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農作種什麼?氣象諮詢告訴你-姚銘輝

姚銘輝
2016-01-22發佈
3,247人瀏覽

講者介紹

農委會農業試驗研究所農業工程組研究員姚銘輝專長為作物生理、農業氣象、設施工程及氣候變遷。在農試所從事科技研究工作23年,發表期刊論文50篇以上,並建立「農業氣象諮詢系統」、「糧食生產評估系統」等資訊平台,在農業氣象及氣候變遷議題下默默耕耘。
員105年起姚研究員更主持、推動多項農業防災大型計劃,建置農民容易使用之氣象資訊平台及災害通報系統,辦理說明會及訓練課程,有助於農民防災技術及觀念推廣,減少災害損失,讓農民及消費者對政府科技研發成果更有感。

顯示完整內容

影片介紹

農民栽種農作物經常需要氣象資料作為產量預估、災害防範及栽種作物選擇規劃之用,為提供廣大農民對氣象訊息的需求,姚研究員詳細介紹「農業氣象諮詢系統」(http://amis.tari.gov.tw)如何幫助農民趨吉避凶、農作盛產。
農友們可透過系統查詢最近氣象站及相關氣象資料,瞭解未來可能面臨之氣象災害類型與機率,以協助判斷適合的作物類型,作為當期作災害防範及下期作種植作物選擇之參考。

顯示完整內容

文稿

氣象資訊怎麼用在農業耕作上面?其實整個農業的共存,從一個種子到桌上的一個食物,那麼豐富的食物其實它有很多的歷程。這些歷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作物本身可能會有品種的差異,或者栽培的方法、施肥的時機,或者灌溉的時機,那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環境的因素,尤其是氣象的因素。

農民常常講說看天吃飯,風調雨順,其實氣象是影響著農作生產或是它的品質的重要因素。其實現在農民都非常的先進,尤其有些青年農民,手上都有氣象局的生活APP,非常的普及。除了知道氣象,明天的氣象,未來一週的氣象,長期的氣象是怎麼樣的情形,更重要的是怎麼去和耕作結合,這樣才能夠轉化為比較有用的應用。

農民千百年都會使用二十四節氣作為耕作的基礎,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從長江流域長期流傳,一直到今天的台灣都還在用這樣的東西,基本上我們做一個劃分,把一年做二十四的劃分。每一個節氣它會對應栽培,譬如說立春可能要插秧了,那什麼時候雨水可能要做甚麼樣的一個管理,它是有一套的機制。

不過二十四節氣演變到現在,雖然提供了一些基礎的概念,但如果農民要面對更多氣象的災害,或是去調適,讓農作物能有更好的生產,其實這樣是不夠的,還是要善用我們的氣象資訊。

[2:30]
在這個前提下,農業試驗所跟中央氣象局很密切的合作,提供一個氣象資訊的管道用在農業上面。我們去開發農業氣象的諮詢系統,這個諮詢系統基本上比較偏向農業,會員絕大部分來自於農民或者是一些研究朋友,或是產銷班的、農會的會員等等。

很欣慰,整個站架設之後,瀏覽人數非常的多,下載的也蠻多的,從2011年開始就有測站服務的工作。除了一般的氣象資料下載之外,還提供農民的特殊需求,假如今天我是種紅龍果,紅龍果可能三十度C的時候,對它來講是一個很敏感的時期,那系統就會主動發布,從最近的氣象資料,如果說發現到三十度C,它就會有一個警訊給農民說,你要注意了,關切的時間已經到了。雖然你不希望面臨的氣象災害可能會發生,但還是要做一些防範的動作,有那種警示或是一種提示作用。

我們也去架站,氣象局的測站其實非常綿密,農委會也有架設大概35個測站。為什麼要架設這個測站?我們就希望每一個測站能夠跟它相對應的作物做一個結合。舉例來講像宜蘭的測站,就會鎖定在三星蔥。我想大家都很清楚,災害發生的時候,蔥大概是最敏感的;或者是說,我們會在美濃地區架設一個氣象站,這氣象站做的是甚麼?是毛豆。各位可能不知道毛豆外銷日本,一年可以到達八千萬美金,這樣的產值,非常非常的高。是一個所謂綠金的一個行業。­

[5:00]
所以透過企業化的經營,跟氣象資訊的結合之後,讓農民生產能夠更穩定,這是蠻重要。當然,這一個系統裡面,除了提供及時的氣象資料之外,過去歷史資料也很重要,過去兩週的資料,或者是這個測站的資料,都可以給農民提供參考。

