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基金會對城市氣候教育行動的一些想法。一開始要先問問大家,為什麼需要氣候教育?氣候教育是什麼?
大家聽到氣候教育,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是節能?是減碳?是自然科學?是人文教育?還是因應環境的改變?我想這些都是氣候教育的範圍。那麼,氣候教育是很新的議題嗎?大家應該對節能減碳耳熟能詳,常常聽過,常常接觸,但是它真的有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嗎?
在座有些朋友應該聽過,我們台灣、我們國家有環境教育法,我們有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既然有法律,有教育,有政策,聽起來氣候議題應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想這個問題,要請這位先生(川普)來回答。
[01:22]
最近川普「開除」了很多美國重要的環境政策,比如說國際上最著名的巴黎協定,美國大動作的喊退出,還有前任的歐巴馬總統推動最重要的清潔能源計畫,也就是燃煤電廠的排碳效率,要予以規範限制,他也講說我不要。
我想政治的紛擾,一直是氣候議題上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大家怎麼樣認識它?怎麼樣形成普世價值?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些訊息,其實當初巴黎協定設定的時候,是為美國所設計的,它是一個特殊的安排,在締約國的決議文後面,附上了一個協定,透過這樣子的安排,這樣的形式,讓整個文件變的為自願性的,變成一種行政協定,不用像過去一樣,需要通過美國國會冗長的批准程序,只要總統有決心願意做,政治力量夠,它就可以達成,但是,即使這樣為美國設定的一個協定,還是沒有辦法達成。
我想氣候變遷議題,本質上遇到了很多的挑戰,第一個是科學的不確定性,第二個是政治的紛擾,第三個是價值觀的模糊。這幾點都會對我們去形塑大家對於氣候議題的認知,有非常大的障礙。在這邊的話,要特別跟大家講,國際上面也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困境,我們要怎麼樣突破?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引導我們去思考呢? 巴黎協定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文:第12條,它特別提到氣候教育,應該要怎麼做,這個條文其實非常的有內涵,我特別舉出來跟大家分享。
[03:20]
第一個是締約方,在氣候協定裡面有197個締約方,基本上全世界大概只有200多國,所以它強調的是一個全球行動,鼓勵每個國家都要參與;第二個是合作,它鼓勵鼓勵國與國之間的國際合作,鼓勵更多的人投入氣候行動,這樣子的軟性訴求,其實是有機會,讓台灣在整個環境氣候議題上於環境行動,有更多參與的可能。
再來是加強教育,它鼓勵各個年齡階層,由小到大都要一起去參與、一起去投入;再來的話是培訓,其實像是聯合國體系所謂的CTCN,或者是CC:Learn[gabotwo1] ,現在開始也慢慢的在建立很多培訓、能力建構的一些平台,鼓勵更多的國家,更多的團體,一起去加入;再來的話是公眾意識,在這裡面新舊媒體,怎麼樣能夠透過公共管道,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就有了它(媒體)的一個角色,有一個被鼓勵的空間。
最後是所謂的公眾參與跟公眾獲取資訊,什麼樣的資訊是應該讓大家知道,什麼樣的資訊是重要的,值得拿出來跟大家討論,在這裡面也有一些希望達到的一些方向。在整個巴黎協定第12條,所謂的氣候教育的這個條文裡,它其實是一個很特別的安排,因為一般在協定裡,或者是國際條約,不會寫的這麼清楚或寫的這麼詳細,鼓勵大家從各個角度一起去做;這是我們覺得氣候變遷教育裡面的生命力,可能獲得一些改變的契機,主要是從剛才的幾點來。
[05:14]
再來為什麼是城市?城市大家不意外,城市什麼多?就是人多,全世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裡,台灣更有高達八成左右;城市是人口、能資源、商品消費、消耗集中的一個地方。這邊以能源為例的話,就接近八成,所以談城市裡面,談氣候變遷,「量」的角度非常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氣候議題跟其它的一些環境議題或者是環境關懷不太一樣,我們認為它應該要從量的一個角度去思考,從人多的地方,從影響大的城市,開始去進行,這也是我們今天提出來的一個主題。
