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協同研究員陳乃慈博士,專長為環境微生物之監測與控制,水中病原微生物與環境因子之互動探討。近年進一步關注氣候變遷與健康相關議題,透過流行病學之研究設計,整合健康、氣象、環境等次級資料庫,探討氣象因子變化對台灣現在及未來疾病之健康衝擊。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氣候變遷除了改變生活環境,又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多少影響?陳博士指出,天氣的變化,對健康的衝擊有三個層次,初級直接危害、次級間接危害,及三級長期影響,例如疾病猝發、空氣汙染、氣候難民等都是衝擊範圍。
面對可能的健康衝擊,要理解衝擊在哪(現在、未來),輕重程度如何,對應健康效應與風險,同時關注脆弱族群的需求,凡此都需要產官學更多的關注。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大家在投影片會看到,像是一些高溫或是熱帶風暴,或是像暴雨等,這些其實都跟我們的健康有關聯性。
這些的趨勢,雖然大家會聽到,會講說氣候變遷很多事情會發生,可是真的比較熱,或是一些熱浪的強度,或是延遲比較久,或是強降雨,從科學的角度上,其實已經很確定,21世紀末,應該就是會發生,有較科學的證據。所以這些東西,在我們環境衛生領域上,就會針對這些事情去講。
大家聽最多的就是,溫度上升的部分,再來就是強降雨這件事情。可是講強降雨,不代表我們總降雨量是增加的,其實是沒有的,只是說它一下就下來。台灣強降雨,其實有兩種,最熟悉的大概就是颱風,可是颱風,以前風可能會很大,雨不見得每次都很強;現在大概就是,幾乎每年的颱風,至少都會有一個,帶來那種,可能破紀錄的降雨。
另外一塊就是,剛剛環保局蔡玲儀副局長有提到,短延時而強降雨這件事情,因為以前,像中央氣象局豪雨分級,是用每一天的降雨去看,可是現在常常不是,就是一下子就下了,所以會造成很多災害發生。
另外一個就是,雖然強降雨會發生,可是另外一塊很重要就是,降雨不均勻,也就是說,一下子下很大,一下子沒有雨。所以常常會聽到,特別是中南部,有一陣子缺水,可是突然間颱風來了,或是梅雨季的時候,一下子就又淹水,這樣一個降雨的極端化,其實逐漸發生,如果拉長時間來看,豐、枯水期的間隔變化,其實是縮短;而豐、枯水量的差距,其實也變大。
[02:58]
講到了城市健康,其實都市化大家都住在都市,全球大概有50%以上的人是住在都市;在台灣大概到2017年,已經有接近八成的人,是住在所謂的城市裡面。特別台灣可能又是一個,有很大一塊是山坡、山地,所以在這些沿海,或是平地的都市裡面,其實密度就會更高。
可是為什麼都市會特別被提出來,在氣候變遷裡面,因為人都住在這裡,所以大家最常聽到都市熱島效應。相對於郊區來說,它的溫度可能又再增加了三度,溫度增加導致降雨狀況有些變化,有時候短延時、強降雨比較嚴重;所以其實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情況,再加上熱島效應,城市面臨的衝擊,其實是大的,但這並不代表都市,它的健康衝擊就比較大,因為都市相對於郊區來說,擁有的資源跟應變能力,是比較好的,所以其實是有些,不同的平衡狀態。
在天氣變化下,氣候變遷造成的健康危害,一般將它分成三分類,當然有一種叫做二分類,就是可能把初級放在一類,然後次級跟三級會放一類,變成是間接危害。
一般比較常用的就是三分類,初級它就是直接危害,如果今天在大太陽底下,很熱、中暑了,這種就是直接的影響,就是氣象因子的變化,直接造成健康傷害;另外所謂的次級,就是在間接的事情上,也就是氣象它變了,然後中間發生了一些改變,造成後面的健康改變。像是說下大雨好了,水汙染了,土壤汙染了,人去碰到了,導致後面的健康傷害,或者是因為太熱,或是沒有水,導致作物生長不良,所以後續食物有問題,會有營養的問題,這些就屬於比較次級的健康危害。
另外三級的部分,就是時間拉更長一點,比較有感覺的應該像是,重大災害之後,受影響者可能會有創傷症候群,心理健康層面的影響,就是屬於比較長期的;再把時間拉更長,如果這個地方因為氣候變遷,不適合居住了,這邊的人勢必要搬遷,就會產生所謂的氣候難民,或者是為了要去競爭這些資源,比方說水不夠,就是只有那些水,那可能衍生衝突,這都屬於拉長期,三級健康危害的部分。
