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柯金源導演是知名的紀錄片工作者,1980年起,開始以相機記錄台灣的自然人文風貌,以及環境田野調查工作。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一系列關懷台灣環境的『我們的島』環境新聞,他已陸續完成20餘部海洋、山林、環境公害等議題類型紀錄片。近20年來,曾先後獲得與入圍國內外百餘個重要獎項,包括電視金鐘獎-【攝影獎】與【非戲劇類導演/導播獎】等等。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臺灣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演進,就跟臺灣環境運動的發展以及人民環境意識的轉變息息相關。回顧環境類型的紀錄片演進歷史,1970年代政治戒嚴時期,言論自由與資訊傳播仍處處受限,「生物保育」類型紀錄片是當時的主流,1985年後綠色小組的成員扛著攝影機,走入鄉間、深入公害現場,貼緊社會運動場域的第一線,讓環境類型紀錄片的格局與視野不斷擴大,更真實貼近環境變遷的脈動。透過柯導的分享,從紀錄片的演進一起來走過台灣環境運動和觀念遞移的歷程。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我大概30幾年,在同一個領域,實際上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紀錄台灣環境的變遷,還有它的美麗與哀愁,一開始先跟各位分享2年前我做了一段影片,這段影片是在召喚大家,關心你周遭的環境生態,還有紀錄,讓大家觀察你周邊細微的生物,還有你跟他同一個空間裡面,所有的花、鳥,還有會動的,或者說不會動的生物,由大家去關心他、記錄他、然後能夠把它PO上網,主要把它構成一個台灣生物多樣性,這樣類型的紀錄影片。

大概從1980年開始,台灣早期比較偏重風土民情的紀錄,一直到現代,像這一類型還是歷久不衰,在這麼長的時間演變裡面來講,像這樣的紀錄,最容易感動人心。在我們的環境紀錄影片裡面,這一個是最大眾化、也是最基礎的,更深一層的這影片我們從空中、陸地、水下,然後從海岸一直到平原、高山,希望能夠把台灣很精緻的,或者是多樣的樣貌,能夠濃縮在一分鐘裡面。能夠讓大家知道,台灣早期有這麼豐碩的生物多樣性,現在仍有哪些物種存在。

[02:20]
這是我們在網站上召喚的活動,希望大家去支持,其實從這記錄的氛圍裡面,我們一直在延伸,從1980年開始,我等一下會跟大家講,會用時間軸的概念來看台灣這10年來,記錄環境紀錄影片的演進。從早期像我自己都會在比較美的,像是景觀、生態、海洋,或者空拍,注重一些不同天候的雲彩、或是到各個島嶼,甚至到後期會用美學的觀點拍環境。

其實在1980年代,我拍的這些美麗的影像,只是代表一種聲音,台灣從1950年代開始,我們的環境已經在改變,同期,我在拍美麗影像時,其他地方像水、空氣、土地,已經產生變化,但是因為那時的氛圍,這類比較負面的影像,不見得會受到主流媒體的青睞,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的訊息,有時候會偏食。一直到1987年,台灣解嚴前後,台灣這些聲音,尤其是比較負面的聲音,才慢慢的出來。我想在1980年到1990年這是個很大的關鍵期,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分割點,早期有些主流媒體介紹社會脈動,他會有當時的主流觀點,當時在1985年,就有另外一些獨立媒體工作者,很認真地記錄台灣的當時的社會脈動跟環境演變。

[0430-0519影片播放]
講起來沒有人相信,但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陳太太半夜起來點蚊香,也引起爆炸,這一口中油的偵測井,在陳太太的房子面前,水淹起來,打火機一點就著火,這是大家親眼見到的,絕對沒有騙人。像現在這種情形,如果水點火就會亮了,像這個你不會怕嗎?不會怕。下雨就在怕了,天如果暗了又下雨,我就不敢煮了,瓦斯我就不敢拿了,真的我就不敢拿了。我就提心吊膽了,就嚇到破膽了就對了,都不敢拿。

[05:23]
像這一類影像,在當時是沒有辦法在主流媒體呈現的,只有在民間流傳。那時候整個的社會脈動從五輕到六輕,一般的地方居民,已經開始想到居住的環境,會想要參與公共政策。當然有反對,也會有贊成的,當時還是存在兩種聲音,有的為了保護家鄉、或是經濟發展,所以迎接六輕的到來,當然還有其他地區的居民,如果說新的工業進駐開發,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生存。一直到2008年的八輕,我從1980年代一直看到2010年,我看到各個地方的居民,為了守護家園,或者說為了經濟發展,他做出不同的選擇。我們20年之後,就可以用現在的結果來反推當時當地的居民,他們的選擇到底是好或不好。