再來一個很特別的點是,城市裡面的族群,城市裡面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族群,其中有一部分是兒少,17歲以下,佔了人口組成的17%,接近五分之一;那這麼大的一個族群裡面,通常是氣候議題不容易發聲,不容易讓大家聽到他們的想法,但卻是受到影響最深的,所以氣候教育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區塊,或者是城市氣候教育裡面,就是所謂兒少的聲音,所謂的氣候正義、代際正義怎麼樣能夠有管道,怎麼樣能夠讓大家進一步去思考。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氣候變遷對城市的衝擊,最主要的是從水跟熱這兩個面向。大家可以想像氣候變遷,水、熱可能帶來什麼衝擊?有更多的颱風,海平面上升,有洪水,降雨增加或者是冷熱更為極端;城市一定要去注意到氣候變遷衝擊,主要原因是第一個,除了剛才人多的原因之外,再來的話就是它的位置。國外有些研究告訴我們說,有七成的城市,已經受到氣候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有九成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在海岸沿線,所以剛才提到的水跟熱的衝擊,會發生在大部分的城市。所以不意外,現在大部分國際上,大的城市都已經注意到氣候議題。
[07:40]
有七成以上的城市,把氣候變遷治理方針,納入決策主流裡面,有兩成甚至更進一步認為,整個氣候議題對城市不只是負面的影響,更可以有加分的作用,那在這裡也給城市氣候教育一些新的出口,跟一些發展的空間。
就像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樣,城市的樣貌也是非常不一樣、各式各樣的,也因此,每個城市的特質,每個城市脆弱的地方,每個城市需要改變的地方都不一樣,也需要住在城市裡面的人一起去思考,這是城市氣候教育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不一樣當中,有各自要去追求,要去改變要去思考的地方,這是氣候教育的一個特點。
我們是怎麼想這個議題呢?在城市裡面,在氣候時代下,要怎麼樣因應這樣的變化?我們認為,要先從解構城市組成開始。我們認為城市裡面最重要的幾個部分,第一個是人,第二個是道路,再來是建築跟河川,在這幾個組成裡面都有氣候,氣候因素導入的一些可能性,都涉及到制度改變,制度轉換跟氣候友善化的一些可能。
[09:05]
舉例來說,道路有沒有可能海綿化,道路有沒有可能承載更多的功能,譬如說在雨天的時候,能夠降低這些洪水洪流;建築的部分,更多的綠化,更多的保水功能,建築法規能不能夠跟著一起因應調整;河川的部分,因應整個環境變化的情勢,整個枯水期、豐水期的變動更激烈,河川有沒有什麼樣的規範,能夠讓它在整個變化時代裡面,找到一些新的一些角色,這些都是我們可以來思考的地方。
在最重要的是城市裡面的組成,很大部分是人,前面三者道路、建築、河川,都有可能透過一些制度化的方式,法規的方式來改變,最後要能夠支持這樣的變化,還是要回到人,怎麼樣認識這整個氣候議題上。
跟大家分享一個歷史文件,基金會是1984年成立,大概30幾年,當初我們在規劃在思考組織章程的時候,想到的幾個價值跟議題,第一個是下一代,第二個是永續發展,再來我們關心的議題裡面,是環境教育,是氣候變遷,所以我們即使經過了一個世代、30幾年之後,才慢慢的發覺到,原來我們現在在談的一些重要的議題,其實跟三十幾年前想的是一樣,是所謂的世代的議題,是所謂永續的議題,是所謂環境與氣候的議題。
[10:37]
而氣候教育要涉及的對象,要涵蓋的對象有哪些呢?我們認為說,在政府、企業、學校、家庭、個人,都分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來關心,比如說在政府的部分,政策怎麼樣能夠納入更多氣候友善的思考?怎麼樣能夠因應環境變化?法規怎麼樣能夠重整、盤點?在企業部分,經營怎麼樣能夠了解,氣候時代下面,它的經營風險,它的一個投資,它的一個營運,怎麼樣朝向更綠色、更永續?在學校部分,怎麼樣學習所謂的氣候友善的生活?在家庭部分,日常生活怎麼樣能夠實踐,對環境、對氣候友善的一些行為?個人部分,怎麼樣慢慢的試著去認識這些議題,試著去了解,甚至是告訴別人?這些都是氣候教育可能涉及的對象,可能涵蓋的一些層面。