今天主要例子會比較強調前兩類,因為是比較直接的接觸。目前在溫度效應面,其實氣候變遷議題,公共衛生領域不管是在全球或是台灣,研究比較多在溫度上。溫度上面我們會講的主要有三類型:一個就是「溫差」,也就是從很高溫,一直到低溫,中間差距;再來是「極端溫度」,極端溫度可能是在熱浪,或是寒潮發生的時候,溫度很熱,或是很冷的那個極端值;另外就是「非極端溫度」的部分,也就是就算不是在寒潮,或是熱浪的時候,中間的溫度還是會有高高低低,這樣的我們會把它叫作非極端。
這幾個其實在公共衛生學術研究上面,會比較去探討的,可能對於一些疾病的發生,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這幾個是最常被提到,然後證據也是最充足的,都會有一些不利的影響。像是溫差大可能健康就比較不好,另外像是腎臟疾病、心理疾病,或是腸胃道,還有更進一步,像是自殺,目前都陸續有一些研究發現。所以最基本可以看到,溫度這件事情,幾乎跟所有疾病都有影響。
[07:38]
如果以死亡為例子下去看的話,溫度對於死亡的影響,其實不是像我們想像說,如果溫度高,是不是就真得越不好,低就比較沒有效應,它其實是一個倒過來的U字形,或是J字形的一個效應,也就是溫度太高,或溫度太低,對健康都不利。
對健康不利,特別在兩邊翹起來的部分,就是在極端溫度的部分,其實造成的(負面)效應是最高的,翹起來的幅度最高的,它的效應最高,但是因為它發生的頻率,相對於普通非極端溫度來說,不是那麼常發生,所以加總起來,把發生的頻率也算進去,它造成的效應,就不見得是最高,只是它一發生,風險就很高。所以像這個研究裡面,以台北、台中、高雄,這三個大都市下去看,就發現說,台灣既然是倒過來的U字形,就會有一個最低風險的溫度,大概是在25到27度C左右,就是大家一般認為最舒適的那個溫度,其實往上溫度變高,或溫度變低,都要稍微注意一下。
所謂「易感受族群」,就是一但溫度變化,比較容易受影響者。直觀想像,就是老年人;可是如果一些社會經濟的狀況,不是那麼的好的,甚至我們會提到遊民,可能沒那麼有資源去對抗溫度變化,也是另外一個,需要關懷的族群。
這樣的溫度跟死亡,或是溫度跟健康的關係,其實在城市之間,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個圖,就是台北,紅色線是高溫部分,紅色線翹起來的幅度,那個尖端點,其實較對於台中來說,它翹起來的幅度比較高,所以其實在城市之間,會因為它的資源跟特性,甚至於本來的均溫,就會有一些影響。
國際上,去做了一個跨國不同城市的研究,就發現說,如果這個城市是比較高溫的,應該這麼講,如果我住在一個比較高溫的地方,身體習慣了高溫;當然如果一個極端低溫情況出現,就比較不能夠忍耐,所以它風險就比較高。可是反過來,如果習慣了低溫,住在高緯度,長時間都是低溫,當熱浪來的時候,面臨的風險就會比較高,會有這樣子互動的關係。
另外就是溫度的增加,對於自殺,也會有些關聯性。像我們已經看到,如果同樣以台北、台中、高雄,這三個城市例子去看,會發現說,平均溫度每增高一度,對於台灣自殺死亡的風險,其實風險比例會增加7.8%,而男性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族群。那老人其實也有特別被提到過,只是說現在相關證據,還沒有那麼足夠。
另外一個就是日溫差,日溫差就是每天的最高溫,扣掉最低溫,如果日溫差每增加一度C,我們也觀察到,它對於一些不分疾病的死亡,或心血管,或呼吸道的死亡,都會有風險增加的情況,雖然沒有很高,大概從0.4一直到0.9%,可是確實是有一個明確的關係。
同樣它也會受到不同城市之間的影響,像是這個表裡面的高雄,分別是有全死因、心血管疾病,最右邊是呼吸道疾病,可以看到高雄我沒有圈起來,所以它其實分析之後,沒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對於溫差的效應。可是在台中部分,在這三種死因,都會有增加的風險,從0.8%,一直到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大概已經接近2%;台北的話則是只有全死因部分。所以其實在縣市之間的變化,還蠻不一樣的。如果說再依年齡區分,同樣也會看到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的風險比較高,也就是相對脆弱的一個族群。
[12:30]
另外,強降雨部分,這邊舉的例子是間接效應,是跟水媒疾病有關。它可能會透過,今天一下子雨下太多,所以汙水廠,沒有辦法處理,會有污水溢流的情形,或者說,大家比較知道,每次下大雨,原水濁度會增加,所以家裡的飲用水,有時候自來水濁度也比較高。
