分享,觀眾與講者紛紛表示意猶未竟,遺址與環境之間的對話,需要綜覽全局的視野,也需要從地方發芽、遍地開花的不懈耕耘。更重要的是,需要建設性的辯證,因為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就是因為不同理念與科學發現,從考古的碎片中映照出歷史的啟示。文化改變了環境,而環境的變遷也推動著人類文化的淬鍊。
本次「遺址與環境」論壇是TEED臺灣環境教育對話平台第24場論壇,我們希望針對環境教育各領域議題,廣邀公私部門相關人士參與、分享,透過影像與聲音之記錄,留下屬於臺灣的珍貴環境教育資產。

顯示完整內容

節目一覽表(點圖到影片)

*右鍵另開新分頁*
 【穿越百年時空,從遺址看環境變遷-劉益昌】
 【那些年,從臺灣土地消失的生物們-劉克竑】
 【遺址、科技、環境-劉瑩三】
 【挖掘環境的歷史-環境考古大解密-熊仲卿】
 【卑南遺址的管理與活化-文資保存、建設開發與環境保護-張善楠】
 【搶救南科古文明-臧振華】
 【考古也要顧環境--文資法的環境考量-林宏隆】
 【臺灣河川古文明的故事-劉益昌】
 【浪濤下的遺憾--台江地區的沈船-黃光瀛】
 【重現清代「倒風內海」的港口風華-鍾國風】
 【麻豆大社的前世今生-西寮與前班遺址-顏廷伃】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