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介紹

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張懿,專長於海洋科學與海域管理的跨領域研究,嘗試將海洋遙測「資料」轉譯成海洋政策與管理上可利用的「資訊」。張教授也致力於環境教育推廣,希望帶領大眾認識海洋環境變遷,從而啟發人文與科學的對話,強調人類與大自然依存應有的態度,也希望啟發民眾從知識接受轉換為問題探究。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要對海洋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不可或缺的就是氣象資料。藉由大量觀測數據,判斷海洋與海流的變化,可提供沿岸箱網漁民,及早了解環境變遷,預測災害的來襲。然而,光是科學數據,不足以預防危害,仍需要相對應的政策,才能發揮資料的功效,將損害降至最低。大自然有自我修復功能,但人類要給與自然足夠的時間,暖化已對海洋生態系造成不少壓力,應審慎觀察其影響。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今天的講題是活用氣象資訊,年年有魚不是夢。氣候變遷在海洋的影響大家耳熟能詳不外乎就是海平面上升或者是海洋溫度上升,長期國內外的資料都顯示。像美國休士頓沿岸的水位變化,可以看到過去一百年海平面上升了二十公分,如果我們把尺度放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可以看到在中、西太平洋,也就是亞洲地區,海平面上升趨勢遠遠比西太平洋來的明顯。臺灣剛好在這個海平面上升比較明顯的區域裡,那我們的海平面上升趨勢勢必也一樣,但因為我們海平面上升資料比較缺乏,所以我用海洋溫度的資料來跟大家說明。
不管我們看臺灣東部、東北部或者是西南部的水溫,過去20年來至少平均上升了一度;再比對日本的東南方,也就是靠近我們的大陸棚地區,它的水溫也至少上升一度多。這個訊息告訴了我們,臺灣的海流應該發生了一些變化。

[01:39]

我們都很清楚臺灣周邊有哪些海流:在東邊有黑潮,在西海岸就有大陸沿岸流,大陸沿岸流是冬天的時候才會出現。在海平面溫度上升之後會對生態造成的影響,其中一個最關鍵的指標就是海水裡面的葉綠素濃度,因為葉綠素代表的就是海洋基礎生產力,如果基礎生產力產生變化那麼生態也會跟著產生變化。我們可以看到葉綠素剛好和水溫呈現反方向,也就是說,溫度上升了,可是葉綠素下降,那就代表生態應該會受到一點影響。

但海洋是一直升溫上去嗎?從剛剛的數據來看似乎一直在升溫,但實際上,大家應該有印象,過去兩年、三年溫度是上升沒有錯,但是在二○○八年、二○一一年的時候發生了澎湖寒害事件,不管是從報紙或是新聞媒體都可以看到澎湖周邊海洋溫度比較低,當時就造成海水裡很多魚群被凍死,被海浪打上岸,很多居民就直接在海邊撿魚。

海裡的珊瑚也出現白化,過去我們聽到珊瑚白化是暖水造成,但實際上冷水也會讓珊瑚產升白化,所以臺灣周邊的變化不只影響天然的海洋生態,對於人類自己的養殖行為也會造成影響,尤其在澎湖這個很重要的箱網養殖地區。如果大家有空去旅遊,應該有享用到很鮮美的海鱺魚生魚片,澎湖就是最主要的海鱺魚箱網養殖地點。在○八與一一年的時候,可以發現造成的寒害損失超過1600噸的魚凍死了,這個經濟損失已經超過3億台幣,所以寒害造成的生態跟魚類經濟活動的衝擊是我們必須要即刻面臨、因應的課題。

最主要的變化是來自於氣候的改變,臺灣周邊的海水不是只有單純的暖化而是有點極端化,也就是說會有好幾年很熱,但是會有突然幾年是很冷的情況。如果我們從過去一九九六年到二○○七年十年的平均資料來看,臺灣周邊水域通常是高於二十度C,為什麼?因為黑潮在流經臺灣南邊的時候會有一股支流從臺灣海峽上來,然後包圍整個澎湖群島,所以澎湖群島,即使是冬天,終年的海水都是高於二十二度。但是為什麼會在○八年與一一年發生這樣低溫的事件呢?主要來自於氣候改變了海流的狀況。

[04:58]