那我們是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回應呢?第一個我們關注在三個層面:兒童、青年以及公眾。兒童部分,從大概2007年10年前開始,我們陸陸續推動了綠光、綠水綠林,各式跟氣候議題有關的環境教育,到現在已經大概去了800多所國小,很特別的是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我們特別承諾、我們用這樣的行動,能夠持續超過500多所學校,也算是達成了當時的小小心願。
青年部分,我們開始嘗試舉辦青年氣候教育巡迴,把剛才提到的氣候正義這樣子的觀念,怎麼樣辯證?怎麼樣讓青年能夠更關心?同時也把氣候友善的想法,帶到醫學生、醫學團體裡面去;再來的話是TEED,一般公眾部分,舉辦26場相關的論壇,超過280多位講者,都是希望大家在各自的關心的議題裡面,多思考一些環境的可能,多思考一些跟氣候變遷有關的一些事情。
[12:54]
剛才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在這年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滿重要的時間點,在這年我們認識到了,談氣候教育跟談永續教育,很多時候是在談同樣的一個東西。氣候教育裡面有一個很核心的一個概念,叫做世代,我們現在希望保存,希望因應,希望調整的這個環境,是為了未來子孫所準備。
所以2012年永續發展大會上,它的口號叫做「The Future We Want」,我們要的世界是什麼?我們要留給未來的世界是什麼?也因此刺激著基金會去思考,除了過去的環境教育巡迴,告訴小朋友、告訴各個不同階層知識之外,我們是不是要試著去告訴大家,未來的一些可能性,永續的一些可能性在哪邊?所以為了啟發兒童青少年的思考,我們嘗試辦了繪畫比賽,或者是兒童環境文學家,鼓勵大家用寫作的方式,去思考環境可能的一些變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透過比賽辦法或透過寫作引導,或透過工作坊培力的方式,讓小朋友對這整個氣候在談什麼?氣候教育希望知道什麼?能夠有更多的一些了解。
今年我們做了一個比較大膽的一個嘗試,我們嘗試在兒童權利公約(CRC)裡面,去找出來它跟環境永續跟氣候的一些相關性,所以我們辦了一個工作坊,鼓勵小朋友坐下來,花三天的時間,一起來認真的看一下,跟他們最有關的兒童權利公約,在談什麼?在談未來的一些可能性在哪邊,這些都是我們覺得,氣候教育裡,特別是談世代、談永續值得做的一些地方。
[14:51]
好,很快的總結一下,我們是怎麼想城市的氣候教育這件事,第一個,氣候教育的核心,除了剛才提到很多的、各式各樣的議題之外,它最重要的是要導入,所謂的氣候正義觀。
氣候正義觀,它其實是要引導、告訴小朋友一起去思考,第一個是先認識我們周遭的環境,認識問題,再來的話是共同一起去想、一起去協商、思辯,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適切性;最後,當制度跟價值有衝突的時候,我們願意為我們相信的一些理由,會因為我們相信的一些價值觀站出來,捍衛改變。
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整個氣候教育的議題,非常的多元,那真正要傳達的核心是什麼?我們覺得就是以上幾點,最重要的是所謂的永續觀,所謂的氣候世代的觀點。
[15:55]
好,時間有限,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熱門的一個事情,最近十九大如火如荼的在舉辦,習主席有針對環境、針對永續,提過以下這番談話:我們要堅持人跟自然的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餞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這裡面談的是世代,談的是永續觀,談的是當價值衝突跟現實有所不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夠學著去理解它,學著為自己所相信的理念奮鬥,這些是氣候教育,真正希望能夠告訴大家,真正需要傳達的訊息,謝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