另外一個是,地表逕流部分,像有些淹水,或是地表上,馬路上面會有一些水,很明確的流過去,這些其實都會增加人去碰到汙水的機會,後續可能比較容易會有傳染性疾病發生。這個例子是在2005年的海棠颱風,針對台南地區,那時候台南地區有淹水的情形,大概有四十例的類鼻疽感染案例,可以發現這四十例,大概近98%是住在淹水的地區;其中又有70%,接觸過受到汙染的水或土,其中又有近7成,有慢性疾病。
一層一層下來,其實就知道,淹水確實會讓我們去碰到這些比較髒的土跟水,沒有即時去清理的時候,很容易有傳染性疾病發生,特別是影響慢性疾病族群。同樣在中國,他們有看到淹水之後,桿菌性痢疾在淹水後的第四天到第七天,都有明顯的增加,第四天高出來的幅度是最多的,所以淹水確實跟傳染性疾病有關。
強降雨本身,如果沒有淹水,強降雨本身其實也會發現有一定關聯性,像是在納莉颱風,這張台灣地圖裡,顏色比較深的就是降雨強度比較大,有一些紅色點點部分,就是桿菌性痢疾的分佈。其實紅色點點大部分分佈區塊,就在顏色比較深的東半部這一塊,看起來就是,我們分析的結果會覺得,確實降雨強度跟桿菌性痢疾的發生,是有強關聯性的。
另外像腸病毒重症,如果跟一般降雨去比較,在大雨,或大豪雨,或超大豪雨,這種大型降雨,也會導致風險增加。而且會發現,好像隨著雨越大,風險越高。另外,雨下太多會有問題,都不下雨,一樣會有問題,這裡面的例子,是說有些處理後的水,其實要先排放到河川裡面,可是河川必須要有一個基礎水流,去稀釋這樣的汙水,才能夠回到一個安全的情況。
可是如果都不下雨,基礎水流率就不夠,導致排出來的這些汙水,沒有辦法被稀釋好,這樣還是處於較高汙染程度,如果碰觸到,可能會發生後續傳染性疾病;疾管署也有提過說,如果乾旱,沒有足夠的水,乾淨的飲用水,水不夠,也沒有好的清潔衛生條件,後續像一些腹瀉相關,或是肝炎,疾病發生率就會很高。
其實在國外像是柬埔寨也有發現,乾旱的時候,那些腹瀉相關疾病,是會增加的,另外像病媒傳染性疾病,因為不下雨,乾旱後,可能會創造某些環境,像是雜草叢生的環境,讓鼠類容易生存,有利於漢他病毒傳播,或者是說形成斷流之後,形成了一個水窪,就容易會孳生蚊蟲,就會發生蚊媒傳染性疾病。
[16:55 ]
另外一個在空氣污染部分,暖化會造成臭氧和花粉濃度的增加;另外溫度升高或是淹水,真菌濃度也會增加,這些對呼吸道疾病發生風險,其實都會增加。台灣南部團隊,在莫拉克颱風時,他們就去採之前跟之後,做家戶室內的真菌濃度分析,發現說即便在一個月後,淹水家戶該清的家具都清了,該清掃的都做完了,室內真菌濃度還是會有明顯增加,所以對於家裡,特別是呼吸道系統不是很好的小朋友,它容易會導致過敏發作。同樣的狀態,國外一些特別的颱風事件,也都有被提到。
知道這些之後,還是要回到,我們到底能做什麼?科學家可以告訴我大概這些,可是到底能做什麼?其實大家常聽到減緩跟調適,可是它的策略是完全不同,因為減緩是說,去減緩碳排放這件事情,就是減緩氣候變遷,可是氣候變遷它目前正在發生,我們到底能夠做什麼,去讓風險降低?這件事情就是在調適的層面。
在公共衛生領域上,很多是透過社會經濟因子,這件事情上去調控,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辦法叫雨不下,沒辦法叫溫度不上升,那我是不是可以去減少曝露的機會;或者是說,知道哪些人比較敏感的,或是哪些人調適力比較差的,特別找出來,針對他們提出一些措施,這樣可以讓風險有降低的機會。
學術圈可以告訴我們,衝擊在哪裡,未來的衝擊、現在的衝擊、程度在哪裡、健康的效應有哪些、有哪些人特別需要注意的,之後就能夠去推演所謂調適的措施。當然這樣的措施,它可能很大,就像現在在推國土計畫部分,可能就要把氣候變遷納進去,可是一直到都市規劃,甚至是個人在家裡能夠做什麼,其實每一個階層,都有它應該要做的意義在。這樣子全部合併下來後,才能夠有一個從上到下串聯的調適作為,比較有效性。
只是說,現在也會講說,政府其實推了一些調適措施,特別針對熱這件事,但是我們一直在期許自己,這些措施,到底它的有效性、成效如何?其實不管在台灣或是國外,他們目前的證據,都還沒有那麼的充足,所以我們希望,未來也許某些政策執行比較多一點之後,我們可以去評估,它的效果到底好不好,把真正有效的策略留下來,才能真正去把風險降低,讓以後面臨的風險較少,那以上就是今天報告,謝謝。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