我們在另外一個階段,也是同時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當時在1989年由藝文界跟環境保育工作者共同推動的森林保育運動,那時促成台灣林業體制的改變,到了第二段、第三段,有不同的顯現。

[003-0715影片播放]
哭調仔亂亂唱心情若操煩呀飲呀雄酒,過去未來呀,不敢想。

[07:22]
這是為了保育棲蘭山原生檜木林的運動,連續差不多3年的一個很大規模的呼籲。

[0729-0740影片撥放]
要重視我們這一片土地、要重視我們的環境、要在乎我們的水源、更要在乎我們所有族人、我有全國同胞們,靈魂最終可以依歸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台灣的山林。

為什麼我要所謂的搶救森林,我沒有在搶救森林,從來都是森林在搶救我們。儘管台灣的檜木林至1912年起,歷經日治及國民政府時期,連續砍伐了近80年。棲蘭山原始森林拒回水庫集水區保安林,又是台灣最後一塊天然檜木林,依法已被國家賦予國土保安、水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之重要生態。

[08:30]
這是在15年前的記錄,我想再往前推展,在1970年代,台灣對於自然資源還是以「為我所用」這樣的概念,譬如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來看一段1970年代的澎湖。

[0858-1015影片播放]
非常幸運的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村的居民,在最近短短的兩個月當中,第3次又從海上游來了一群海豚當中,捕獲了很多,這次共計捉到了44條。當這群海豚在海面上戲水,一波又一波的在沙港外海出現,村里的居民都欣喜雀躍,爭先相告,大家都紛紛的放下了手邊的工作,趕到海邊去捉海豚,捉海豚一定要有要領,當你發現了海豚之後,千萬不可以抱牠,或者是抓牠的尾巴,因為海豚在海中的衝勁很大,只要把手插進牠頭部上的一個呼吸器官,海豚就會感到氣力缺乏、懶洋洋的、沒有向前的衝勁,而乖乖的令人擺布了。沙港村由於經常有海豚出現,所以村子裡訂了一個辦法,當海豚來的時候、凡是下海來捕的村民、或者是來到漁港參觀的老人家,都可以分到一份,這樣使大家皆大歡喜。

[10:16]
這一段影片如果年紀大一點的前輩,可能還會記得,當時這類型的紀錄影片,呈現當年我們的漁產豐碩,漁民大豐收的喜悅。但是剛好到1990年的時候,這樣類似的影片,就被美國的保育團體,把它放在美國公開放映,引起很多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譴責,1990年台灣就因為受到這樣的壓力,就把海豚列為保育類動物。從1990年之後,在經過了10幾年,台灣實際上從事保育跟研究的過程裡面,2000年之後,每隔幾年就有海豚救援的一個紀錄片出來,這個代表從早期利用海豚、殺海豚、眷養海豚、保育,一直到想要救牠,然後把牠野放出去。

[1120-1210影片播放]
在澎湖外海的洋流交會處,希望小福能跟著海潮快點找到牠的同伴,回到屬於牠的族群。
就要離別,小福眼睛的分泌物好像一條眼淚,就這麼緊緊黏住長期照顧牠的楊醫生,如同依依不捨一般,但是旅程總有終點,人類與海豚幾個月的相遇,到此就將畫下句點。

[12:11]
我們可以看的到說,一個國家政策可以引導民眾,重新審視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對於一個生命價值觀念的改變,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人的付出。

[12:28-12:39影片播放]
進了海洋,小福將要回到自己的故鄉,在深海某處自在地唱著牠的海豚之歌。

[12:40]
我們可以看的到說,我們還是對於所有的物種,還是有站在主宰者的角度看,譬如說,我們因為海豚受到國際組織的壓力,然後保育牠,但是如果說,沒有受到關注的物種?下段影片也同樣是1990年代的記錄。

[13:05-13:45影片播放]
所以對於辛苦的討海人來說,出海也捕過鯨鯊,就像是中樂透一樣。其實早期鯨鯊肉沒什麼人會吃,隨著美食主義當道、海鮮料理的開發,鯨鯊的價格才開始水漲船高,於是只要鯨鯊和漁民在海上相遇,鯨鯊幾乎就得死,漁民並且給牠豆腐鯊這個稱號,來為牠們的死亡做最後的詮釋。

