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天我很高興、也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能夠跟各位來分享浪濤下的遺憾-台江地區的沉船。那要講沉船,我要先跟各位分享各個時代縱橫於台江、台灣四周海域的船,包括史前、一直到十七、十九世紀、牡丹社事件前後、甲午戰爭跟二次世界大戰終戰。那到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現在也已經七十二年了,這麼多來往來在台江海域的這些船隻,那事實上也都沉埋在海,我們附近的海床上面。這些不只是這些船隻有可能是因為海戰,有可能是因為風浪,有可能是叛艦喋血,各種各樣的原因。那在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就是這個框框這個底下有歷史記載以來,大概這個地區至少有兩百多條船。但是我們知道東方人比較少去做沉船的記錄,反而是西方人,那他們對於這些船隻在哪裡,載了什麼貨物,在哪裡沉船,有非常詳細的了解。
這是六千年前的這個台灣,這個第四季冰河結束以後,這個海禁的時候的情形,各位可以看到台灣西南沿海,已經是那個海岸線都離現在的海岸線非常的內陸,那當然這個時候,在這個土地上面的主人,南島語族已經開著船隻,三角帆為主的這些船隻,縱橫於太平洋的各島嶼之間,以及亞洲大陸之間了。那當然進入歷史時代,我們到十七世紀那這些這個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等,經過這個美麗之島,那當然他也留下班班的這些船隻的記錄,當然也有很多這個大航海時代,這個時候各位可以看到台灣剛好是在,經過非洲的好望角,一直到印度次半島,一直巴達維亞,一直到熱蘭遮城,一直到平戶這個路線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停泊點。
那我們看到了,當時熱蘭遮城日誌裡面有記載,有大船、平底船跟快艇,那這個歷史的圖畫告訴我們,不同的船隻的樣貌。加雷翁帆船,這個主要往返於歐洲跟亞洲之間,還有熱蘭遮城,一直到現在的雅加達,這個就是荷蘭的。那大概二零一零年的時候,有一艘西班牙的這個大船進來我們的這個基隆港,當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參觀,接下來就是平底船,平底船相對來講比較小,做中程的,包括台灣跟日本長崎之間。另外還有快艇,那快艇主要是地區性的聯絡,來搬運物資用的,因為比較小,也是造價比較便宜。那他們搬什麼貨物呢?大家也許知道糖、鹿皮,或者是說這些絲織品。那個甚至於銀、日本的銀等等的,但是也許大家不知道,竟然還有木材。這些木材竟然是暹羅,跟暹羅,台灣熱蘭遮城跟暹羅VOC,有一個據點在那邊交易的緬甸的柚木,最好的木頭。這些柚木用來做什麼呢,這些柚木用來用熱蘭遮城上面。各位看到,有沒有那一個一個方形的洞,這些方形的洞就是那個屋脊、屋樑,這些柚木就是用來鋪這個熱蘭遮城上面的城堡,上面的這些商館,以及那個倉庫,以及房舍等等的,我們在熱蘭遮城日誌上面也很明顯的看到各種各樣的船,它哪時候進來,它哪時候又出港。各式的船當然在此同時,鄭成功的軍船,也是廣義的容客船,它有商船、軍船,這是商軍合一這樣子的一種船,也都在這個地方,來做一個交會。