當然這個測站本身,這個網站本身還有提供更多的面向,包含它長期的資料。譬如說我要雨水,或知道大暑,這段時間它的氣象的資訊,是怎麼樣的情形,過去某一個測站它的資訊,能夠透過網站的一個統計的方式提供。

那當然還有一些分析,其實農民最關心是轄區裡到底有多少個氣象站,這些氣象站有哪些觀測的資料,聯絡人是誰,這個測站的歷史是怎麼樣,從什麼時候建置到現在的,提供農民這些資訊等;你也可以從google裡去看這測站位置,跟農民的田地距離到底有多遠,透過這樣服務的功能,這樣的資訊其實都有充分的提供。

剛好這邊有一個合作案例是我們跟文化大學與朝陽大學的,這個合作是我們去輔導農民,讓他瞭解氣象資訊,隨時去提醒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動作?基本上就是農作物在耕作的過程裡,病蟲害其實是最重要的,而且病蟲害會跟食物安全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消費者常常會抱怨說農民為什麼要噴那麼多的藥,但是其實一到田間去看,他不得不用那麼多的農藥,不然他真的沒有辦法採收。那當然這很多因素造成的,包含氣候本身的改變也是原因之一。

[7:30]
譬如說在這個案例裡面,某些病蟲害的訊息,或連續的高溫超過幾度C之後,作物就很容易發生甚麼樣的病害,很容易發生這就是一個Timing,這個Timing如果你去做一些處置的時候,譬如說在這個時間去噴藥的時候,藥量可以減少,效果會相對得非常好。等整個都蟲害或病害都大發生,再來用很強列的藥再抑制這個疾病的話,那其實已經有點來不及。

所以我們會去思考,我們怎麼樣去提供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有兩個好處,第一個農民可以減少他用藥的一個成分,農藥也是要錢的,對農民來講也是成本之一,所以這樣的話,更可以減少農民的成本。

第二個方面對我們消費者,當然更不用講,是農藥殘留的部分。雖然農委會有很多的制度,包含吉園圃的制度,或是其他管制農藥的部分,大部分的農民沒有問題,少部分的農民畢竟還是會用一些來路不明的藥,我想這對我們消費者都是不好的。但是當我們提供這樣的資訊讓他們很清楚的了解,用甚麼樣的藥,甚麼時間點來用,這樣的話其實都可以顧慮到。

所以在案例裡面,我們就去調查幾個農民,有些農民就特別的輔導,說你什麼時候該去噴藥,什麼時候該灌溉,什麼時候要去防災,把它當作一個所謂的處理組。那對照組就是沒有去做這樣的動作,數據裡就可以顯示在四個農戶裡面,有兩個農戶扣除成本之後的賺款是很明顯的增加,這個就是一個案例。

另一個案例是我們把氣象資訊,跟耕作的條件等等做結合,會讓我們的農民有利潤。但是剛才很多都談到災害,依農民來講,災害是很難避免的,我們今年(2015)的蘇迪勒颱風,八月份的蘇迪勒颱風幾天的時間就造成三十億的農業的損失,那這個一直都在發生。

[10:00]
當然我們不希望這樣子發生,但每一年大概平均都有五十億元的農業損失。這有兩個數據,一個是受損的損失,另外一個是救助的損失。何謂救助?這不能說是損失,救助的意思是說當農民,受到災害之後,農田受到災害損失的時候,就期盼說是不是能夠提供一些經費,一些救助,讓他能夠重新的復耕。這樣的話,對整個農業生產來講是有幫助的,對農民有收益,也可減少他的損失。

不過救助的跟受損的數值一直都很高,像今年突破五十億大概是沒有問題,當然這個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但是農作物其實複雜就在於品項非常多,種的地方又不一樣,每個農民耕作又都不一樣,很難說有一個一致化的東西,很難這樣做的時候,相對就是在調適或是防災的技術上面就會比較複雜。

我這是舉一個水稻的例子,一期作二月插秧,六月收割,或是二期作大概七八月開始,一直到十一月像現在我們中南部大概都收割已經差不多了。每一個時期都會遇到不同的災害,這些災害如何去防範?