[13:45]
我們在1990年開始保育海豚,在同一個時期沒有保育的魚類,還是大量食用。但是,剛好到了2000年、2002年,國際組織把鯨鯊列為保育的物種,台灣也在2008年宣布禁止捕撈這類魚種,甚至只要抓到就須馬上放流。漁民當初在抓鯨鯊的時候,像是中樂透一樣,只要抓到一隻,如果能夠到10噸左右的重量,牠的價格大概可以賣到100多萬,對他們來講實在是相當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現在只要抓到牠,你必須要把牠們放走。如何讓漁民從100多萬的漁獲,一直到現在願意放走,這過程中有哪些人的努力?媒體怎麼樣的資訊傳遞?對一般民眾來說,大家或多或少有吃過鯊魚煙,裡面有口感很好的就是豆腐鯊。從大家吃豆腐鯊到不抓牠,甚至已經有旅遊業者看到這樣的商機,推出跟鯨鯊共遊的旅遊套裝行程,其實更早之前,在1980年代左右,其他國家很早就在推動人跟魚共游的活動,我們也跟著鯨鯊洄游路線,記錄牠在中西太平洋的每一個地方,牠跟當地居民互動的樣貌。

[15:35]
因為台灣是西太平洋這個族群的一個中途島嶼,如果在台灣發現鯨鯊,牠最北的洄游路線也有可能到日本,最南可能到菲律賓以南。我們就跟著牠的足跡,去找尋牠洄游的路線,找牠、看牠,因為每個國家對同樣的物種,與牠的互動,是完全不一樣的。早期游到台灣的鯨鯊我們會把牠抓起來,游到日本的鯨鯊,當地的居民會把牠當作是吉祥物,游到台灣以南,像菲律賓、馬來西亞,他們會把牠當作是招來觀光的熱門物種,每個地方會不太一樣。紀錄片工作者就想重新用鏡頭表現牠可以帶給大家的思考是什麼,除了這個物種牠的價值觀的轉換以外,我們對牠的瞭解還是太少,因為牠有可能在整個海洋裡面,扮演一個關鍵性的物種角色。是不是有許多的物種跟牠是共生,如果說這個物種如果消失,有可能會產生怎麼樣的連鎖反應,我們對牠太陌生,現在我們對牠瞭解太少,研究單位一直在急起直追,保育物種並不是把牠當做明星物種來保育,牠只是一個指標,牠應該是整個海洋環境的保育,牠只是一個可以讓大家想像聚焦的物種而已。並不只是說,你保育了這個物種,你的保育工作就成功了。所以剛才給各位看的,從海豚一直到鯨鯊,一個是哺乳類、一個是魚類,牠們同樣的在整個海洋生態體系裏面來講,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們可以由這個指標性的物種,來看我們的海洋是不是健康的。

[18:07]

如果各位有機會到海裡面跟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共游,那種心情會不一樣。除了海洋生物以外,我們陸地上的生物也會有不同的樣貌。這段影片,在1952年,表現早期對於跟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上的靈長類動物的態度。

[18:33-19:42影片播放]
台北圓山動物園免費招待小朋友參觀,並且安排動物表演的精彩節目,供小朋友觀賞:這是猴子騎單車,精湛的技術博得大家的讚賞;猴子先生拉三輪車、猴子小姐坐三輪車,兩人四處兜風,相當愉快;猴子採高蹺,驚險萬分,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猴子戴上面具,又是另一種表情,牠表演了人類的是非善惡,表演累了歇歇腳、吃頓西餐,小朋友也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19:40]
我給各位看了這些對照性的影片,除了時間軸的不一樣以外,當然還有記錄者跟整個社會脈動的這兩個不同的時間,所撞擊產生出來的作品,以近代的眼光來看,我們怎麼對待這些物種?從早期可能是把牠當作是一種娛樂性的,或者說寵物般的態度對待牠,甚至有時候牠可能會對人類造成一些干擾,或者說對一些農作物的破壞,然後會把牠當做是潑猴,或是屬於農損的角度來看牠。但是現在來看,我們生命平等,對待物種的時候,又有另外一種看法,認為在台灣島上的土地,所有的物種是先來後到。如果我們用時間來看,台灣獼猴可能在台灣已經大概是3萬年到4萬年之前就來到台灣,人類來台定居也大概是7、8千年,目前有形成兩種靈長類在這島上互相爭奪棲地的態勢,最後,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21:03]
我想這些影片只是在撞擊大家,我們看同樣一件事情、一個物種,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想像。我們現在看到了,有關環境的災害,要往前推,在1950年開始,其實是有前後的關係,目前近20年在記錄台灣的環境變遷的時候,看到早期所累積的問題,然後到近20年才慢慢顯現,每一次的災害都可以往前推20年、30年,當我們這個當代所做的任何的決定、開發、或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可能要20年、30年之後才會顯現它的問題,有些可能會更短,所以當我們現在在看待所有的環境議題的時候,並不能以現在的眼光跟價值來看待,我們要往後推廣。在這麼多的例子裡,我特別要再給各位看一個,這是在2008年,辛樂克颱風造成廬山整個很嚴重的地滑、崩地、毀損。