這個是德國的士兵,在記錄鄭成功跟荷蘭打仗那一次歷史的戰役的現場,我們現在還原由楊炳輝畫筆下,就可以看到比較小的船,是鄭成功他的水師,跟這個大一點的荷蘭船,在我們的所謂極淺水域來作戰的情形。當然在這個當中,剛剛的古地圖也有日本人的聚落,這個就是朱印船,也是橫行於這個日本、台灣跟中國之間的這個水域,黃海跟南海、台灣海峽這個地方的船隻。這些時間進入到十八世紀,各位可以看到台江內海還沒有完全服務以前,全部的這個內海,有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這個容客船為主的這些船隻,這些都是有可能是因為不同的情況會變成這個沉船。那當然影響台灣最重要的事件,牡丹社事件一八七四年之前,一八七一年是琉球居民是乘著這個山原船到台灣,漂流到恆春半島來,是三年以後,這個西鄉從道這個旗艦是坐著高砂丸。另外同一時期清朝,我們大清帝國也認為這個海防的重要,所以他第一艘西式的軍艦是揚武艦,那時候的軍艦竟然還是用帆船為主,渦輪為輔的。時間再推向後面二十年,一八九四年,那當然就是甲午戰爭。日本的旗艦,松島艦,松島艦後來沉在澎湖海域。另外在這個甲午戰爭之後,劉永福坐鎮台南,西京丸這一個船是由億載金城,大家都常常去這個地方,命中它的桅桿。那很多日本時代到終戰以前的船名,都是以台灣命名,比如說新高艦,那它當然也是最後也是翻覆沉沒。另外就是在那個裕仁天皇旬期的時候,到台灣來的時候,他坐的金剛艦也在臺南地區。另外鳳山艦它也被魚雷擊沉,等等的。包括高砂丸,不是高砂號,高砂艦是高砂丸這個是它被海軍徵做這個特設的這個病院船等等的,另外還有安平號,行駛於安平到香港的路線,這是終戰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到最後這些主力艦等等,很多很多都在臺灣海峽以及附近的海域來沉沒。
好,那台江國家公園的核心價值是要重要的史前遺跡,史後的古蹟環境,必須要有教育的意義。
於是我們進一步思考台江國家公園,潛藏的海洋文化資產跟這些文化資產所代表的價值,如何能夠讓它再現,那我們就以VOC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的這個沉船來做一個研究,我們發現檔案的整理彙編,發現說非常有趣,我們找了十四艘,從嘉義的布袋一直到車埕這個地方,有十四艘裡面有八艘,大概是在台江國家公園附近的範圍裡面,當中有四艘是在極淺水域,也就是我們講的大員港道,包括科德克爾克號,以及馬爾森號,以及老鷹號,還有一個叫作依門荷恩號,那這些地區大部分都已經陸化了,或者是改變了。但是那個已經陸化,但是這些航道,這些遺跡都還在,甚至有一條船還在私人的魚塭底下。那這個我們可能有這樣子的理解,這些是水下共同的遺產,那這個我們就進行了工作。
在民國一零一年,我們委託樹谷文化基金會王瑜跟朱正宜博士,兩位博士來一起合作,各位可以看到圖片上面這三艘西洋船它停泊的位置,竟然也是,竟然也是我們挖掘考古有異常訊號的地方,那這是歷史的偶然與必然。各位可以看到在熱蘭遮城的東北方,記住東北方、東北方,這個是鹽水溪口現在的情形,那這個東北方我們可以看到,東北方。我們在這個地方,那當然我們考據了很多的歷史的文獻,包括最重要的雷爾生的日誌,它上面清清楚楚的描繪了不同的哪邊有樹、哪邊有山丘、哪邊有碉堡、哪邊有樹林、哪邊的山脈,這個以ABCD來指稱,那在這十四艘沉船裡面,剛剛提到這四艘,我們就找那四艘最極淺水域的這個沉船,我們把它根據歷史的文獻,把它定位出來,也就是在A的這個區域,這個A、A的區域,這四艘、那這四艘,我們包括了剛剛講的老鷹號、馬爾文森號,它是颱風吹毀的。另外有依門荷恩號,它是自行被在海戰的時候被荷蘭焚毀。最重要的就是科德克爾克號,它是被這個鄭成功的炮火所擊沉。
那我們進行影像聲納跟地層剖面儀,側掃聲納,就在這個水域來探測,以及來做水深的資料,竟然就在出海口從零點五公尺,一直到十三點五公尺這麼深,我們把它畫出來。顏色比較淺的是紅色、黃色,一直到深的藍色、綻色,那個最深,各位注意看,那個熱蘭遮城的東北方,那個最藍色的區域,就是剛剛古圖上面那三艘軍艦的位置,也就是我們有所斬獲的地方,最藍色的這個地方,那個現場是這個樣子,那側掃聲納雷達的資料,我們看到有,竟然有九個特殊的目標物有所反應,那剖面底層資料,我們看到這個,我們有四個這個穿越線C1、C2、C3,竟然在沉埋的深度,沉埋深度代表是從水底底泥開始算,包括水深,水深可能三公尺、兩公尺,甚至於更多,那底泥開始算沉埋的深度,大概埋在三到五公尺,我們看到這些訊號,甚至於有兩個地方,我們看到它的縱剖面,比如說C2這個位置,你們看到那個紅色的那些有異常反應的,竟然有兩個地方,也就是那個船是立體的,那除了表面以外,還有兩個地方有異常的反應,我們就把它在GPS上面定位出來,然後來希望能夠來試鑽探。