過去基本上農損的部分,都是以颱風居多,大概三分之二都是颱風所引起的,雨量11%,這兩個風跟雨。為什麼說風調雨順,因為風跟雨就佔了我們四分之三的農業損失主要的來源,當然還有一些寒害冰雹等等之類的。

以作物而言,基本上是以剝皮的,譬如說是我們的香蕉,或者是番荔枝等等,像蘇迪勒颱風或者是杜鵑颱風到現在,水果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它是很容易受影響,野菜類、蔬菜,或者所謂水稻等等,這都是比較容易受損於一些災害,所以我們一直思考就是沿用剛才那種案例,政府部門能夠做那些努力,不只是單向的,而我們在台西做的案例,能不能在網站上以全國的尺度,或者是不同作物的一個尺度,提供資訊,讓農民直接上網去看,基本上會更有效率。

[12:40]
所以105年到108年我們做一個合作是,以氣象局城鄉預報為基礎,作為作物的選項,譬如說像霧峰鄉,它可能有梨,有水稻,有芒果這些作物,那當某一個時間點,它可能會遇到哪些災害,它的嚴重程度就用燈號的方式,紅綠燈的方式,讓農民一看就很清楚,但是這個只是一個訊號、訊息的呈現,更重要的是說你的防災技術在哪裡。不要只是告訴我讓我晚上睡不著,然後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做,那這有甚麼用,所以相對應的就是說,怎麼樣提供一個更有效的技術給農民來使用,那可能才是我們最主要的一個目的。

我們也知道說,防災或是災害的預報有它的一個極限性,所以我們現在跟氣象局也一直在推「農民學院」,學員來受訓的時候,希望傳遞一個觀念就是說,讓他有一個機率的概念。

機率的概念就是當我們的颱風發生,我跟你講颱風絕對不可能上午發生,下午就到就到我們家們口,不可能的,至少有兩三天或一個禮拜的時間,那我們依據氣象局給的預報做一些處置,譬如說1到30%可能水溝就要去清一清,一些雜草清一清或者是說當比較強烈的;30到60%的一個警戒的時候,但你可能要去鋪塑膠布等等之類的,或者是枝條要紮的更穩;60%那可能機率很高了,你可不可以提前採收,有些果實已經結了差不多,就可以提前採收減少損失,我想這種都是很實際能夠使用的。

[14:45]
我們在田間常會看到一個竹子上面插著一個金紙,然後插幾根香這樣子,那這是甚麼東西,事實上這個叫做土地公拐,土地公的拐杖,農民非常的純樸,他會說這個土地公經過這裡的時候,給你一個拐杖,幫我們巡一巡田,幫我們看一看,把我們的蟲給趕走,讓我們風調雨順讓我們能夠豐收,讓我們能夠溫飽。

我覺得我們的氣象資訊事實上跟這個拐杖的意義是差不多的,如果說我們能夠善用這樣的氣象資訊,讓農民能豐收減少他的損失,對於農業部門,不論是我們的農民本身、消費者、政府部門,事實上都是一個互贏的一個情形。以上就是我的報告,謝謝。

主持人:農業的氣象系統裡面,當變數不只是來自於大自然等等的狀況,而更多的是來自於人為的建設的時候,不知道姚研究員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怎麼處理這些變數,以及實務運作的時候,怎麼去幫助農民解決這樣子的問題?

講者:是,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面臨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很久了,我們去看前一陣子農舍的問題,或者是等於說汙染,排水汙染的一個問題。那當然站在我們氣象的觀點來看,氣象本身必須是一個客觀公正,所以基本上,如果遇到這樣的環境,第一個能不能做一些改善,譬如說把我們儀器架高,或者是遷站。我們希望保持資料的品質,氣象局這裡非常重視就是,不是只有這個數字,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何在。

你不要說受週邊的影響太大,不然這樣的話,它並沒有一個實際的意義,因為不是這個測站資料,要跟全省這樣連鎖在一起,來提供他們來做預報的資料。當你說測站數值是不對的時候,又剛好沒有檢核到的時候,那可能是錯誤的預報。

當然,人類的影響有些像現在最常有的是農舍還有農田的鐵皮屋都架得很高,那可能是八米、九米這樣子,其實就影響到氣象的觀測,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當然,我們盡量去避,新設站盡量去避開這樣子的東西,盡量避開容易開發的地區;如果現有的站就是做剛才講的那樣的處置,就盡量做調整。

主持人:好,那我們再次掌聲謝謝姚明輝姚研究員的分享。
 

顯示完整內容

相關節目

目前暫無訊息...