[22:35-23:33影片播放]
在土石洪流必經之地落腳謀生,災難必然一觸即發。辛樂克颱風在南投山區降下豪雨,滾滾洪水從高山分流而來,廬山地區的塔羅灣溪無法容納爆洪,大水整個蔓延到原有河道的3倍寬。昔日繁華的溫泉區嚴重受創,屋倒、橋毀、多家溫泉旅館的一樓都淹沒在惡水當中。當中最令人心驚的,是這一棟4年前才新建的綺麗飯店大樓。

[23:34]
紀錄片的價值就是反映當代的現狀,如果說你再把時間軸加上去,它可以有環境變遷的對照以外,還可以告訴你一些原因,可以後設未來可能的結果。像這一張我在1994年,第一次記錄廬山的災害,後來每一年都去看它,結果它們很快就復原,但是到2008年,就等於是14年之後,有一個更大型的災難降臨。當地老人有曾經說過一句話,水不會忘記它走過的路。從這些影片可以看的到,當地環境的變遷,就像這一張,上面這張就是這條河流的攻擊坡。本來河灘地蓋了一個鐵皮屋,但是1994年一個颱風的激浪把它沖毀,等到當地的地主把它整平,就賣給一個業者,然後開發一個大飯店,但是14年之後,辛樂克同樣把它沖毀。如果當時的執政者、或是投資者能夠看到上面這張照片,就能瞭解這地方本來就是個危險地帶,不要再投資了,這樣你就不會遭受到傷害。所以環境紀錄它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答案,譬如說莫拉克風災的時候,小林村的災難,我們一直想,下一個小林村是哪裡?我們已經簡單的條列4個地區,尤其像清境農場。這些環境紀錄片告訴我們很多過往事件,譬如1993年,本來是一個受侵蝕的碉堡,我們為了要保護這海岸,就把它用石塊把它堆疊起來,整個海岸改變。從自然海岸一直到改變當地海岸的環境,我想環境在這個長期記錄過程裡面,很簡單的用圖像就可以告訴大家嚴肅的問題。譬如說2002年紀錄一個防風林裡的碉堡,隔2年防風林已經被掏空,2005年倒掉,2006年因沙而埋在海床底下,簡單的4張圖片,就可以告訴你,這段海岸5、6年來,發生什麼樣的問題。所以我30幾年來,都真的只做這件事情,就是告訴大家,這個環境的變遷、還有盡可能往前推,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時候造成的?哪一次的政策導致現在的問題的產生?今天很短的時間跟各位分享,我這30幾年來的一些記錄,真的很感謝各位聆聽,謝謝。

[26:48]
主持人(謝英士):非常謝謝柯導演,完全不藏私,全部帶我們用紀錄片看了幾乎是近50、60年來的環境變遷,真的感謝你,利用這個時間,想要請教你,因為你剛剛講這紀錄片可以透露一些訊息,根據這樣的觀察,你剛剛有稍微下一個小林村,大概有圈選4個,我想執政者應該要稍微留意一下,你覺得我們目前台灣環境變遷最值得我們大家一起來關懷的,大概是哪一個面向的環境變遷問題?

柯金源:我想因為從我們自己島嶼的特性來看,水資源跟能源這兩個領域,應該需特別的注意。尤其是水資源的部分,水資源除了大家的生活用水、關乎生命之外,還有供產業的發展,當然有很多值得討論的;能源的部分也當然是這樣,因為能源已經關乎到價值觀的選擇,像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就應該要去選擇怎麼樣的產業,然後在推到說我們適合什麼樣的能源政策。

主持人:太感謝了,所以我想我們基金會應該往這兩個方向,好好的關注。

顯示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