我們比較一下,聖嬰跟反聖嬰的時候臺灣海峽的風場有什麼樣的變化,聖嬰年的時候,氣候通常比較溫暖,臺灣海峽的風場會比較低一點,也就是風速會比較低一點;但是在反聖嬰年的時候水溫會變低,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風變強了,所以可以看到臺灣海峽的風場會變得比較強烈。強風會造成什麼樣的作用?會把海流的流向改變,也就是說強烈的東北季風會把大陸沿岸的冷水往南帶,所以大陸沿岸的勢力變強之後,會壓縮到來自南邊的黑潮支流,溫暖的黑潮支流就退到南邊去,這時候澎湖的週邊就會被相對比較低溫的大陸冷水包圍,這時候就會造成我們的寒害事件。

綜合過去我們發現的ㄧ些現象,我們把有限的數據拿起來分析,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一二年的數據可以看到,只要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天數大於十三天,澎湖周邊的黑潮支流勢力會變弱,因為被大陸冷水往南壓制,只要東北季風一直吹,連續的吹超過十三天,黑潮支流就會離開澎湖海域,澎湖海域就會變冷,這樣的資訊給我們很重要的因應指標。

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調適這樣的氣候變化?澎湖寒害之後我們也嘗試使用潛水的方法去調查這些魚類族群的變化,不管是從鯛科或是其他族群的魚類數量來看,澎湖寒害確實讓魚群量變少,可是三年的觀察裡面來看,牠的數量也慢慢的在增加,而且造成了白化的珊瑚牠也長出了新芽,這數據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大自然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07:25]

從這個觀點來看,海洋漁業策略應該要怎麼做?我們要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盡量降低人為的影響。如果今年冬天還是出現類似寒冷的災害,應該要想辦法鼓勵漁民休息三到六個月,停止捕撈活動讓大自然自我修復。但是這就牽扯到漁業政策是否有相對的機制來補助漁民,鼓勵不要再抓魚,再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捕撈,讓大自然有時間可以修復。

對箱網養殖,剛剛可以看到,數據可以提供我們重要的參數,中央氣象局在全臺灣都有浮標,我們的數據就是來自中央氣象局在澎湖的觀測站,觀測站的數據都可以及時上網,這是中央氣象局最重要的一個資料來源,它也提供水溫的變化,水溫不外乎是對海水溫度長期的觀測數據,不只是中央氣象局有,很多研究單位包括了水產實驗所還有海洋大學都有提供,這樣的數據只要整合起來就可以當作判斷的依據,只要水溫在冬天低於二十度C、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超過十三天,這時候就應該要有因應之道。這樣的數據可以提供給漁業署或是相關主管機關提供參考,希望可以把這樣的訊息Pass到地方政府,以澎湖箱網來講,就可以提供給澎湖縣政府的農漁局、給當地漁會,請他及時的因應,漁民也可以採取一些策略,比如可以先把箱網挪走,挪到南邊一點溫暖的海域,這樣的因應措施就可以確保養殖漁業活動可以永續經營。

[09:52]

但是這裡關鍵的管理策略是,臺灣有一個漁業法規範,箱網養殖是一個專用的漁業權,在某一個地區養魚之後,不可隨便亂移動他的箱網,因為會牽扯到其他船隻的航行安全,必須要從地方自治的角度規範一個調適的管理方針,也就是按照當地特色,規範相關澎湖海域的箱網養殖管理條例,讓他們在冬天,可能在十一月到三月之間開放南邊溫暖的水域,可以暫時蓄養,等到冬天過後再移回原來地方繼續畜養。

這樣一個蓄養策略不只是要從科學的角度,也要從政策方面來著手,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對臺灣海域監測的ㄧ個狀況。好,以上是我今天的報告,謝謝。

[11:03]

主持人(高思齊):非常謝謝張教授的演講,想要請教一個問題就是不知道目前研究氣候變遷在不同的海洋領域,比如說近海遠海或者是沿海地帶是不是有不同的影響?調適的方式是否也是會有不一樣?

張懿:確實是這樣,因為鄰近海,有地形的影響,海流跟地形產生交互作用之後,海洋環境相對複雜。我們通常講遠洋其實指的就是離開臺灣二百海哩經濟海域的地方,通常那個海域就比較單純只有洋流的影響。所以受到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是不一樣,就像臺灣周邊不是只有暖化還會有極端化,可是如果在中、西太平洋,單純就是受到聖嬰、反聖嬰的影響,所以水溫就是上升或是下降一點點,所以這樣的環境變化是不一樣。

[12:00]

主持人:那在調適方面…?

張懿:在調適方面其實國內,不管是漁業署或者是科技部過去十十幾年來都有支持類似的科學研究,也有很多數據建議政府在臺灣周邊應該要有類似應變小組的成立。在遠洋的部分因為受到國際ㄧ些鮪類管理組織的規範,必須要跟他們一起共同經營管理,很多的策略其實都有擬定,也都有在相關的漁業組織在推廣。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