這個是我們現場工作的情形,大家要坐桶子到那個工作的平台去鑽,那現場就是這樣子,一根一根管子這樣子進去鑽,那這當中有王瑜博士,這個管子接起來來鑽,大家看到這個鑽頭,碰到非常硬的金屬反應,有可能,我們合理懷疑是當初的銅炮,已經把鑽頭都鑽歪了。這個是在四到五公尺,我們做了剖面,紅色的部分就表示有金屬反應,甚至有兩段式的,也就是說,上下層都有炮管之類的金屬。當然這樣子的情形,有可能就是那文獻上面所記載的,科德克爾克號的殘骸,那這些綜合這些,這些金屬是什麼年代?到底確實的歷史意涵是什麼?文化價值是什麼?也許比船上面的財貨更加重要。我們除了這唯一的解答,是除了鑽探以外,還要視覺的工作,他可以建立四維空間,也就是點線面以外,還要讓我們回到三百多年前的古戰現場。這個島嶼歷史十分關鍵的事件,我們深化國土價值的一個部分,也就是台灣重回漢人政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那所以我們做這個工作,事實上,就是重現這片土地歷史的自明性,因為這個地方,台江地區其實是什麼?其實是The Gate to the World通往世界的門戶。謝謝。
主持人(董又慈):我有一個問題,是說像現在這樣子,都是算是調查階段,對不對?
黃光瀛:是鑽探。
主持人:那我們有,就是鑽探,去探測下面可能有的沉船的位置?
黃光瀛:對,也有相當的目標的反應。
主持人:那我們有可能,可以對它進行什麼樣的考古發掘的工作嗎?
黃光瀛:還是事實上,我們這個區域叫作極淺水域,所謂極淺水域的定義,是一公尺深以內。當然,即便是極淺水域的發掘,問臧振華臧教授就知道說,這個是非常花錢的,但是我們希望說,至少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說,把這個開始以後,就像亞利桑那號,在珍珠港做成博物館的這樣子,把沉船重新的呈現。那怎麼樣能夠來,做一個視覺的動作,來跟相關單位一起來合作,來把它做成這個歷史地點、這個自明性的呈現?主持人:那像對於沉船本身,它的就是遺物,就是這個遺跡的保存,有什麼樣的特別的做法嗎?
黃光瀛:這個相當專業,因為底泥是厭氧狀態,底泥是最好的保存,當我們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辦法思考,挖出來要怎麼做,當然中國那邊有一艘沉船,他把它整個挖起來以後,還是有相當的規劃,然後還是放在水裡面,怎麼樣把它的遺物一一的清點,然後最後做成博物館,有這樣子成功的例子。但是在我們現在的技術,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可以好好的思考,讓在科技還沒有到這個之前,讓底泥這個絕對的封存,很好的這種隔絕,讓這條船,或者這些水下的珍貴的遺物,留在這個歷史的空間,那我們想清楚好好的規劃以後,我希望跟李主秘來合作,怎麼樣能夠來把這個做一個來呈現。
主持人:那如果我們要對它進行考古發掘,會不會影響當地,就是這個區域的生態環境?
黃光瀛:因為它現在還是在鹽水溪的出海口,大家剛剛看到了,鹽水溪出海口它變動很大,那或多或少,會還是會影響到那個生態系,怎麼樣能夠權衡在歷史的價值,跟這個生態系降到最低,甚至於在枯水季來做一個作業,那當然是需要很用心的規劃,能夠取其平衡。我認為這樣子。
主持人:所以它還是有可能可以,就是辦得到,就是不需要影響太多生態環境,下去進行。
黃光瀛:我認為辦得到,以生態的觀點,但是最主要是政府民間願意推動,願意一起來成就這件事情。
主持人:那我們謝謝黃主任給我們帶來沉船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